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勵誌少年作文

勵誌少年作文

有關勵誌少年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麽,怎麽去寫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勵誌少年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勵誌少年作文 篇1

 勤儉節約,是我們每個青少年的責任。李坤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在講珍惜糧食;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在講珍惜水。只有懂得珍惜,才會做到節約,只有明白節約,才會知道勤儉。

 在食堂裏,有的同學碗裏的米飯還剩下壹半就不吃了;在教室裏,有的同學寫錯壹個字就把本子撕了;在家裏,有的同學開著水龍頭不關。這都是不文明的行為。

 節約水吧,別讓世界上最後壹滴水成為人類的最後壹滴眼淚,別讓人類最後壹滴眼淚變成最後壹滴沙子!

 節約糧食吧,每壹粒大米都是壹粒谷子和那99滴汗水組成的,所以,請我們在乎那壹粒谷子,尊重那99滴眼淚把!

 做個文明少年吧,勤儉節約的文明少年,因為,妳這樣會永遠被人們尊敬,像妳在乎那壹滴水、壹粒谷子,尊重那99滴汗水壹樣!

勵誌少年作文 篇2

 今天讀了“紹興晚報”上的六篇勵誌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六篇小故事著實讓我看出了大人生!耳熟能詳的名人真事,含義雋永的勵誌故事,深深地鼓舞了我的鬥誌。

 我反復地讀著這六個故事,壹個個道理在我腦子裏越來越明顯,那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秋瑾不怕苦、不畏難的勁頭;學習張海迪與疾病頑強搏鬥的精神;學習唐伯虎專心致誌,壹絲不茍地繪畫態度;學習鵬奮心不懈的決心;學習周恩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這壹天,我領悟到了:只要我們努力,壹定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只要我們勤奮,壹定有收獲的壹天;只要我們愛國愛民、遵紀守法,也壹定能為祖國做貢獻,哪怕只有芝麻大的小事也足已。

 在平淡的生活中,我總覺得自己身上缺少著壹點什麽東西。今天仔細壹琢磨,哦,原來是“決心”。老師教育我學習要下決心,父母告訴我學習要有決心,但壹次又壹次的提醒,我僅僅只感覺到壹個精靈在我腦海裏蕩漾,卻很少為我所用。

 媽媽常說: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是走向成功的起步。今天,在眾多名人、為人成功的故事面前,我下定決心,壹定要認真學習。

 啊!祖國,妳是我們的“媽媽”,妳孕育了多少仁人誌士,我們為妳自豪。年少的我們雖然不能做大事,但我們可以做文明、勇敢、聰明、機靈和認真的孩子來回報您!而且永不放棄!我們壹定要茁壯成長!

勵誌少年作文 篇3

 李琳慧,12歲,松溪縣渭田小學六年級(3)班班長。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壹向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我,把自我打造成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琳慧就是大人眼裏最為懂事的孩子。鄰裏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裏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還是琳慧3歲時,她就開始學會自我吃飯,從不要大人餵;學會洗臉,學會上衛生間。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家裏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且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

 上小學後,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裏、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家裏所有的農活都媽媽承擔。除了農活,媽媽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照顧琳慧年幼的妹妹及琳慧的爺爺奶奶;還要輔導琳慧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琳慧每壹天壹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玩。晚上,媽媽做完了壹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媽媽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壹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媽媽捶背揉肩,之後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媽媽聽,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壹次,媽媽生病了,晚飯也沒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媽媽床前,看媽媽吃了才又拿了自我貯錢罐的錢到村裏的衛生院給媽媽抓藥。然後為媽媽端上開水,看媽媽把藥吃了,又搬來凳子,壹邊做作業,壹邊守著媽媽,直到媽媽感覺好多了熟睡過去後,琳慧做完了作業後才安心去睡覺。

 琳慧不僅僅是對媽媽這樣,在家這樣,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這樣,對鄰裏鄰居都這樣。

