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遲暮蕭瑟和明朗絢麗之秋景的對比,寫出了詩人由冷寂惆悵之感到開朗希望的情懷,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天凈沙·秋》是元代詞人白樸創作的壹首寫景散曲,全詩為: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
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了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拖出那長長的影子。
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只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壹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壹齊搖曳著,顏色十分鮮艷。
註釋:
1、殘霞:快消散的晚霞。
2、輕煙:輕淡的煙霧。
3、寒鴉:天寒即將歸林的烏鴉。
4、飛鴻影下:雁影掠過。飛鴻,天空中飛行著的鴻雁。
5、白草:本意為牧草。曲中為枯萎而不雕謝的白草。
6、黃花:菊花。壹作“黃華”。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白樸《天凈沙》***四首,分詠春夏秋冬四季,這是第三首,是作者於宋亡後寓居金陵(今南京)時所作,具體創作年代不詳。
作者簡介: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又字太素,號蘭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百度百科-天凈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