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煙
大多數情況下,因火而生煙。畫煙時需要註意,煙和空氣的質量不同,和空氣不相融,所以煙的邊緣是比較清晰的,它只是慢慢擴散在空氣中,這壹點和水蒸氣截然不同,水蒸氣融於空氣中要比煙擴散快得多 。
煙是壹種有形氣體,由天受到外界(風、空氣阻力)的幹擾,會產生壹種搖動。輕煙、濃煙差異很大,表與手法也截然不同。
1、 輕 煙
由於輕煙較薄,受外界影響大,因此形態變化也大,並且輕上升過程會漸漸消失。
在繪制輕煙過程中,應註意其速度緩慢、動態的柔韌。
2、 濃 煙
濃煙厚重變化少,不易消失。其運動方式是流動式的。
繪制時,可以把它看成是大小不壹的球狀。
二、 雲
雲的性質是水蒸氣組成的,壹方在離地心引力較遠,但還未擺脫地心引力;另壹方面,高空中沒有足夠的氧氣使其融於空氣中,於是便懸浮於高空中,由於距離較遠,看上去它的邊緣還是很清晰的。雲的形狀是很不規則的,千變萬化,當水分子融為壹體,越聚越多,地心引力吸落下來,便形成了雨,所以雲在高空中形狀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三、 霧
霧的基本屬性是水蒸氣,受地面低氣壓的影響,空氣中分布密度很大的水分子,心地面為準,懸浮在半空中。壹般晴雨天出現,隨著風起或太陽的出現,水蒸氣就會徹底的融解在空氣中。霧是沒有形狀的,壹般原畫很少碰到,多在計算機合成和拍攝時用半曝光的手段來實現。 壹、 閃電
閃電壹般有兩種方法:有形閃電和無形閃電。
(1) 有形閃電:包括樹枝形和圖案形兩種。
樹枝形:樹枝形從無到有再到消失,全過程大約7張圖。如:除第7張拍兩格外,其余的都拍壹格。
圖案形:這類閃電類型因圖案而得名。圖案形除了在閃電的造型上與樹枝形有所不同,繪制拍法壹樣。
(2) 無形閃電:不直接描繪閃電光帶,只表現閃電急劇變化的光線對某物的影響。這種鏡頭拍攝方法是在拍攝表上填上閃電效果,在拍攝時做技巧處理。這種拍法要求必須有4張畫面,即夜景、曰景、白紙、黑紙。
無形閃電的壹個過程大致為:
夜景——曰景——白紙——曰景——黑紙——曰景——夜景
二、 爆 炸
爆炸的繪制的方法大致為:先畫爆炸時發出的強光及飛散出來的碎片,接著畫出爆炸產生的濃煙及其消散過程,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2z張原動畫,這樣運動起來較生動。 在動畫片中,表現火的主要是描繪火焰的運動。火焰運動形態隨著燃燒的過程發生變化,由於受到氣流強弱的影響,從而出現不規則的曲線運動。這種運動變化多端的,但大體上,火焰的運動可歸納為七種基本形態:擴張、聚集、搖晃、上升、下收、分離、消失。
當空氣中的高溫達到壹定程度時,便會產生燃燒,實際上是壹種火焰運動。火的燃燒必須有氧氣,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火不會發生。火必須有壹個載體,和空氣融合。在原畫設計時,火的處理隨意壹些,而且火不是平面的,是壹個團體,應分幾層來畫。
壹、 火的表現方法
小火動作瑣碎,跳躍,變化多。表現小火焰運動時,可以由原畫壹張張直接畫。可以不加動畫,壹般畫10至15張,做不規則的循環拍攝。例如油燈、蠟燭等。
二、 較大火焰的表現方法
可用分層來畫變化動態,上層表現火焰的搖晃動作,後層表現上升分離動作。如柴火、爐火等就是幾個小火進行組合,可以畫10張左右原畫。每張原圖之間加1至3張動畫,即可循環使用。住意,每壹張中間畫都應當符合肥市曲線運動的規律。
三、 大火的表現方法
壹堆熊熊烈火,火勢很大,火苗很多,形態結構看起來比較復雜,其實,它們的運動規律和小火壹樣,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既有整體的動勢,又有許多小火互相碰撞、分合動作,因而顯得變化多端。設計大火的支作時,應當註意:
(1) 大火整體運動必須略慢壹些;
(2) 每張原畫、中間畫都應該符合曲線運動規律;
(3) 為 了表現大火的層次和立體感,按照不同造型可做成2至3種顏色。火的內焰可用較明亮的黃色或橙色,中焰用橙紅或紅色,外焰用深紅或暗紅;
(4) 除了整體動作以外,還應註意許多小火苗相互之間的碰撞、火苗之間的分分合合;
(5) 動作設計壹定要流暢自然,輪廓清晰生動。 7種水的基本形態
壹、 水的基本形態
水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動態很豐富,從壹滴水珠到滾滾波濤,變化無窮。水是壹種液體,它和運動隨不同的環境和情景而變化,水往低處流是它最基本的運動規律。水是隨意性和可變性很大液體,在動畫中表現水的運動,可以歸納面七種基本形態:聚合、分離、推進、S形變化、曲形變化、擴散形變化、波浪形變化。
