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珍珠鳥》說課稿

《珍珠鳥》說課稿

作為壹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珍珠鳥》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珍珠鳥》說課稿1

壹、說教材

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略讀課文,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學習本組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註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不同的表達方法,並註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二、說目標

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壹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觀察對描寫動物的意義和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2)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註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

(3)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為:“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

三、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學生求知欲、大膽探究。

五、說設計

壹、導入

課件出示:兩個故事

遼寧省寬甸縣軍民村有壹位叫黃麗傑的婦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準備買蔬菜種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塊錢救下了壹只差點成為人口中食的受傷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傷,大雁不願離開他們,就呆在了他們家裏。他們給它取了個名――雁寶(自己的兒子叫忠寶),還買來大白鵝和它做伴。從此雁寶成了他們家庭的正式成員,並且和那六只大白鵝日久生情,生下了許多小雁。黃麗傑壹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雁專業戶。

北京有壹位老太太,她收養了100只流浪貓,從此這些貓咪有了溫暖的家,不再風餐露宿;老太太也因為有了這些貓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生活充實而愉快。

師:看了這些故事有什麽感觸?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確實,動物是人類的生存夥伴,有了它們,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趣盎然。今天,我們壹起學習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去感受作者與鳥之間和諧***處、親如家人的美好境界。)

板書課題:珍珠鳥

課件出示:珍珠鳥圖片

師:看了珍珠鳥的圖片,妳有什麽想說的嗎?

學生交流

(珍珠鳥很可愛、珍珠鳥很美麗……)

師:同學們眼中的珍珠鳥是可愛的、美麗的,那麽作者筆下的珍珠鳥是怎樣的呢?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並想想從這些句子中妳體會到了什麽?

二、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並想想從這些句子中妳體會到了什麽?

2、交流

隨機板書:

鳥的變化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開始親近

完全信賴

師:是什麽原因使珍珠鳥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化呢?

(“我”的照料、我的呵護……)

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作者是如何呵護珍珠鳥的句子。(可以根據鳥的變化過程來找相應的句子。)

3、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的舉動的句子,

4、交流

隨機板書:

“我”的呵護

提供環境

不管它

不去傷害

不去驚擾

師:是啊正是由於作者這麽細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鳥,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給它們提供寬松、自由的活動場所,不驚擾它的活動,甚至寬容它的淘氣搗蛋。就像許多寵愛孩子的爸爸媽媽遷就他們調皮的孩子壹樣。所以贏得了小鳥對人的信賴,它才改這樣膽大妄為地到處蹦跳,才可以這樣放心大膽地睡覺。請同學們看課文的插圖,此時此刻,小珍珠鳥已經把我當作了(朋友),我的肩是它(既溫暖又舒適的巢)這是壹幅多麽溫馨的畫面,妳能給這幅畫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5、交流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看著熟睡的小鳥,作者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齊讀這句話)

7、用妳自己的語言說說妳對這句話的理解。

8、交流

師:在作者的眼中,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美好的境界。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課件出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圖片)

師:人和動物竟能達到如此的境界,使我們得到壹個啟示:人與人之間只要互相坦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也能創造能美好的境界,請妳也仿照作者的寫法寫壹句有關信賴方面的妳自己的格言吧。

9、交流

(信賴,是友誼天長地久的橋梁。

信賴,是創建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信賴,會使我們的家園充滿和諧與溫馨。

信賴,是打開和諧美滿生活的金鑰匙。

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奇跡。

信賴,雖不是金錢,但比金錢更可貴,因為他能使人與人變得理解、寬容。……)

10、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裏,目睹了壹幅人鳥相親的畫卷,這是“信賴“創造出的這美好的境界!“信賴”是壹種關愛,壹份寬容、壹片呵護,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滿了愛,老師相信不僅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裏,在世界的每壹個角落裏,妳、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我愛我自己,也愛雛鳥。我愛我的雙親,也愛雛鳥的雙親。——冰心)讓我們把這句話送給天下所有愛鳥的人們。

板書設計:

