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有晚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元宵晚會》圓滿播出。晚會涵蓋非遺燈彩、南獅、戲曲、曲藝等多種傳統文化元素,融合歌舞、魔術、藝術體操、默劇等多樣態藝術形式,盡展千燈璀璨、萬家團圓的節日盛景。
壹盞彩燈流轉千年,點亮了元宵佳節,也深化了“種花家”的情感。觀賞燈彩自古以來都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總臺元宵晚會以燈彩為媒,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傳統民俗工藝“燈彩”作為整臺元宵晚會的核心符號。
元宵節由來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壹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壹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