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有:《***產黨宣言》、《反杜林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等。
個人著作(部分):
1.《反杜林論》:集中當時多門科學的重要成果,批駁了杜林的理論。
2.《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對哲學問題作出經典概括,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提出了科學標準。
3.《自然辯證法》: 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統壹,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壹個組成部分。
4.《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用唯物史觀闡明了國家的實質和其消亡的必然性,成為歷史哲學研究的主要作品。
擴展資料:
人物主要影響: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國際工人運動進壹步向橫廣的方面發展,擴展到整個歐洲和北美大陸。年邁的恩格斯密切註視著社會主義運動在各地的發展,廣泛了解各國的歷史和現狀,與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和工人運動活動家保持經常的聯系,不時地向他們提出建議和忠告。
恩格斯反復教導各國社會主義者要從本國的條件出發,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獨立地決定本國革命的方針和策略。
他說:"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是任何堅定不移和始終壹貫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條件;為了找到這種策略,需要的只是把這壹理論應用於本國的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
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恩格斯繼續在各個思想領域內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全面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
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壹書出版,在馬克思主義史上第壹次系統探討了人類社會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起源、發展及其消亡的規律和家庭的變遷史。
在出版和再版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著作時,恩格斯根據八十年代以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現象,如壟斷的出現、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危機的新特點和資本主義各國發展不平衡等,作了新的探討和概括。
1890年和1893年,先後發表《沙皇俄國政府的對外關系》和《歐洲能否裁軍》,分析了九十年代初歐洲國際關系的特點和趨勢,揭露了沙皇俄國是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闡述了無產階級對戰爭、和平和革命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方針。
針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內部右傾機會主義思潮日益擡頭的情況,1891年1月發表了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並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蘭西內戰》並寫了導言,6月寫了《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1895年初為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單行本寫了導言。
恩格斯在這些導言中集中地捍衛和發揮了馬克思主義訴諸無產階級革命,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894年11月,他寫的《法德農民問題》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爭取農民同盟軍、引導農民走向合作制的原則、方針和政策,批判了法國工人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在農民問題上的右傾錯誤。
他指出,在農民占人口多數的國家裏,"為了奪取政權,這個政黨應當首先從城市跑到農村,成為農村中的力量"。恩格斯還寫了《關於***產主義同盟的歷史》等總結國際工人運動史、為馬克思及其戰友作傳的文章。此外,他還就宗教、婦女、文學、美學、史學等方面的問題發表了見解,不愧為壹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
恩格斯在同馬克思壹起創立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同時在軍事理論領域造詣很深、建樹卓著。
恩格斯同馬克思壹起,在批判地繼承以往軍事理論遺產和總結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關戰爭、軍隊、軍事學術和軍事史的學說,為無產階級軍事科學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