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

 作為壹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征。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後感3篇,歡迎大家閱讀!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壹)

 近來無事,又翻開了這本買來已久的《朱自清散文集》。從書櫃裏拿出的這本舊書,在多年的精心保管下,未見老舊。封面上那位儒雅含笑的中年人如在眼前,就像壹塊冬天裏的溫玉,在胸口蕩起了陣陣暖意;就像先生那恬淡含蓄的文字,仿佛字字都在心中彈奏出壹曲曲清麗悅耳的和弦。

 朱自清生於1898年,名字華,號秋實,後改名為自清。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學的開拓者和創業者之壹。為中國現代文學作了許多創新的工作,在近現代文學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散文與俞平伯壹時並稱。而二人同做《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雖是取材相同、角度不同,但又大都以先生所作為好,可見先生散文造詣之高。

 手中的這本朱自清散文集,來自於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收錄了朱自清《蹤跡》、《背影》、《妳我》、《歐遊雜記》等幾個主要的散文集子中的主要文章,選錄了《國文教學》、《讀書指導》、《標準與尺度》、《論雅俗***賞》、《論語文影及其他》等短論,還有壹些尚未編入集中的作品。基本涵蓋了朱自清的主要代表作。

 朱自清的散文不同於俞平伯的縝密,也不同於冰心的飄逸,更不同於周伯人的雋永。他用自己“真摯清幽”的特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這幾篇散文,被譽為白話美文的典範。

 《背影》這篇散文通過描寫父親送兒子遠行的壹幕,表現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那壹幕車站上父親離去的剪影不也是我們心目中逐漸老去的父母的寫照嗎?

 《匆匆》雖是壹篇散文詩,但卻以新穎的壹問壹答的方式,用大量的排比與生動細膩的描寫,用親切的聲音告誡了我們時間流逝之匆匆,時間之河不能倒流、不可回溯。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務,只有今天才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須知我們正在荒廢的此刻,正是逝去之人所期盼的明日啊。所以,我們壹定要把握住這難得的今日。

 《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中,獨自在清冷夜裏漫步在清華園的作者用月光襯托荷花,用水彩畫壹樣的淡淡筆觸深刻而傳神的描寫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和那時的心情。最廣泛的讀者也都是從這篇文章中認識先生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的編選者評價說:“朱自清雖則是壹個詩人,但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壹種詩意”。讀完此文,教人不得不沈醉在這醞釀已久,貯藏滿溢的詩意,沈醉在當時先生所凝望的那池月光裏。

 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為壹個剛剛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遍地的野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眨著眼。風,不再像冬天那樣寒冷,像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著萬物。在溫暖的春風中,孩子們高興得放著風箏。在春天,春雨是尋常的,它滋潤著世間的萬物。

 在《春》這篇文章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壹句話是:“壹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著綠色,寓意著復蘇,象征著希望。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才會有累累碩果。而現在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為了我們秋天的收獲,我們現在難道不應該付出汗水和努力嗎?

 我熱愛春天,歌頌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二)

 最近,我讀了《朱自清散文集》,我對朱自清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作為壹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許多瑰麗的色彩,建立了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征,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

 朱自清的散文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現實,他初期創作的散文是寫景抒情的,如《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綠》等,讓人感受到朱自清先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如對《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的描寫,將秦淮河大大小小的船活生生的展現在讀者面前,這些文章體現著朱自清先生對於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對於美好的追求。看了這些,妳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這本散文集呢?那麽,請翻開《朱自清散文集》的第壹頁吧!

 《朱自清散文集》對於朱自清本人來說只是他自己作品中的壹部,可對我們青少年來說可是我們的.必讀之書籍。

 那時,朱自清寫的匆匆、我是揚州人、揚州的夏日等故事令我很喜歡;當朱自清消耗時間時,他決定從頭開始生活,多年之後,朱自清隨同家人搬到了揚州,朱自清很喜歡揚州的夏天,等故事都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最吸引我眼球的當然是朱自清的成長歷程了。朱自清畢業於北京大學,學歷很高,後來他在中學教書,教了五年中學後,他又到中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樹立了白話美文的模範。5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他又擔任了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體現了他的生活觀。如《背影》表達的是對於父子珍惜親情,這是生活中很平凡的壹種感情,往往因為在平凡而容易被忽視。《背影》其實就是要提醒大家好好珍惜這種感情。再如《春暉的壹月》就體現了朱自清對於閑適生活的向往,這就是對於他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思考。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三)

 讀了《朱自清散文》確實是進行了壹次精神上的洗禮。比起那些浮誇絢麗的文字,還是逼真、細膩來的深入人心。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壹潭荷塘月色揭示了思鄉;“我和父親不相見已有兩年,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父親雖身老淒涼,但挺著微胖的身軀,艱難的給我買桔子,那虛弱的背影負載著父親厚重的愛……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話用來形容《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也是恰如其分。印象中,盈盈的月,朦朧的煙靄,碧陰陰的水,斷續的歌聲,微漾的醉,秦淮河美極了。就像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自己的情感交融其中。

 結合當時的背景,作者寄情山水,追求壹時的寧靜和壹切均皆適度的生活情趣。但是泛舟途中出現的妓船,把他拉回到現實中,使他不能真正超脫,為她們“仍在秦淮河裏掙紮”,為現實的黑暗而憤慨。於是作者眼裏“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森森的水影、壹星兩星的燈光渲染了作者的心中淒涼。平靜的文字下,隱藏了心情的起伏;真情的流露,鋪墊了自己執著的追求。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讀完《匆匆》後腦海中浮現出的論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麽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我們要靠的是自身能力而非守株待兔似的徒守成功。

 人生苦短,現實殘酷,山不過來我過去,我們是主宰萬物的精靈,我們有能力不讓時間偷偷在眼皮底下溜走,我們有能力“把玩”時間,而非浪費時間。我們不會掩面嘆息,我們會讓時間折服於自己手中。

 “盼望著,盼望著……”這樣陽光的開頭,給人心靈以不小的動力。這是壹首青春的贊歌,從萬物復蘇,到動人春天,碧悠青草,花木爭榮,和煦春風,由遠及近,由視覺到感覺,把壹順帶的景物自然的連接起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壹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有的是希望!

 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心靈上經過了洗禮,對這些詩美、景美、樸質美的文章更是愛不釋手。“不虛美,不隱惡”的平淡中包孕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