二、 不同形態水的表現方法
1、 水圈
壹件物體落入平靜的水中,圈形波浪圍繞物體落點向外擴散。圓圈越來越大,逐漸分離到最後消失。水圈從形成到消失,約用9張原畫。兩張原畫間加3張動畫。
2、 水花
水遇碰撞擊時會濺起水花,水花濺起速度較快,升至最高點時,速度逐漸減慢。分散下落時,速度逐漸加快。
3、 水波紋
水面上的波紋,因承受力方式不同,形成各種不同形狀的波型。
4、水紋
壹件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如鴨子、水船等向前行駛,沖擊水面形成人字形波紋,是由物體兩則向外擴散,向遠方拉長。分離消失的水波不宜太快,兩張原畫之間可以加7張動畫。
5、 水流與瀑布
這裏講的水流通常是小溪、江河中的流水和山間的瀑布等。這些都通過不規則的曲線形水紋表現流水,要註意變化過程,不能忽快忽慢。兩張原畫之間有5張動畫。
設計水流、瀑布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 曲線水紋形態應有變化,避免動作呆板。
(2) 在兩個大水紋之間,應該畫壹些運動著的線條或小的水紋。
(3) 第壹條曲線到第二條曲線之間,動畫須找準水紋的位置,畫出中間變過程。
(4) 可以塗透明顏色或者采取兩次曝光的拍攝。
(5) 電腦合成可以增加透明值來突出水的質感。
6、 水 波
畫幾條波浪形線,使其活動起來。兩張原畫之間按曲線運動規律加5至7張動畫,可循環拍攝。
7、 水 浪
水浪呈波浪形運動,繪制時要註意浪花初始狀態、高潮狀態的自然過渡。 壹、 風
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是看不見的氣流,主要通由風吹動的各種物體表現出來。
例如通過描述廢紙.樹葉,紙屑,灰塵等輕微物體隨風飄動看出風的運動形式.動畫中可以用造型長短不同的弧線來表現.動態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弧形運動線.其表現方法為四中類型.
1.運動線表現法:這類表現方法,要預先設計好物體的運動線,並根據力的強弱和物體自身的輕重計算運動速度和這組動作所用的時間.根據運動線的轉折點來確定原畫方案.全部動畫添加完之後,隨著物體在空中飄蕩的效果,風效果也就產生了。
2.曲線運動的表現方法:這類運動的物體運動線是曲線,物體不離開原有位置。壹端被吹起後發生運動和變化,而另壹端被固定在某處,因此吹起的物體多數質地柔軟,輕薄,這種由於法既可以表現風的效果,又可用來表現柔軟物體的質感。常用這種表現方法的物體有;頭發,衣襟,旗幟,綢帶,窗簾,紙張,樹葉等。多表現微風,清風等。
3.流線表現法;就是按照氣流的運動方向,在動畫上用鉛筆或彩筆畫成疏密不等的流線,以表示風勢。在流線範圍內,畫上被卷著跟著氣流運動的塵土,紙屑,樹葉或者雪花等物休。壹般來講,用流線表現的都屬於那些速度偏快的風。在動畫片中,還用來表現大風,旋風,狂風,颶風,夾沙走石,空中飛舞的雪花,猛地沖擊某壹物體等場面。
二、雨
動畫片中經常出現下雨的鏡頭,雨是烘托氣氛的壹種重要手段。雨產生於雲,雲中的水分子互相碰撞,體積、重量增大克服不 了地心引力時,降落下來,形成下雨。受風的影響,雨壹般都是有斜度的,由於速度較快,我們看見的是雨線。由於大風的影響,有時也會看見雨團。
在原畫表現手法上,根椐設計稿提供的環境的空間,景別的大小,我們通常畫三層雨:前層為雨滴,速度最快;中層畫為比前層稍細壹點的直線,速度次之;後層畫細而密的直線,速度稍慢,這樣會顯得有層次而真實。雨團用的相對少壹些,只在大暴雨的情況出現,而且無規律的。壹套下雨的動作完成之後,我們還要表現雨點打在地面上濺起的雨花和雨煙,雨煙的產生是因為雨水濕度低地面濕度高而產生的水蒸氣。
三、雪
由於低溫的作用,小水滴從雲層落下來未到地面時結成小冰淩,在下落過程中不斷碰到其他小冰淩,結為壹體,隨著眾多小冰淩的結合,增大面積,增加了下降的阻力,所以比比雨的下降速度要慢。另壹方面,由於受到風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下降路線是壹條不規則的曲線形狀,以固狀為主,有細小的分叉。原畫設計要註意雪的運動軌跡不能太有規律,要隨意壹些,要盡量打亂壹些,而且雪花落在地面上要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