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包公鍘包勉的故事,詳細點,謝謝

包公鍘包勉的故事,詳細點,謝謝

包公鍘包勉的故事如下:

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壹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汙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冕。

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而是因為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了解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代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擴展資料

包拯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註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茍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壹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

包拯在社會享有盛譽,因而人們廣泛傳誦他的事跡,並加以理想化和藝術化,衍生出許多軼聞傳說。南宋時有以包拯為主題的故事和戲曲,元雜劇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戲如《陳州糶米》。

包拯是以龍圖閣直學士職名任權知開封府,包拯世稱包龍圖。有小說《三俠五義》流行,遂成為壹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