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較靈活、自由的結構形式。全書以貓的見聞和感受為主線,以苦沙彌及周圍的人物活動為中心,將壹些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片段連綴在壹起,壹些松散,但顯得自由靈活。作者自稱作品的結構“像海參壹樣”,無頭無尾,“隨時隨地都可以截斷”結尾。
(2)獨特的敘述視角。小說以貓為敘述者,以貓眼看人世,從而產生壹種“陌生化效果”,能見到人之未見,言人之難言,隨心所欲地表達作者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態度,而且使壹些以人的眼睛看似“習以為常”的東西有了特別“觸目驚心”的效果,從而深化了主題的表達。
(3)出色的幽默諷刺藝術。《我是貓》繼承了日本詼諧文學的傳統,又吸收了西方尤其是十八世紀英國諷刺文學的手法,或通過人物間的插科打諢而逗趣,或穿插荒誕奇妙的逸聞,或借用貓態貓語而產生令人發笑的情趣。這些幽默諷刺手法不僅用於對文化轉型時期日本社會的淺薄、浮泛的諷刺,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得以成功。
(4)豐富多彩的語言風格。作品的語言既平白、通俗,有生活氣息,又充分借鑒了日本古典文學中的諧趣傳統,還巧妙地使用漢語、雅語,展現出生動活潑、簡潔凝練、含蓄幽默、饒有風趣的語言風格,幽默而不失嚴肅,滑稽而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