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如何建立良好的校風校紀

如何建立良好的校風校紀

建設良好的校風

(1)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帶頭實施、率先垂範

學校領導是教師的教師,又是學生的榜樣。上行下效,領導的好作風能帶出教師的好教風和學生的好學風,從而形成優良的校風。校風是校長作風的投影,是校長作風的擴大和發展,俗話說:“有什麽樣的校長,就會帶出什麽樣的校風。”

建設良好校風,必須在校長領導下組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實現領導班子的優化組合。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規劃、安排好校風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建設良好校風的過程中,領導要帶頭,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

在班子帶領下,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師德規範》,抓好教師為人師表的好教風。良好校風是靠領導和教師的優良作風帶出來的。青少年學生模仿力強、可塑性大,他們把領導、教師作為自己模仿的榜樣和行動的楷模。所以,領導和教師的模範行動、表率作用是影響學生形成良好學風的重要條件。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人對青年人心靈的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無論是什麽樣的教科書,無論什麽道德箴言,無論什麽獎勵和懲罰都是代替不了的。”因此,領導帶頭,教師身教是建設良好校風的保證。

(2)統壹認識,形成輿論、形成風氣

學校領導要以正確思想和理論武裝全體師生,使他們在建設良好校風過程中對各種事物、現象、事件的是非、善惡、美醜有統壹的認識,有壹致的正確評價,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

形成輿論要有個過程,首先要樹立***同的奮鬥目標,然後以此為基礎,有意識地提倡和培養正確的認識。教師如果對培養人才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並決心為之努力工作,那麽就比較容易形成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和對學生全面負責的好教風,學生如果有了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對學習的目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那麽就比較容易形成勤奮好學、尊師愛校的好學風。有了正確認識,還要引導師生對壹些典型事件進行評論和討論,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良好風氣的形成,開始由少數積極分子帶頭做起,經過宣傳教育和精心培植,再擴大到壹部人乃至大多數師生,才能蔚然成風。

(3)依靠集體力量,正面引導,發揮榜樣作用

①依靠集體力量,培養良好校風

校風建設不只是領導的責任,更是全體成員的***同的責任。只有學校各個部門,各集體成員都積極行動起來,圍繞校風建設獻計獻策,協同努力,才能加速校風建設的進程。只有學校集體各方面力量協調壹致,才能形成壹種合力,形成壹股強大的教育力量,培養出好校風。

建設良好校風,首先要依靠教職工集體的力量,包括各年級組、教研組、各處室乃至工友集體的力量。各組、各室內團結壹致、組與組之間、室與室之間協調配合,根據***同的奮鬥目標,在學校領導統壹指揮下,壹致行動,才能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壹致的影響力。學校要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體教師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待學生要以愛心換取愛心,以信任換取信任。

建設良好校風,還要依靠學生集體的力量。學生是學校偽主體,要依靠學生年級集體和班集體的力量,使各年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班級具有良好的班風,使學生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有人誇,壞人壞事有人抓。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良好的班風能夠促進良好校風的建設和發展。

在建設良好校風的過程中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必須註意培養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壹個寬松、和諧、親切、信任的人際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形成學校裏良好的幹群關系、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建設集體風氣的重要內容,其中和諧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教師只有和學生感情融洽,才能把握住他們的思想脈搏,才能深入到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孩子們的“心靈密碼”,才能產生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

和諧人際關系的培養,應提倡互補精神,即相互理解——學生需要老師理解,老師也需要學生理解;相互承認——***同努力取得的成績,都要承認對方的貢獻;相互體諒――體諒別人壹時糊塗說的錯話、做的錯事;相互激勵――為別人的進步而高興,並主動為別人分憂解難。

在建設良好校風中,要特別重視集體的培養,並且在集體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②說服教育,正面引導

要建設良好校風,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必須重視說服教育,正面引導。

說服教育或稱說理教育,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學生認識,形成正確思想觀念的過程。對思想認識性質的問題,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運用說服教育的方法,要有明確的目的,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避免壹般的說教。現在學生的水平普遍提高了,對於那些平庸的說教、套話、大話、空話、玄話、粗話等早巳經厭煩。他們不需要那些“冷冰冰的真理”,“空洞幹癟的說教”,“言不由衷的裝腔作勢”,“冷酷、僵化的訓誡”。他們需要坦率的、真誠的、充滿感情的談心,精通才能理達,只有感情上產生了***鳴,才能激起內心波瀾,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強調在說服教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力爭做到:“情是深的、心是暖的、語言是生動的。”要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要有耐心。為了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必須提高語言的哲理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識性、鼓動性和思想性,使學生明道理、辨是非、懂善惡、識美醜,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導之以行,使學生口服心服,入耳、入腦、入心。再輔之以正面教育的壹定紀律規範約束,才能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風氣。所以,德育管理者在建設良好校風過程中,要重視正面引導、說服教育,為此必須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質,提高思辨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③發揮榜樣的作用

