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完璧歸趙的故事

完璧歸趙的故事

完璧歸趙,(拼音是wán bì guī zhào),漢語成語。

意思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後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給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成語典故

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趙惠文王18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壹封信給趙惠文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宦者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麽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麽知道燕王就會收留您?'' ''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這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會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裏。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壹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麽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