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現狀
02把握節奏
獨家秘籍:小紙片法!
01 現狀各位同學,妳的壹輪復習,是怎樣的?上高三前,滿懷雄心壯誌,下定決心努力壹年,逆風翻盤——乾坤未定,妳我都是黑馬!於是,妳定下計劃,在壹輪復習完成學校任務的同時,根據自己的情況查漏補缺、刷題總結。可現實給了妳狠狠的壹擊——明明只有三個半小時的晚自習,各科老師卻覺得每科都有壹個小時,瘋狂布置作業;明明課間已經很短了,老師還愛拖堂、在剛打預備鈴時就上課點到;明明感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被時間“拖”著走……無奈之下,熬夜寫作業成了常態,可自己的學習計劃仍然寸步難行。可偏偏妳身邊的同學,兩天加練壹套理綜題者有之,每天加練理綜選擇題者有之,每周組隊定時刷理綜者有之……妳看著自己不見起色甚至下滑的成績,很慌張,很迷茫,也很絕望。妳知道把握自己的節奏很重要,但妳看著自己壹點點失去對學習的掌控,就像看著自己壹點點溺水。這是我曾經真實經歷的高三。我的壹輪復習的最開始是怎樣的?寫完作業還有時間總結、還可以推進數物化生的高考真題分類訓練同步練習。正式上高三以後,隨著作業越來越又多又難、清北班的課程和作業任務對完成作業造成了影響,以至於後來基本就變成了平時熬夜寫作業、周末寫作業+上數學課+補覺,幾乎沒有時間總結,更沒有時間拓展練習。可我從來都不是刷題流。在我的學習策略體系中,套卷是用來“體檢”的,“體檢”完幹嘛?該“吃藥”啊!“吃藥”指的是針對性的復習的訓練。我最主要的問題是無法兼顧學校的作業、數學化學雙科清北班學習(每周兩個晚自習的課,以及每天壹小時左右的作業)和自主學習——連每周周考這場體檢以後的“吃藥”都無法完成,更遑論套卷加練,我也不是能熬夜拼時間的體質——第二天會非常困,腦子壹片漿糊。而無法完成“吃藥”步驟對我來說,遠比沒時間刷題致命得多:明知自己生了病,卻沒有辦法解決,只能等著它惡化或者自愈。於是我退出了清北班,給數學和化學清北班授課老師各寫了壹封千字的申請書。我仿徨過、猶豫過,但我最終選擇了給自己更多自我奮鬥的空間、對自己負責、靠自己奮力壹搏,因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弱點,學習才最有針對性。02 把握節奏我用來把握節奏的秘籍是——搶碎片化時間,從而給晚自習黃金時段留出自己的時間。怎麽去搶碎片化時間呢?運用“全流程優化”思想,優化課堂、課間復習、課後檢測、課後復習四個環節。了解全流程優化思想,可閱讀知乎策略師@葉修 的文章。獨家秘籍——小紙片法!原理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從課堂上偷時間、重復多次記憶、運用提問式學習法,幫助我們強行在記憶時“提取”信息,加深記憶 符合大腦構建長期記憶的生理過程1.課堂:①用康奈爾筆記法+方格紙的方式記課堂筆記。知識點就記在課堂筆記正文上,關鍵詞的書寫(用於回憶)寫在側邊欄、底欄總結部分放上課本和教輔上對課堂筆記有補充的內容,如果底欄總結部分寫不下,就貼便利貼。②上課時拿幾張小紙片出來,壹邊記筆記,壹邊在紙片上寫出針對重要考點的提問,可以用符號簡記,如果上課的時候實在來不及,盡量在課間10分鐘搞定它。比如:鋁熱反應:現象?鋁熱劑?引燃劑?助燃劑?Mg條註意點?氧化鐵粉末註意點?鋁粉註意點?氧化鐵與鎂的比例及其作用?漏鬥重疊註意點及作用?細沙註意點及作用?裝置應遠離什麽?原理的應用有三點?引發操作是什麽?鋁與水反應電子轉移?鋁的用途兩點。氧化鋁的用途兩點。既能與氫離子反應,又能與氫氧根反應的物質,6點。以Al、HCl、NaOH為原料制備Al的三種方案。哪種最好?為什麽?不能與鋁離子***存的離子,4類6種。