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短歷史故事:
1、範仲淹
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壹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
2、孟軻?
古時候,有個學問家叫孟軻。他剛上學的時候,很用心,寫字壹筆壹劃,很工整。不久,他覺得學習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於是,他逃學了,常到山坡上樹林中去玩。
壹天,他回到家裏,正在織布的媽媽問他:“怎麽這麽早就放學了?”他只好承認逃學了。媽媽生氣地說:“我辛辛苦苦織布供妳讀書,妳卻逃學,太沒出息了!”小孟軻連忙給媽媽跪下。?
媽媽拿起剪刀,壹下子把沒織完的布剪斷了,說著:“妳不好好讀書,就像這剪斷的布,還有什麽用處!”小孟軻哭著說:“我錯了!今後再也不貪玩了。我壹定好好讀書!”從此,小孟軻勤奮學習,從不偷懶。後來他成了知名的大思想家。
3、屈原?
屈原出身楚國沒落貴族家庭,雖然家境不比鼎盛時期,但也衣食無憂生活優渥。家中長輩滿腹經綸,對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視。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著楚國王室血脈,從小對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離他們家不遠處有壹座山,山中環境空幽寂靜,除了獵戶到此打獵,平時裏鮮有人跡。屈原在家中讀書,冬日裏火盆燒的很旺盛,屋子裏非常暖和,不壹會兒屈原就感覺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記載讀書人吃苦學習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後面的山洞裏讀書,這樣既能鍛煉自己的心智,還能不打盹把書讀下去。?
他把想法告訴家裏人後,遭到了家裏人的壹致反對。但是屈原不顧家人阻攔,帶著書本只身來到山裏,找了壹處背風的山洞,開始讀書。
山中氣溫本來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濕,沒過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腳凍腫了。他起身跺跺腳搓搓手待身體暖和過來就又開始坐在地上讀書。家人看到屈原這麽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攔了。屈原在山洞裏堅持了三年,終於把《詩經》讀懂讀透了。?
4、司馬光?
司馬光從小就和哥哥弟弟們壹起學習,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壹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
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木頭做了壹個警枕,早上壹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
司馬光努力改掉“記憶差”這個壞毛病,每當先生講完課,其他人勉強背下來,就扔下書本去玩了;而司馬光則關上門窗,聚精會神的高聲朗讀,讀了壹遍又壹遍,直到自己背的滾瓜爛熟。自己檢查壹遍,合上書背得壹字不錯,並且很流利,才肯合上書本,休息壹小會。?
司馬光從小到老這壹生,壹直堅持學習,做官之後,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更加刻苦地學習。終於成為了壹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5、祖逖?
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壹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