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聽課記錄篇壹
聽課簡介上課時間:20XX 年4月10日上午
年級:四年級
地點:XX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輕撫“春天”
1、老師板書:“春天”
2、播放課件,讓學生談自己眼中的春天。
3、出示文本: “春天來了,小區的綠地上花繁葉茂。桃花開了,月季花也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1)品讀理解“花繁葉茂”(桃花開了,月季花開了) 。
(2)板書:觸摸
4、讀題:觸摸春天。
我的觀課感:輕柔的音樂,美麗的圖片,春的景色展現在孩子的眼前。觸動著學生,感受著美好!情境的創設給學生進入文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感知課文,走進“春天”
1、打開書和安靜壹起觸摸春天,註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看看盲童安靜如何走進春天的?她觸摸到了什麽?
2、出示詞語,正音,理解“磕磕絆絆”,範寫“瞬”字。生試寫,感受盲童的生活不易。
流暢 穿梭 悄然 攏住 奇跡 磕磕絆絆 多姿多彩
撲騰 曲線 繽紛 弧線 瞬間 清香裊裊 花繁葉茂
我的觀課感:和老師關註學生的讀音,尤其是“悄”字,借助多音字的組詞幫助學生理解。從詞語的色彩、聲音、氣味、動作,讓學生發現文字的魅力,字裏的靈性。寫“瞬”字,完成後,閉上眼睛再寫壹個“瞬”字。不流暢、寫得磕磕絆絆,引申到盲人的感覺。初次走進了“安靜”。
3、盲童安靜怎樣觸摸到了絢麗多彩的春天?選用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指導方法。
我的觀課感:用詞語進行概括課文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文章的結構。並引導學生關註“奇跡”。
三、品讀體悟,觸摸“春天”
1、感受奇跡。
(板書:奇跡)想見證奇跡嗎?默讀壹到四自然段,把令妳驚奇的地方畫下來。
2、交流。
(1)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引導學生讀,讀出“奇跡”,讀出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
我的觀課感:抓住“流連”“整天”,對比盲姑娘的平時生活,感受安靜的“奇跡”。
(2)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壹點磕磕絆絆。她慢慢的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壹朵沾露珠的月季花。
感悟:流暢、極其準確,並想象畫面,讀出安靜對花叢的“熟悉”,並探討原因。
我的觀課感:抓住“穿梭”“磕磕絆絆”“極其準確”,引導學生關註朗讀的表情,聯系上下文,感受安靜的“奇跡”。
(3)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壹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手指尖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壹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壹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品讀“悄然”“全新”“完全沒有體驗”等詞語的深刻內涵。
補寫: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 )抓住了。
把自己代入角色朗讀:這是壹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壹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我的觀課感:和老師抓住“悄然合攏”“竟然”,讀出攏住蝴蝶的“必然”,體悟“靈性”,感悟安靜對生活、生命的喜愛。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感受安靜的“奇跡”。並通過補寫環節,讓學生真正進入“安靜”的心靈。
四、拓展延伸,感悟“春天”
1、哲理感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壹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1)創設情境,讀出安靜內心對生命的熱愛。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我的心深深地感動著,我想對安靜說:_____________。
2、總結升華:安靜、海倫凱勒他們雖然沒有健全的體魄,但是他們卻成為了生命的強者,因為他們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對於我們這些擁有健全體魄,並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的人,我們就更應該熱愛生命,用我們的行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我的觀課感:和老師讓學生聯系自己,身邊的人去思考。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實際,談到了海倫凱勒,引入“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引入了貝多芬,殘疾運動員,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悟。
小學四年級語文聽課記錄篇二
課題:秋天時間:9月20日
地點:四(3)班
教師:吳老師
第壹課時:
壹、導入教學
板書課題,設置三個問題:
1.《秋天》的作者是誰?
2.請用羊腸小路說壹句話。
3.請妳說出秋天的三個特點。
1.可以慢壹些說,再大壹點聲好嗎?
2.請已“秋天的三個特點是......是......是......的句型回答。”
3.用壹個簡單的詞怎麽說?誰可以合起來說壹下?(落葉)
二、欣賞秋天的美(圖片展示)
方式:
1.逐張放映PPT,生對圖片進行認真觀察感受。
2.教師根據圖片內容相機提問。
問題設置:
1.妳怎麽判斷這是秋天?
2.如果秋遊時妳來到這裏,妳最想說的壹句話是什麽?
3.這幅圖片與課文中的壹個成語有關,想壹想是哪個詞?
4.妳能說出井井有條的反義詞嗎?妳能用這幅圖片(棉花)說壹句話嗎?要求:比喻、擬任。(句式已給出)
[激勵評價語]
1.“妳願意留在這裏不回來嗎?”
2.“坐姿可與更端正些嗎?”
3.“XX妳重復XX的回答。”
4.口令提示:屏息凝視——洗耳恭聽。
三、初讀課文
(壹)合作朗讀課文
“請帶著剛才欣賞秋天美得心情壹起來讀課文!”
分工:找壹名男生第壹節、壹名女生第六節、壹組讀壹節、全班齊讀第七節。
激勵措施:小組加分。
(二)生字、生詞的預習反饋
(過渡語)“同學們讀的不錯,可是妳們經過了我的關,妳才真正厲害!”
方式:
1.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詞(帶拼音),請學生壹行行地讀。
2.壹生有讀不準的,請另壹個來讀以此進行糾正。
3.壹生讀的很好,讓其帶著大家讀!
[激勵評價語]
1.“掌聲送給這個播音主持人!”
2.“詞語來了,xx接著來!”
3.“xx的坐姿依然很端正!”
(三)自由讀課文
學生讀完後教師采訪學生:“妳喜歡秋天嗎?為什麽?”
[激勵評價語]
1.“我現在是秋天電視臺的記者,來采訪妳們!”
2.“可以再想壹想嗎?沒想好,再給妳壹點時間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聽課記錄篇三
聽課時間:9月22日聽課班級:四年級
教師:王**
聽課內容:飛向月球
教學流程:
壹、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同學們,每到中秋,人們都喜歡賞月誦月。有關月亮的傳說、故事也很多。誰能列舉壹二。(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樹等)
2、那麽,作為天體的月球,妳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來,人們壹直對月球心馳神往,渴望著有壹天能夠登上月球,而這個夢想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終於實現了。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習壹篇介紹當年登月情況的課文《飛向月球》。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生根據“飛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開發價值”理清課文脈絡。
三、閱讀感悟、重溫歷史
1、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壹個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讓我們壹起來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場面。
2、播放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的視頻。學生交流觀後的感受。
3、學生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引導交流閱讀體會。(抓住“終於”、“深深的腳印”等詞)
4、引導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他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想到些什麽,說些什麽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話:“對於壹個人來說,這只是壹小步;但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巨大的壹步。”學生齊讀,交流感受。
6、看到他們登上月球時的情景,妳又想對他們說些什麽呢?
四、閱讀體驗、快樂旅行
1、月球離地球有38萬多公裏之遙,那麽宇航員又是怎樣飛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壹起隨著宇航員開始月球之旅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壹至四自然段,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飛向月球的經過。
3、在旅行的過程中,哪些事情給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導學生閱讀交流描寫宇航員飛行時工作、吃飯、休息的句子。讓他們不僅體會到其中的趣味,也體會到了其中的艱辛。
五、閱讀交流、作客月球
六、閱讀思考、開發月球閱讀升華、總結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