 琳慧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琳慧又成了他們的好幫手。首先是三餐之前,琳慧都要為他們備好碗筷,親自請他們吃飯,然後親自為他們裝飯、添飯。有段時光,爺爺臥病不起,琳慧又總是和媽媽輪流前去送飯送水送藥。也會像陪媽媽那樣陪爺爺奶奶講故事,唱唱歌,逗爺爺奶奶開心。琳慧的外公外婆住在另壹個村,離琳慧家步行要壹個小時。但這不影響琳慧每個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壹次。對於外公外婆,琳慧也就如同對爺爺奶奶壹般,所以每當琳慧壹出此刻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總是臉上樂呵呵。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媽媽過生日時,琳慧都要親自制作壹份小禮物,給他們壹個驚喜。壹張精致的賀卡,壹個創意的模型,讓他們沈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離琳慧家不遠有個老人活動中心,平日裏,爺爺最愛上那去玩了。在那裏爺爺愛和其他的老爺爺們壹齊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麽的。許多小朋友們也愛隨大人上老人活動中心去玩,琳慧也常跟著爺爺壹齊去。但琳慧卻與眾不壹樣,其它小朋友往往會在那兒壹齊捉迷藏,大聲吵鬧,而琳慧總是壹到那就去找來掃帚幫忙打掃衛生,之後整理壹些被弄淩亂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來玩時,他又開始為這些老人們送茶添水。得空後就安靜靜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隨身帶來的課外書,認認真真的看。

 不僅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麽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媽媽買壹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裏,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我,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琳慧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跡,也為她自我贏得廣泛的榮譽。在渭田小學的就讀的六年間,被評為三好生三次,被評為優幹二次。學校評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這壹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琳慧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勵誌少年作文 篇4

 德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德康和新怡和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走進演播室,和廣大網友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曾經,高德康端著壹個“鐵飯碗”,但壹直希望用奮鬥改變自己和家人命運的他毅然在改革大潮中選擇了下海——他靠借錢開起壹家代灌燃氣為主、兼賣燃具的小店,從此走上創業的道路。

 10年的發展讓高德康在行業內擁有了壹席之地。但這個時候,公司卻進入了“糾結期”。因為快速的發展,公司陸續引進了世界500強的職業經理人,他們的文化素質很高,做事情很規範,效率高,不願意加班加點。但高德康壹手帶起來打天下的老臣們剛好相反,他們對企業無限忠誠,不講回報,他們可以沒日沒夜地上班。高德康把前者稱為藍色文明,把後者稱為紅色文明。

 這“兩種文明”之間的沖突曾讓他頭疼不已。高德康把這看成是壹次考驗。“沒有任何人是壹帆風順的,壹定會有波折,這個波折就是對創業人最大的考驗。”

 和高德康壹樣,王剛也是用自己的努力奮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十幾歲就在社會上打拼的王剛曾經在北京“漂”過好多年,他在工地做過工,賣過啤酒,也推銷過食品。

 1995年,平時愛讀書看報的王剛在報紙上得知世界婦女大會要在北京召開。他看到了商機。“經過了將近3個月的艱苦談判”,這個年輕人把這個定單拿了下來。那壹次,他拿到了500萬元的巨額分成。

 之後,王剛也經歷過失敗,甚至把之前賺的500萬全部賠光,但他卻沒有退縮,他說賠完了還可以重新再來。

 再次創業,王剛借遍了所有親朋好友,才有了重新再來的資本。那時,他和朋友買斷了永和豆漿在中國的發展權。

 在他看來,這個過程雖然並沒有什麽坎坷,卻是異常辛苦。“自己的直營店有三十幾家,從租房、裝修到開店都是自己做,而且我們讀書也不是太多,管理經驗也不是很豐富,所以管理起來很吃力,事事都要親力親為。”

 不過,不管面臨再大的困難,王剛都壹直堅持著。“我們認準了壹個事情就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從來沒有動搖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