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巧用拖動功能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利用電子白板,可以靈活地把自己上課需要用到的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動畫或課件等)保存到電子白板的資源庫或放在計算機上隨機調用。調用時,教師只需“點擊”或“拖動”,使課堂教學恢復了“黑板+粉筆”時代的靈活。例如:在教學課文《桂林山水》時,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我采用了配樂誦讀的形式,在讀到“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時,將藏於圖形庫內的大海圖拖動出來。瞬間,學生感受到了什麽是“波瀾壯闊”、什麽是“水平如鏡”,同學們壹下子就找到了感覺。這個時候再讓學生練讀這壹小節,不需要老師過多的指導學生也能把握好了。
拖動文字、圖片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直接選中圖片或文字就可以隨意拖動到屏幕的任何位置。傳統的多媒體課件只能演示,而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課件的內容無法更改,更別提隨意地更換圖片、文字的位置了。
二、探照燈、照相功能促思解疑,激活課堂
我們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照相機”、“探照燈”、“放大鏡”、“自定義畫筆”等功能,使得學習重點、難點更容易解決,教與學的交互性也更強。例如我教《尊嚴》壹課,課件播放哈默想吃但不能吃時那段視頻情景,我利用“探照燈”罩在哈默的臉部、頸部,要求學生觀察哈默的臉部表情,揣摩哈默的心理活動,幫助學生體會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個人尊嚴。而當課件呈現成功人士哈默時,我通過“照相機”功能抓拍了錄像中最能表現出哈默富有的幾個細節,讓學生與文中哈默進行對比,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反響。借此契機,我讓學生思考:哈默成功的根源是什麽呢?由於課件與電子白板的有機整合,使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得到較好的落實,而學生的思維也較好地被調動起來,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巧用批註功能可彰顯教學重難點
電子白板顯著的優點便是可以隨時在原有課件上批註、寫字和畫畫。這樣既能對學生進行重點詞句的教學指導,又能示範如何進行邊讀邊圈畫或批註,引導學生掌握壹些讀書的方法。例如在教《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壹課時,讓學生把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麽?用橫線畫出來。學生交流答案時我直接在白板上顯示的段落中,用各種顏色的筆劃出正確答案供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產生壹種渴望學習的沖動。
四、巧用情景隨機設置功能可很好的吸引學生
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堂上的學情來靈活調用自己存在電子白板上的資源,不需要受“PPT”或課件的程序的牽制。例如,我在教《壹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壹課時,我就把“時代背景資料”、“覆蓋著國旗的遺體的視頻”、 “戰火中人們的圖片”、“小練習”等資源保存到電子白板資源庫中。上課時,我根據上課的需要調用這些資料讓學生學習。原來我設計的“小練習”是計劃在課文總結後進行的,後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臨時做了調整,教到相關段落時就調用“小練習”,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是“PPT”或者課件就會在控制上耗點時間,沒有直接在電子白板上調用來得方便。
五、適時使用儲存功能再現關鍵環節,有助於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在語文字詞教學課上,教師經常要對學生的書寫筆順進行檢查和糾正,由於學生在黑板上寫字,身體往往擋住了書寫的字,其他的學生無法判斷其書寫筆順正確與否,經常是由教師糾正他錯在了哪裏。有了電子白板,可以使用“回放”功能,讓師生清楚地知道其書寫筆順的正確與否。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經常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時,只要我們運用電子白板的“錄制”功能,就可以把學生的朗讀錄下來,然後由學生自己從中發現問題、矯正讀音,並進行情感地處理。
電子白板還可以記錄下白板上發生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所有細節。如執教完《七月的天山》壹文之後,根據電子白板上自動儲存的課堂教學再現資源,發現比喻句“在山腳下匯成沖擊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教學時,學生用點表示的本體和喻體不準確,於是及時修改,再教學。電子白板以其優越的互動性,生成性取勝傳統的多媒體手段。
總的來說,只要我們正確認識“電子白板”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大大提高課堂的容量,加快教學的節奏,這樣就能節約出寶貴的時間。我們將這些時間還給學生,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
生的手上,讓其自由地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那樣,電子白板就能更
好地服務於教學,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