不能與偏鋁酸根***存的離子4種。向明礬中加氫氧化鋇,沈澱質量最大時,沈澱物質量最大時?③評講試卷、練習時,能在課堂上整理的筆記就在課堂上整理好。推薦使用巴掌大的可撕小本子——這是另壹種形式的小紙片。以化學為例,化學的細碎知識點非常多,需要積累:答題體系(結構化答題套路)、大題表述(壹開始提煉不出模板就抄,同類的題放在壹起,見得多了就看出區別了,如果不明白的話,在保留題目信息的情況下,可以問老師:“為什麽這道題不寫這個?為什麽那道題又要寫這個?”)、易錯點、小知識點(不要怕抄重了,如果妳以前抄了,竟然抄重復了,說明這個知識點考得多而且妳忘了,積累在小本本上多復習是值得的)。在小本子上人工劃分區域——可以折角、可以貼標簽,妳自己能分開就行——答題體系、大題表述、易錯點、小知識點分開記錄。
二、壹輪復習正確思維
01 總論
02 思維
03 實踐刷題與錯題01 總論總而言之,四點:第壹:打好基礎,形成知識體系(良好總結習慣);第二:查漏補缺,反思練習(良好反思習慣);第三:合理規劃,穩定理綜(良好考試策略);第四:長期堅持,穩定策略(良好學習心態)。以物理為例第壹點:知識體系就是通常說的框架。妳要把所有的公式、公式的用途與適用條件、公式的推導過程、公式的推論,二級結論等等聯系起來,分板塊建立清晰的框架。這樣說起來好像很復雜、很多,但其實物理的知識點是六科中最少的。第二點:壹輪復習,打好(鞏固)基礎是最重要的,壹定要避免盲目刷題。壹輪復習需要查漏補缺,每壹次面對自己薄弱的板塊,要投入時間去思考,定向突破、精準刷題並總結反思。盲目的題海戰術,消耗體力、毀滅信心。在考試之後更是需要復盤!第三點:在理綜卷中,我的做題順序是:生物選修+選擇題全部+物理單科+生物大題+化學大題。無論妳自己怎麽安排,最好在做生物和化學的大題之前做掉物理——千萬不能把物理放在最後壹科,除非妳對妳的物理非常有信心。為什麽這樣講呢?首先,物理學科在卷子中的放置順序如此,頻繁翻卷容易看漏題、看錯題、無形中制造慌張情緒。其次,物理的時間壹定要留夠。什麽叫留夠呢?至少妳不會出現連最後壹道大題都沒有讀完的情況。物理的題大多數是成體系的,壹般來講,大題第壹問做不起,第二問可能做得題,第三問就很惱火了,因為它需要妳壹個連貫的思路。化學的大題,也常常需要連貫地讀懂,是壹個道理。但是,物理妳真的是沒有思路,就很難得分。化學還可以猜壹猜,填幾個空。物理想要有思路,除了平時積累以外,考試的時間不能不夠。理綜的時間規劃,需要自己去權衡和考慮。壹開始的時候,不要著急。起初沒有把握好時間是正常的,只要不斷地去總結經驗,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第四點:選擇壹個較為合適的長期策略後,不能因為壹兩次成績波動,就開始懷疑自己、心態爆炸、對策略做出大的變動(微調是可以的)。如果妳想著找到最合適的方法才開始,那妳永遠都無法開始。情緒不好是正常的,但妳能允許自己被情緒影響的時間應當逐次遞減,在情緒控制方面,和自己比較起來有進步就好。02 思維建立知識體系?不,妳需要建立答題體系首先,我需要點明壹個問題:其實妳真正需要建立的不是知識體系,而是答題體系。以化學為例知識點,當然需要記憶,但並不是像背下壹個思維導圖壹樣,在看到某壹個元素後,把這個元素的所有考點——包括所有常用方程式和其各種形式的物化性質、相互轉換等——都默寫出來,壹個不差。梳理出這樣的思維導圖以後,還要盡量按照遺忘曲線復習,才能保證記住。請問,妳能做到嗎?就連我身邊清北復交浙的,也沒壹個是這樣幹的。建立答題體系和建立知識體系有什麽不同?建立答題體系,是指,妳在看到題目之後,可以立刻想出這道題可能的答題方向、立刻想出這道題可能的坑。