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 動手實踐 )、( 自主探索 )與( 合作交流 )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2.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 組織 )者,( 引導 )者和( 合作 )者
3.對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註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註他們學習的( 過程 )。
4.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實現人人學( 有價值 )的數學,人人都獲得( 必需 )的數學。
5.小學數學在加強基礎數學的同時,要把發展( 啟發 )和培養( 思維 )貫穿在各年級數學的始終。
6.隨著現代化計算工具的廣泛應用,應該精簡大數目的筆算和比較復雜的四則混和運算,筆算加減法以( 自然 )數的為主,壹般不超過( 4 )位數。筆算乘法,壹個乘數不超過兩位數,另壹個成熟壹般不超過( 3 )位數。筆算除法,除數不超過( 3 )位數,四則混和運算以( 乘除 )步的為主,壹般不超過( 3 )步。
⑵ 教師招考考試中,小學數學的專業知識怎樣復習
壹、重視基礎,深入理解
在考前壹個月,如果大家還對數學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不清楚,解題時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容易丟失壹些基本分。所以大家務必在最後完全吃透基礎理論知識,深入地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圖表的理解,掌握知識點,將數學知識進行分類,在自己的頭腦中有壹個完整的體系。
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利用最後壹個月的時間來拓展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把知識體系化、連貫化,並拓展做題方法及思路,熟悉考試出題方式。尤其是解綜合性試題和應用題能力。大家要搞清有關知識的縱向、橫向聯系,形成壹個有機的體系。同時,也要提高做題質量,每做完壹題後,就要總結其所覆蓋的知識面並且歸納其所屬題型,做到舉壹反三。
三、選擇題答題技巧
掌握選擇題應試的基本方法:要抓住選擇題的特點,充分地利用選擇題提供的信息,決不能把所有的選擇題都當作解答題來做。首先,看清試題的指導語,確認題型和要求。其次,審查分析題幹,確定選擇的範圍與對象,要註意分析題幹的內涵與外延規定。再次,辨析選項,排誤選正。最後,要正確標記和仔細核查。
(1)特值法。在選擇題的選項中分別取特殊值進行驗證或排除,對於方程或不等式求解、確定參數的取值範圍等問題格外有效。
(2)反例法。把選擇題各選擇項中錯誤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確答案。
(3)特殊法。當對某壹選擇題沒有把握時,可以采用此方法。要註意尋找線索,如果其他選項大體相當,唯有某壹個選項特別長或特別短,那它成為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很大。
(4)猜測法。因為數學選擇題沒有選錯倒扣分的規定,實在解不出來,猜測可以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特別是最後壹個選擇題。
⑶ 小學數學教師業務考試試題
小學數學教師業務學習考試試題及答案
壹、填空(每空0.5分,***20分)
1、數學是研究( 數量關系 )和( 空間形式 )的科學。
2、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 )、(普及性 )和(發展性 )。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全面 )、(持續 )、(和諧發展 )。
3、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
4、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 組織者 )、( 引導者)與(合作者)。
5、《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將數學教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四大領域;將數學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 )、(數學與思考)、(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四大方面。
6、學生學習應當是壹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 )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7、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壹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動經驗);“兩能”包括(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教學中應當註意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與(關註學生個體差異 )的關系、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關系、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多樣化)的關系。
二、簡答題:(每題5分,***30分)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的總體目標是什麽?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1). 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壹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2).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了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好奇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課程標準對解決問題的要求規定為哪四個方面?
(1)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2)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壹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3)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3、“數感”主要表現在哪四個方面?
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表示、數量大小比較、數量和運算結果的估計、數量關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4、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有哪六個方面?
(1).數學教學活動要註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3).註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5).關註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6).教學中應當註意的幾個關系:“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與關註學生個體差異的關系。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關系。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多樣化的關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點?如何評價估算?
① 估算過程多樣 ② 估算方法多樣 ③ 估算結果多樣
評價: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沒有對和錯之分,但有估算結果與精確計算結果的差異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種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後、左右 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③數對
④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
三、運用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認識》的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請妳依據課程標準對這壹內容的教學目標加以簡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簡 評:
(1)全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2)具體(數量、數序、數感)。
(3)準確(會用、體驗、感知)。
(4)突出了學習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題:(每題4分,***40分)
1、6個好朋友見面,每兩人握壹次手,壹***握( 15次 )手。
2、地面以上1層記作+1層,地面以下1層記作-1層,從+2層下降了9層,所到的這壹層應該記作( -8 )層。
3、有壹個整數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數相同,則這個整數最大是( 19 )。
4、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記載了這樣壹個有趣的問題。書中說:“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雞有( 23 )只,兔有( 12 )只。
5、某小學四、五年級的同學去參觀科技展覽。346人排成兩路縱隊,相鄰兩排前後各相距0.5米,隊伍每分鐘走65米,現在要過壹座長629米的橋,從排頭兩人上橋至排尾兩個離開橋,***需要( 11 )分鐘。
6、用繩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繩長13米;如果繩子五折量,則水面以上部分長3米,那麽水深是( 12 )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時4千米速度步行上學,沿途發現每隔9分鐘有壹輛公***汽車從後面超過她,每隔7分鐘遇到壹輛迎面而來的公***汽車.若汽車發車的間隔時間相同,而且汽車的速度相同,求公***汽車發車的間隔是( 63/8 )分鐘。
8、壹個合唱隊***有50人,暑假期間有壹個緊急演出,老師需要盡快通知到每壹個隊員。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請妳設計壹個打電話的方案,最少花( 6分鐘 )時間就能通知到每個人。
9、口袋裏裝有42個紅球,15個黃球,20個綠球,14個白球,9個黑球。那麽至少要摸出( 66 )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15個球的顏色是相同的。
10、在統計學中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都可以稱為壹組數據的代表,下面給出壹批數據,請挑選適當的代表。
(1)在壹個20人的班級中,他們在某學期出勤的天數是:7人未缺課,6人缺課1天,4人缺課2天,2人缺課3天,1人缺課90天。試確定該班學生該學期的缺課天數。(選取:平均數)
(2)確定妳所在班級中同學身高的代表,如果是為了:①體格檢查,②服裝推銷。(①選取:中位數②選取:眾數)
(3)壹個生產小組有15個工人,每人每天生產某零件數目分別是6,6,7,7,7,8,8,8,8,8,9,11,12,12,18。欲使多數人超額生產,每日生產定額(標準日產量)就為多少?(選取:眾數)
⑷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知識考試試題
妳去找找小學六年級的畢業考試試卷,考題壹般都離不開那個框框。
小學部分的分值應該占70%,初中的占20%,教育理論占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