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刻苦學習的名言如下:
1、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唐代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壹寸光陰就像壹寸黃金珍貴。
主題:這首詩寫自己的讀書生活,詩中“壹寸光陰壹寸金”詩句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後人應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唐代顏真卿《勸學》
譯文:三更挑燈夜讀,五更雞鳴即起,這壹早壹晚正是男兒讀書的好時候。
主題:這首詩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壹事無成,後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代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古人學習知識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主題:這是壹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
4、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清代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譯文:壹個月不讀書,就感覺到耳朵和眼睛都不清晰了。
主題:這首詩舉例了讀書的益處與不讀書的壞處,忠告人們要熱愛讀書,讀書要持之以恒,並將其道理表達得淋漓盡致。
5、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明代於謙的《觀書》
譯文: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主題: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6、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明代於謙的《觀書》
譯文:堅持經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主題: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7、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宋代王禹偁《清明》
譯文: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主題: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知識分子的困頓生活,表達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以讀書為樂的情懷。
8、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宋代趙恒《勸學詩》
譯文:男人如果想實現平生誌向,就趕緊勤奮地在窗前讀書吧。
主題:這首詩語言通俗,說理明確,說明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壹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文: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主題:詩人主要運用了對比和頓挫曲折的表現手法,將胸中郁結的情思,抒寫得如泣如訴,真切動人。
10、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代韓愈《進學解》
譯文: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而敗壞。
主題:這首古文表現了封建時代正直而有才華、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的苦悶,批判了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具有典型意義,故而傳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