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社交生活的壞處深藏不露:消遣、閑聊和其他與人交往的樂趣掩藏著巨大的、通常是難以彌補的禍害。青年人首先要學習的壹課,就是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
②世間怕有無數稱己為幸福的人,卻沒有多少人認為自己也是壹個孤獨的人。“幸福”的人往往開朗、健談、善於社交;孤獨,似乎註定只是壹個與陰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態度所相伴的名詞。事實上真正的孤獨是魯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覺醒,是布魯諾被燒死前大聲疾呼“未來的人們會了解我”的信念,是無法選擇“出世”蘇軾的清高。
③孤獨即意味著超越常人的曠達與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④孤獨就是走出無止境的無聊社交、閑扯、平庸的壹種生活態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華,追求內心的曠達與淡泊。當莊子頭也不回地邊釣魚邊婉言拒絕出任楚相時,我們體會到的是孤獨。世事紛亂,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盡其才,惟獨莊子安然身外。這種孤獨,實際上是壹種超越常人的豁達與淡然。但莊子又是幸福的,他的壹次平靜的拒絕,帶來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獨,換來的卻是壹座矗立在無數文人誌士心目中的高標。
⑤孤獨讓我們擁有內省的時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條件。
⑥物質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來越急功近利,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勢利化,幸福感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孔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論語》中的睿語無壹不是孤獨困頓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獨的時候,人才有時間和空間去進行人生的思考,追尋自己活著的價值。才會遠離喧囂、蕪雜,看到自己內心,保持壹份坦然與淡定,看清自己前進的方向,這是享受幸福的條件。
⑦孤獨要求我們與現實適當地保持距離,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⑧與現實適當地保持距離,開拓壹份屬於自己的孤獨的小天地。做許多妳想做的事情,展開妳曾被限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不再為庸人俗事所擾。現代派代表詩人戴望舒在詩集《災難的歲月》中抒寫“夜坐聽風,夜眠聽雨”的孤獨而寂寞,這種孤獨是壹種幸福的狀態,讓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遠離現實,妳的處境是孤獨的,然而妳的內心卻是寧靜而充實的,妳的心不再因孤獨而哭泣,反而因孤獨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⑨面對現實,當今的年輕壹代作為獨生子女,無疑常有壹種孤獨的心理,他們給自己取了壹個名字叫“憤青”。有些年輕人以上網玩遊戲為幸福,以打架滋事為快樂,更有甚者以吸毒殺人為榮。他們因為孤獨而喪失了對幸福的感受,繼而心態失衡,無處宣泄,這無疑是壹種極大的悲哀。
⑩所以正視孤獨,享受幸福吧!這種孤獨不是消極遁世、自我封閉,而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壹種曠達的孤獨,偉大的孤獨。正視孤獨不僅是壹種哲理的思辨,更是壹種對生活的感悟,是對真正幸福的壹種追求。
《孤獨與幸福》閱讀習題
15. 文章開頭引用叔本華的話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文章①至⑧節的論證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第⑨節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讀完短文,妳對什麽是“孤獨”及其作用有哪些新的認識?(4分)
《孤獨與幸福》閱讀答案
15.強調青少年“承受孤獨”的重要性;引出文章中心論點: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16.開頭引用叔本華名言,引出作者觀點,接著從什麽是孤獨、為什麽要孤獨、怎樣做到孤獨三方面論述孤獨與幸福的關系。
17.第⑨節聯系生活實際,從反面論述不能正確對待孤獨的害處,對中心論點起到補充論證的作用,是論證更嚴密。
18.真正的孤獨即意味著超越常人的曠達與淡泊;孤獨可以讓我們擁有內省的時空, 去進行人生的思考,追尋自己活著的價值。 看到自己內心,保持壹份坦然與淡定,看清自己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