比如:工業流程:溫度高的好處有:①加快反應速率②吸熱反應平衡移動③恒容條件增大壓強平衡移動④促進水解生成沈澱,膠體聚沈⑤增大溶解度(洗滌時熱水/溶解時煮沸)溫度低的好處有:抑制水解(尤其金屬)①平衡移動②防分解(NH4HCO3,H2O2等)③防揮發/增大氣體溶解度(NH3,CO2,Br2,HBr不用)④降低固體溶解度分離雜質/析出產物(冷水洗滌,結晶析出)⑤使SO3,NO2,NH3等易液化產物液化……這壹切,都需要妳在平時的學習考試中積累。拿壹個小本本,按化學試卷題型順序記錄答題體系,記得給每道題留下足夠的空白。用小本子,既方便妳在碎片時間背誦,也方便妳在上課的時候隨手記。03 實踐刷題與錯題1.刷題對於刷題,需要明確:現在是否需要刷題?刷什麽題?怎麽刷題?Q1:是否需要刷題?套卷或是選擇題/實驗題/主觀題專練的用途是:檢測出妳不會的地方、練習考試節奏、提高熟練度。專題訓練的用途是:定向練習,定點突破。妳是否需要用它們來刷題?把這段時間用來復習錯題、總結解題技巧或易錯點、復習解題技巧或易錯點是不是更好?Q2:刷什麽題?壹是高考真題。除非妳真的能把每道真題完全吃透——不僅僅只是完全做對題目,還有在這道題的背景中挖掘考點、自編題目。二是老師精挑細選的模擬題、百強名校的模擬題、省市區大型考試的模擬題。這些模擬題才是高質量的,如果自己隨便買壹本教輔不加甄別地做模擬題,很容易被低質量模擬題誤導。Q3:怎麽刷題?定時訓練,且比考試時定時少。比如,考試時,妳完成理綜選擇題要40分鐘,那妳就定時35分鐘完成。刷題後總結。提煉題型+解題技巧+題目典型特征+例題。例題不用背,只是記在活頁(方便添加)筆記本裏,用於刻意練習和復習。不能照抄教輔,別人總結的是不能在妳的小腦瓜裏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等妳上了高考考場,妳完全可能緊張得什麽都忘了,只靠本能。妳甚至不需要局限於“思維導圖”的形式,列清單,也是很好的方式。關鍵在於,妳需要重復、需要用高考題刻意練習,讓妳總結的“題型+解題技巧+題目典型特征”形成本能,讓妳不再需要刻意去回想妳總結的框架,而是能直接通過題目典型特征,識別出妳需要使用的解題技巧,並解決題目。以數學為例三視圖還原:兩個或兩個以上視圖的就是椎體(壹般以不為三角形的底面去還原就可以了)三個三角形:三棱錐(找到四個點就可以了)兩個三角形壹個圓:圓錐壹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四棱錐(五個點)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為長方形的就是柱體(只要外面的輪廓像的就是行,有八字型的壹般為割體)三個長方形:長方體兩個長方形+圓:圓柱兩個長方形+三角形:三棱柱….這樣的總結方式主要適用於語文、數學和物理。而全科都需要積累。刷題後,需要積累全科的答題體系(大題表述、易錯點、常考點、結構化思維答題)。2.錯題①第壹步:分析錯題原因如果確實不會,進入下壹步。如果過程不嚴謹,就練習書寫標準過程。(可跳過後文的步驟。)如果過失丟分多,就用壹個小本子碎片化記錄自己的過失丟分,包括但不限於:思維上的誤區、思維過程的疏漏之處、計算錯誤、審題具體哪裏不仔細、某個數字看錯或抄錯(如“3與5”“2與7”)、算式寫得太長以至於在草稿紙上寫著寫著就算漏了、符號抄錯……其中,很多是可以通過草稿紙對折分區以及添加適當的箭頭符號來避免的。容易抄錯的數字,就修改某個數字的寫法,練上幾十遍,養成習慣,讓它們更容易區分。還有壹些,需要妳利用碎片化時間、利用考前的最後壹點時間,專門復習這個小本本上的錯誤。考試時,適當在草稿紙上提醒自己——比如每次考理綜,我都會在考試開始的時候,在草稿紙上寫上很大的兩個字,還加感嘆號:“矢量!!!”(可跳過後文的步驟。)②第二步:分析題目難度壹張正常的高考試卷題目比例是7:2:1(簡單:中等:難)。