“我”的呵護鳥的變化

提供環境顯得怕人

不管它漸漸膽大

不去傷害開始親近

不去驚擾完全信賴

《珍珠鳥》說課稿2

壹、說教材

《珍珠鳥》是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

該單元的五篇文章分別是《珍珠鳥》、《斑羚飛渡》、《華南虎》、《馬》、《狼》,而《珍珠鳥》主要記敘養鳥活動,看重描寫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側重於狀物。本文旨在培養學生狀物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動物的實踐能力,明確觀察對寫景狀物、對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義,就其地位來講,它放在該單元的第壹篇,使初壹學生對狀物散文壹開始就有壹個清楚的認識了解,為學習其它狀物文章打下基礎。

二、說目標

《珍珠鳥》壹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提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註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

(2)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3)喚醒同學內心的愛,激發他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三、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壹種教學模式。

本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學生求知欲、大膽探究。

五、說過程

1、導入新課。

2、整體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閱讀教學的輔肋。教師將全盤講授變為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

(1)我對珍珠鳥的愛護表現在兩個方面:精心設置環境;不加幹擾

(2)小珍珠鳥對我的態度變化過程:怕人——膽大——放心——信賴

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感悟,學生從中歸納出了要點。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壹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就會意趣橫生,高潮叠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3、討論質疑

設計討論質疑這壹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註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考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積極思考、獨立深究、善於發現、敢於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入手,設計壹些討論材料。

(1)作者是如何狀寫珍珠鳥的外形的?在狀寫時采用了什麽方法?

(2)作者抓住珍珠鳥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找出本文的主旨句,談談妳是如何理解的。

4、課外拓展

南宋詩人陸遊有壹首的《詠燕》詩:

初見梁間牖戶新,銜泥已復哺雛頻。

只愁去遠歸來晚,不怕飛低打著人。

唐代詩人杜甫《三絕句》詩: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以後知人意,壹日須來壹百回。

5、練習設計

設計彈性選擇作業,有利於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範圍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

作業分為課內外兩類。

壹、課內小練筆:對妳熟悉的壹種動物進行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的描寫,

二、課外小練習:搜索記憶倉庫,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動物的詩歌。搜集古今中外有關鳥類的詩文。

《珍珠鳥》說課稿3

壹、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鳥》壹文主要寫了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壹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壹曲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並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從對“人與鳥”的關系敘述中,啟發學生在“人與動物”和諧***處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分別是《誠實與信任》、《珍珠鳥》和《九色鹿》。這三篇課文都是圍繞“誠實守信”這壹主題而展開的。《誠實與信任》、《珍珠鳥》寫的是人與人、人與鳥之間的誠實與信任,《九色鹿》是壹個民間故事,它雖寫的是壹個背信棄義的故事,但民間故事傳達出的是人們渴望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誠實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級正是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期,學懂這三篇課文旨在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改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四個自然段。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寫壹段話。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體會“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讀中體會鳥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感受到“相互信賴,和諧相處”的美好。

3、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2)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法

1、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如展示珍珠鳥的圖片及課文主要內容的圖片,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為更好地理解課文提供幫助等。在教學設計時,註重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的能力,通過快速閱讀篩選關鍵信息,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和基本內容。

2、采用“讀——賞——聯——議——悟”的教學組織方式。

(1)讀: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這是壹節課最基礎的部分,讓學生通過帶著問題讀課文,篩選有關信息,逐步引導學生理解“人與鳥”之間的關系。

(2)賞:本文詞匯豐富,對動物的描寫精當、傳神,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及時積累、總結,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同時,“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也是本文的壹個亮點,領悟、賞析並學習“擬人化”的手法也是教學目標中的壹點,所以應到學生賞析文章中優美的詞句也是十分重要的壹環。

(3)聯和議:聯系現實,拓展課文學習的範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或自己閱讀過的相關材料,以拓展教學空間和教學內容。學生就“人與動物”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信賴的創造等話題展開議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環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涵,並進行課外延伸,鍛煉了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4)悟:最後由學生總結自己的感悟與心得,積累閱讀方法,豐富自身情感。

