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唐代詩人王維的《竹裏館》的詩意是什麽?

唐代詩人王維的《竹裏館》的詩意是什麽?

1、詩意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裏?只有壹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原文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竹裏館》當作於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

二、賞析

起句寫詩人活動的環境非常幽靜。開頭壹個“獨”字便給讀者留下了突出印象,這個“獨”字也貫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僅詩的第壹句就塑造了壹個悠然獨處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寫詩人悠然獨處,借彈琴和長嘯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們知道王維是著名的音樂家,所以考取進士後,當上了太樂丞。但是他獨自坐在竹裏館中彈琴顯然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抒發自己的懷抱。

三、四兩句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人能理解。“深林人不知”本來就是詩中應有之意,如果對人知與不知毫不在意,那他就不會寫出這句詩。

既然寫了這句詩,就表明他還是希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遺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壹輪明月。起句寫“人不知”,結句寫“月相照”,也可謂相互呼應了。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

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壹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百度百科—竹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