妳認為題簡單,除了遇到真正的簡單題以外,還有另壹種可能是:它其實是壹道中檔題或者難題,只是因為妳看了標準答案/聽了老師或同學講解/看到許多同學都做對了,妳才覺得它簡單。如果它是壹道真正的簡單題,妳學不會,壹定不是因為妳的智商有什麽缺陷,而是妳在某壹個甚至某幾個知識板塊中有重要的疏漏。妳可以先分析答案(可以找同學老師求助),找到這道題考察的所有知識點,通過教材、筆記、教輔書、同學或老師講解等形式,把知識點學會,再來做這道題,並通過高考真題進行鞏固練習。(數學推薦朱昊鯤《真題全刷基礎2000題》,有高考題精選分板塊分難度講解與訓練。)如果它其實是壹道中檔題或者難題,我有兩條建議。第壹條建議是,妳在有穩定解決中檔題的能力之前(十道會八道),可以把解決難題的事情放壹放。第二條建議是,學會它的流程分為5步:解剖答案、復原答案、當天重做、刻意練習、後續復習。第壹步,解剖答案,是指,妳需要搞清楚答案中(妳不能在幾秒之內想到的)每壹步的邏輯——為什麽選擇這樣做?知識點依據和方法依據是什麽?還有沒有別的方法?為什麽不用另外的方法?並批註出來
第二步,復原答案,是指,妳需要在腦海中閉上眼睛回憶整個答案的關鍵步驟——不需要記憶數字,而是記憶關鍵技巧(如,“韋達定理整體代換”,“把xx換元為x並註意取值範圍”),不要死記硬背,而是根據妳剛剛做的批註,理解它。如果實在想不起來,可以看看批註——但只看這壹步,然後再從頭回憶答案。直至妳能夠完整地把答案在腦海中復原出來。第三步,當天重做,是指,在復原答案以後,或者在當天晚自習等空閑時間,把這道題重做,卡住就看“解剖答案”所寫的關鍵步驟,直至能夠順利做出。第四步,刻意練習,是指,在當天或者當中尋找與它相似的題目——最好是高考題,進行練習。第五步,後續復習,是指,盡量按照艾賓浩斯曲線的建議去復習。但如果復習頻次沒法那麽高,就本周末復習壹次,月考前再復習壹次。直到妳在復習時能壹遍做對它。如果是第1次這樣“學會答案”可能會花半個小時、壹個小時甚至更久,但越用會越熟練的。第三條建議是,如果它不是壹道高考題,或者起碼市級統考的題目,那麽,除非老師要求,否則沒有必要與它糾纏。只完成“解剖答案”這壹步,根據妳解剖出的關鍵技巧,尋找對應的高考題來完成學會題目的五個步驟。③第三步:收錄錯題不是所有題都是需要歸進錯題本及時復習的。高考真題的錯題需要復習,學校大型考試(月考之類的)題目質量還行需要復習,平時作業壹定是重要的題才復習。(如果老師有硬性要求所有錯題加入錯題本,沒關系,妳把自己需要復習的題做上標記就好。)數學物理可能需要復習的題更多,但也需要答題體系的積累。化學稍微少壹些,主要還是積累答題體系(大題表述、易錯點、常考點、結構化思維答題)。語文英語生物基本就是積累的問題,錯的題不是重點,妳從錯題中積累的東西才是重點。三、壹輪復習速成技巧——全科01 理論基礎02 實踐01 理論基礎首先,我們理解壹下經濟學中三個重要的“成本”概念: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壹些東西的最大價值;在面臨多方案擇壹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沈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壹件事情時,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沈沒成本”。邊際成本就是每新增壹個單位產品,所要新增的成本;邊際收入是多賣壹個產品,妳能夠新增的收入;邊際產量是妳多增加壹份投入,所能夠多獲得的產量;邊際效用是妳多消耗壹個單位的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的享受。新增帶來的新增就叫邊際。