在校風建設中,還要註意發揮榜樣的作用。“榜樣”把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具體化、形象化、人格化了,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動力。中小學生富有模仿性,愛效法他人,尤其是崇拜英雄偉人和模範人物。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的行為典範,是行為規範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它對形成學生良好習慣和風氣具有特殊的作用。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壹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作風。從某種意義上說,先進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風的傳播擴大的過程,就是建設良好校風的過程。要選好典型、用好典型,充分發揮榜樣、典型的影響教育作用。選典型,既要有國家、社會上的先進典型、英雄模範人物,又要有本市本區的先進典型,還要有本校、本年級乃至本班的先進典型。既要有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優秀學生典型,又要有由後進變先進的典型。這樣層層有典型、處處有榜樣,使學生看的見、摸的著、學的到。讓學生懂得先進模範人物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嚴格要求自己,經過艱苦努力,執著追求,自己也可以成為先進。這樣,遠學有典型、身邊有榜樣,形成人人學榜樣,個個爭先進的局面,良好校風就會逐步形成。

(4)開展知校、愛校、建校的系列活動

要建設和培養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風,就應從學校實際出發,開展壹系列的知校、愛校,建校活動,形成傳統。如,每學年新生錄取報到後,即應開展參觀校史、榮譽室展覽,參觀實驗室,電化教室、圖書室,講學校優良傳統,講學校畢業生中成才的優秀人物事跡,學習校訓、校規,唱好校歌,開展軍訓和夏令營等活動,使新生在開學前就對自己將要生活、學習的新學校充滿向往和熱愛之情。

入學後,各班的第壹次班會,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機。班主任老師有充分準備的、振奮人心的、充滿期望的親切講話,每個學生幽默風趣的簡短的自我介紹,很自然地把學生領人壹個良好的精神境界之中,為愛校、愛新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班風奠定基礎。

每學年,還應按傳統開展系列活動。

要從實際出發,使這些活動逐步形成壹套完整的系列,使之成為傳統。

(5)嚴格要求,認真訓練

作風是壹個人內在精神世界的外部行為傾向,要在提高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反復進行嚴格的訓練。只有養成了習慣,才能成為穩定的行為。學生道德認識和行為習慣養成,都需要經過壹個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發展鞏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嚴格訓練。訓練可以使機體與環境之間形成穩固的條件反射,只有反復的認真的訓練,才能形成穩定的習慣。有了良好的習慣,好作風也就形成了。

在建設良好校風中,要敢於對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要認真訓練、反復強化,並應註意強化養成行為習慣的訓練必須從起始年級抓起,否則將事倍功半。

(6)敢於扶正祛邪,常抓不懈

青少年需要有壹定的紀律、制度、規則的約束。養成良好習慣、克服不良習慣,形成好作風,既需要內部意誌力,也需要外部的強制力,所以在建設校風中,要敢於扶正祛邪。要理直氣壯、堅持原則,大力提倡、支持和發揚優良的傳統作風,勇於抵制壹切不良思想作風的影響。對壹切歪風邪氣要堅決抵制,敢於批評、制止,並通過討論、辯論等方式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在正確輿論的壓力下,使錯誤的思想作風沒有市場。只有抵制了歪風邪氣,正氣才能擡頭,只有嚴明校規、校紀,好校風才能樹立起來。

還必須認識到,思想工作不是萬能的,對那些極個別的、影響很壞又屢教不改者,必須給予嚴肅的處分,以教育大多數學生,使正風得到強化,歪風得到抑制。

良好校風的建設和形成絕非壹朝壹夕之功,也不可能壹勞永逸。需依據以上諸方面長期培養,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良好校風就會形成,好傳統才能不斷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校風的意義及作用。校風,指的是學校的風氣。學校的風氣的好壞,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風氣好,教育任務便能順利完成,青少年的聰明才智和興趣愛好能得以充分施展。

壹個學校,有了這樣的好校風,就會產生催人奮進的巨大作用。首先,好的校風,有強烈的同化作用。

二怎樣培養好的校風。培養好的校風,首先要培養好的學風。這裏說的學風,是指學生中的風氣,指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的養成。好學風的主要標誌是學生勤奮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好的生活習慣,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好的衛生習慣,要培養學生具有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既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更要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因此,要使各班有壹個好的班風。好的班風是好的學風、好的校風的基礎。在這方面,教師除了要懂得教育科學以外,還要具備兩條。壹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二是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在教師中要樹立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風氣。

好的教風從哪裏來?來自好的領導作風。學校行政人員:

第壹要有實事求是的作風。是則是,非則非,不誇大、不縮小,如實反映情況,這是壹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思想品質。

第二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風。能同群眾打成壹片,這樣才能聽到不同意見,防止脫離群眾和思想僵化。

第三要有辦事公道的作風。不記舊怨,不循私情,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第四要有身體力行的作風。

校風的形成可以概括為這樣壹個公式:校風=學風+教風+領導作風。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