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會禮儀要求與禁忌
中餐宴會禮儀要求與禁忌,餐桌禮儀在中國的眾多禮儀排序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用餐不僅僅是用來吃飽,也是用來社交的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壹下關於中餐宴會禮儀要求與禁忌有哪些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中餐宴會禮儀要求與禁忌1
1、要掌握入座禮儀
先有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賓客旁邊,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以後就把小孩安排在自己旁邊。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馬上動筷,更別弄出什麽聲響,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麽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贊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2、要合乎進餐禮儀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壹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壹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壹小口壹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壹邊吹壹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壹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3、要重視餐桌忌諱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壹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壹個壹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壹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4、要使吃相優雅
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壹頓,更不要貪杯。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湧,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註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註意壹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壹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松、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裏說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5、要註重分配座位
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裏非常重要,主座壹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6、要註意設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歷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壹家老少聚首飯桌前***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中餐宴會禮儀要求與禁忌2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 1、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壹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壹側右席為首席。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妳是主人,妳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並為來賓引座。如果妳是被邀請者,那麽就應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壹般來說,如果妳的老板出席的話,妳應該將老板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 2、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妳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妳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妳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妳的預算。況且壹般來說,如果是妳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妳來作主。如果妳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妳是赴宴者,妳應該知道,妳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妳可以點壹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壹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壹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麽?”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麽”等等。
點菜時,壹定要心中有數。點菜時,可根據以下三個規則:
壹看人員組成。壹般來說,人均壹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
二看菜肴組合。壹般來說,壹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盡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可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壹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麽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例如龍蝦、刀魚、鰣魚,再要上規格壹點,則是鮑魚、翅粉等。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肴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讓妳公司在客戶面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3、吃菜
中國人壹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著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為例,教妳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壹道濕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壹只小小水孟,其中飄著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幹。
用餐時要註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復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妳要是壹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妳非逼我幹什麽?”依此類推,參加外賓舉行的宴會,也不要指望主人會反復給妳讓菜。妳要是等別人給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在吃東西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1、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壹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壹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壹小口壹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壹邊吹壹邊喝。有些人吃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壹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2、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壹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3、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壹個壹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壹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4、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5、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吐虎咽地大吃壹頓,更不要貪杯。
6、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宜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7、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8、不要向別人勸酒,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不要議論令人作嘔之事。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如是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9、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10、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註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註意壹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11、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4、喝酒
俗話說,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學問講究,以下總結了壹些酒桌上的妳不得不註意的小細節。
細節壹: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壹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細節二:可以多人敬壹人,決不可壹人敬多人,除非妳是領導。
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壹句,我喝完,妳隨意,方顯大度。
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麽叫下面的做人?
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tmd幹嗎要喝妳的酒?
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妳喝酒。
細節六: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壹個壹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麽辦?
關於敬酒
1、主人敬主賓。
2、陪客敬主賓。
3、主賓回敬。
4、陪客互敬。
記住:作客絕不能喧賓奪主亂敬酒,那樣是很不禮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5、倒茶
這裏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潔。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壹定要把茶具洗幹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汙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壹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壹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幹凈不幹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壹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汙跡就反胃,怎麽還願意喝妳的茶呢? 現在壹般的公司都是壹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註意給壹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壹時無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適量。先說茶葉,壹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壹只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註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壹只手抓住杯耳,另壹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誌不管三七二六壹,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裏需要添茶了,妳要義不容辭地去做。妳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或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妳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餐禮儀的六大禁忌6、離席
壹般酒會和茶會的時間很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得壹些人後,妳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壹些技巧,妳不能不了解。
常見壹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壹哄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真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妳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裏的每壹個人壹壹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酒會現場,壹定要向邀請妳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壹溜煙便不見了。
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妳占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壹壹問她所認識的每壹個人要不要壹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麽壹鼓動,壹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壹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