簡單地說邊際成本邏輯:大致來說(數字不準不重要,對比的效果才重要),如果妳要考壹本,妳需要付出500個小時的有效努力。如果妳要穩穩地考985大學,妳要付出2000小時的有效努力。如果妳要穩穩地考top10的大學,妳要付出5000小時的有效努力。如果妳要把成績穩定在清華北大錄取線上,妳要付出10000小時的有效努力。也就是說,妳的努力的邊際效用,在遞減。妳畫壹個xy函數圖,x表示的是妳的學習時間,y表示的是妳的能力分值。妳會發現,妳最終畫出的能力增長曲線,在x軸的0-20 的階段特別陡,而在80-100的階段就越來越平緩。現在,妳有沒有意識到,最劃算的學習是什麽?就是每壹科,先學好這個“0-20”。什麽是二八法則?二八法則意思是,二成的部分,決定了八成的效果。那麽,什麽是學習上的二八法則?就是我們要用二成的努力,學好那決定了八成的效果的部分。妳看這個邏輯對應關系:我們花了二成的時間和精力,學到了二成的知識,但是卻相當於掌握壹個領域的八成。表面上看,我們是二成努力,學到八成。但其實我們不過是二成努力學到二成知識。也就是說,速成本質上依然壹點都不快。只不過我們學得更精準。02 實踐明白了怎樣精準學習,妳就明白了速成。而精準學習,需要妳深度鉆研至少五年本卷的高考真題。市面上教輔總結的五年考點考頻只能作為輔助工具。妳要想真正明白高考考什麽,必須得自己去研究高考真題。每壹科高考真題的研究方法是有區別的。在這裏回答化學。高考真題和大型診斷考試的試題,都值得妳這樣做。就像圖裏壹樣。對於第7題,搞清楚每個選項在書本上的來源,並復習相關知識。對於其他題,搞清楚並記錄每壹個妳覺得不熟悉的、模糊的考點,記錄每壹個妳寫錯的大題表述的標準答案、妳踩進去了或者差點踩進去了的坑、每壹個可以增加進“答題體系”小本子的積累點。比如,我當時實驗比較差,我就把第8題的c選項石蠟油分解實驗和第11題的每壹個實驗都標註出了書上的頁碼,並標註了許多個問題——這些,其實都是我在分析考點的時候,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妳看到這個題,它考了這個點,但是它考的只是這壹個實驗/這壹個化合物/這壹個工藝流程裏面很小的壹個部分,它下次可能會考別的,妳需要重新看書/看筆記,自己提問並解答。
四、高三四大巨坑——心智損耗的無底洞01 抱怨02 對答案03 自我否定04 畏難情緒“心智損耗”(詳細了解可參考知乎策略師@葉修 的文章),是妳提高學習效率和效能的最大敵人。抱怨、對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難情緒堪稱心智損耗四大無底洞,它們並不是獨立存在的,甚至可以在壹個場景中全部出現。想象這樣壹個場景——壹次月考結束了,可月考題目有壹些偏、難、怪題,甚至還有出錯的題目,老師更正很晚導致妳在那道題上卡了很久。考完試,妳的同桌開始抱怨:“這是什麽鬼題?怪就不說了,還有錯題!簡直浪費我們時間!”妳的後桌接上:“就是就是!難道老師們出題之前都不知道檢查壹下的嗎?”妳壹聽,忍不住也加入了他們:“老師怕不是隨便在網上找的壹張卷子哦!”妳們開始了熱烈的“討論”,等妳反應過來妳應該學習時,妳猛然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十分鐘了!這時,妳同桌又開始跟妳對答案,妳發現妳倆答案不壹樣,心頭壹緊,趕緊文後桌,發現三個人的答案都不壹樣!於是妳更慌了,四處找人對答案,等妳幾乎把整張卷子妳覺得拿不準的題都對完答案以後,妳發現自己錯了很多,壹陣絕望湧上心頭,再擡頭看鐘——半小時過去了!妳更絕望了,拿起書卻發現自己學不進去。此時,同桌偏偏又問妳考得怎麽樣。妳痛心地說妳考得非常差,同桌滿臉寫著不相信,妳倆打賭,誰分數低誰是爺爺!等到妳終於安靜地拿起書,已經過去了四十分鐘了。妳後悔自己又壹次陷入了無意義的討論和對答案中,心煩意亂。