三、說學法

1、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越學越聰明。怎樣才能學得聰明起來呢?我認為就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過語言文字看到背後的意思。教師應著力訓練,遵循“示範——嘗試”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有順序地觀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註意動詞運用要準確、傳神,發揮想像和聯想,仿寫時,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四、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遵循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在第二課時教學,我將圍繞書後練習第4題,說說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這壹話題展開教學。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板塊來進行本課教學。分別是:第壹板塊:整體感知;第二板塊:讀中感悟;第三板塊:自讀自悟;第四板塊:仿寫段落。

板塊壹:設疑導入

從課文最後壹節入手,齊聲讀壹讀,再提出問題,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板塊二:整體感知

課文四、五、六三個自然段,主要寫珍珠鳥和我的關系,從漸漸親近到親密最後到親昵的過程。學生自由朗讀,悟出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精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部分。在本節課我將重點指導、分析課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的第三板塊:讀中感悟。

板塊三:讀中感悟

1、聽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評價。讀書要品味,要能從語言文字裏讀出味道來,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教師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比如文中的這個“只”字,妳能從中讀出點什麽意思來?

(“只”是僅僅的意思,說明珍珠鳥的活動範圍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膽小。)

再看這個“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說明珍珠鳥膽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幹脆,說明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對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反而”?(跟我預料的相反,說明珍珠鳥對我完全信任了,壹點都不怕了。)

②問問學生,將“只”、“竟然”、“索性”、“反而”這些詞語聯系起來,妳又有什麽體會?

(珍珠鳥的膽子越來越大,對我越來越信任,我也越來越喜歡珍珠鳥。)

3、教師再出示第四自然段:

提醒學生,如果妳再細膩壹點,妳還可以從這些詞語當中體會到新的意思。

比如通過“籠子周圍----屋裏----小桌上----杯子上----筆尖----手指”?

(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在空間距離上珍珠鳥離我越來越近,實際是珍珠鳥在心靈上也與我越來越親近了)

4、此時,再讓學生練習讀壹讀,鼓勵他們壹定會有新的感受。學生自由朗讀後,教師指名朗讀,並作積極的評價。

5、指導背誦。學生在明白作者寫作思路後,也便於記憶。

在學生已掌握課文第四自然段寫法的基礎上,我在教學課文五、六自然段時,將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第四板塊教學:自讀自悟。

板塊四:自讀自悟

1、首先我讓同學們自由讀壹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註意課文中的詞語、句子,用心體會壹下。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壹下再組織班級的交流。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體會到的詞句的含義。

如:“再三”,表示珍珠鳥對我的留戀;

“扭動、擠開、鉆進去”,體現我對珍珠鳥的喜愛;

“居然”、“竟”,體現珍珠鳥已經完全信任我,沒有壹點防備。

只要學生有道理,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

3、接著,指導學生朗讀課文5、6自然段,看誰能將課文中的“味”讀出來?朗讀,背誦。

4、讀到這裏,我將出示壹個小問題:這三小節寫的都是“珍珠鳥對我越來越信任,與我越來越親近”,那麽到底是為什麽呢?齊讀1-3自然段。

5、從那些詞句中妳能感悟出“我”對珍珠鳥的喜愛?有感情朗讀。

板塊五:仿寫段落

1、其實,還有比親近更親的,看!這是“親吻”!出示壹位小女孩正在親吻壹頭犀牛的照片。提問:我們壹下子就想起這麽壹句話:(齊背課文最後壹句話)。

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2、妳曾經歷過或看到過人與動物美好相處的畫面嗎?現在請妳仿照課文第六自然段,將畫面寫下來,能用上“居然、不由自主”等詞語。我將指導學生將這件事與書上的故事作比較,找出相似的地方,談談體會,再將事情寫下來。

3、學生仿寫片段在全班朗讀交流,此時多媒體壹張張切換人與動物和諧***處的畫面,配以優美的音樂旋律,結束今天的課堂學習。此時課堂氣氛推向高潮,給學生以最好的人文熏陶。

五、教學啟示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以《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樣,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於其中,強調朗讀感悟,要求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說、寫促讀,提倡活記樂背,增加積累,註重說、寫結合,促進遷移運用。壹句話,這就是走“以讀為本、內化語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