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梳理總結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梳理總結

為了方便大家系統的復習九年級歷史,現將九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復習九年級歷史有幫助。

古羅馬

1、羅馬***和國的興亡

(1)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2)布匿戰爭:羅馬與迦太基進行三次戰爭,羅馬取得勝利。

(3)強盛: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

(4)危機:①斯巴達克起義;②獨裁統治的建立,凱撒奪取政權。

2、羅馬帝國的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維奪取政權。

(2)強盛:成為地跨歐、亞、非的強盛帝國。

(3)分裂: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誌著西歐奴隸社會結束,歐洲進入封建社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文藝復興

1、時間:14-16世紀。

2、進程:14世紀興起於意大利→15世紀後期擴展到歐洲→16世紀達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經濟基礎)

4、性質(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歐洲第壹次思想解放運動)

5、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資本主義思想。

6、指導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意大利,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後壹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壹位詩人)代表作:長詩《神曲》。

(2)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3)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戲劇家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8、意義: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古代埃及

1、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1)興亡:位於非洲東北角,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稱為“尼羅河的贈禮”。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若幹小國,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實現統壹;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吞並。

(2)版圖:經歷了古、中、新三個王國時代,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北至敘利亞和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遊,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壹。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壹。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3、法老的統治

(1)統治:法老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於壹身,國王經常用王杖責打大臣。

(2)危機: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後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

古代兩河流域

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範圍:“兩河”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

(2)建國: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產生了壹些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

(3)統壹:約公元前24世紀,實現了初步統壹。

2、古巴比倫王國

(1)統壹: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遊地區的統壹事業,建立了統壹、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2)統治: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壹部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法典。

(3)影響:漢謨拉比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

3、《漢謨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壹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內容: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其壹大特征。

(3)意義:法典內容十分廣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法典中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4)評價:《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5)性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