妳做了幾道題,明明看起來很簡單,卻壹卡壹卡的,甚至根本做不出來。妳想到差得無法入眼的成績,想到出成績後老師的責罰、家長的失望和同學的嘲弄,心中思緒更是紛亂。妳再看著這幾道題,“我無論怎樣都學不會啊!這麽簡單的題都還要錯,難的題又不會做,中檔題學了就忘……”妳放下書,妳拿起妳的物理錯題本,磕磕絆絆地讀了壹道題的題目,頭昏腦漲,看那些符號就像鬼畫符,無力地放棄了:“物理真是太難了,不是我能學會的……”妳陷入了頹喪,整個晚自習的學習效率都很低。抱怨、對答案、自我否定和畏難情緒,便同時出現在了這個場景裏。或許這有點誇張,但妳壹定抱怨過、聽到過或自己對過答案、自我否定過、畏難不願思考過……怎麽解決呢?答案是:復盤。復盤和總結的區別在於,復盤是動態的,是對曾經發生的事情的推演,是思考並寫下解決方案的過程。比如,妳對考試復盤,需要對著試卷,揣摩和回憶自己的考試過程、老師講評的思路,不斷和自己對話:整張卷子遇到了哪些問題?在什麽地方猶豫了?為什麽猶豫?這壹處妳是怎麽思考問題的?當妳做到這壹題的時候,妳在想什麽?妳應該想什麽?妳應該怎麽想?……妳需要寫考試日記,在試卷上做各種標註。妳的思路需要不斷地被還原,被修正,以期達到更加接近正確的道路。妳對於心智損耗的復盤也是如此。當妳遇見心智損耗時,用壹個專門的小本子寫下妳的動態復盤,將場景和解決方案記下來,盡量每天晚上睡前瀏覽壹遍——不需要記,只是看。不必強求自己犯過壹次錯,下次就不再犯了。哪怕比上次提早醒悟壹分鐘,也是進步,也值得高興。感謝妳,閱讀至結尾。我是肘子,壹個高考經驗分享者。我們都有壹些“習得性無助”的時刻,會覺得無力、焦慮、恐懼或害怕,甚至是到了覺得怎麽努力都無法取得壹點進步的、就要放棄自己的時刻。但這壹定不是生活的全部,也壹定不是未來的全部,這不是在預示著高考的滑鐵盧,這恰恰是在預示高考勝利的開始。那麽,帶著“充沛的熱情與信念”走下去,告訴自己,“自己是有著無限可能性與希望的自我。”願與妳***勉。祝妳,高考順利。2021.6.22補充:朱昊鯤的爭議比較多,但這和2840這壹套書到底好不好用是兩回事。金考卷、小猿、必刷題、試題調研等教輔上也有很多話宣傳自己系列的書、講學習方法,2840和這些書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教輔。對2840,我的評價是:真題2000>疾風40>決勝800為什麽反而把疾風40放在第二位?不就是個拆分了的高考卷合集嗎?不是的,疾風40的精髓有且僅有鯤哥在這本書裏講的拆分卷子的方法,40+40+40是個基礎配置,妳大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改!比如我,就是20+40+60。不過,買不買疾風40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方法,直接用高考卷子來練這方法壹樣可以。決勝800是這3本書裏我用得最多的,也是我覺得跟鯤哥宣傳的效果差距最大的壹本。基礎很差的話,把2000刷完,但不是把整本書壹刷二刷三刷,做好標記第二次做錯題,第三次再做第二次的錯題就好了……它就是壹個高考題精選練習冊而已,妳要用它來夯實基礎,而不是讓它支配妳的想法。決勝800,有余力的話,從自己最薄弱的板塊開始做起,不按書本順序來做。可以先跳過5個辣椒的題。它也只是壹個高考題精選練習冊,不可能把2000吃透就有100分,800吃透就150分。高考的所有考法不可能都寫在2000和800上。再次強調,模擬題不要瞎做,要精選。高考真題/百強校or省內頂尖學校模擬題/大型省市區考試模擬題>自己學校老師選的模擬題(如果妳不是百強中學or省內頂尖學校的學生的話)>普通的教輔上的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