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六年級上冊第壹篇課文,這壹單元的閱讀目標是:由所寫的內容想開去。那麽怎樣學習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學習更有效果呢?
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壹,觀看圖片,聆聽歌曲,想象畫面。可以給孩子投影草原美麗景色的圖片,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接著讓孩子放飛想象,說說自己見過的或者想象中的草原是什麽樣的?自己會有怎樣的心情?
孩子大概會用藍天白雲、水草豐茂、牛羊成群、河流蜿蜒、小丘起伏、壹碧萬頃等等詞語來概括表達。
(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也可以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建構與生成,此外,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了解作者,學習字詞,初讀課文。了解作者,學習字詞、朗讀課文,這是學習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可以指導孩子在預習中獨立完成。
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作者簡介課文中沒有,可以讓孩子查閱資料,自行整理。
第三,了解草原之美,學習寫景方法。這是課文壹二段的內容,可以設計下列問題引導孩子學習:
①作者筆下的草原,景色美不美?美在哪兒?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景物的?
壹定要讓孩子們細心閱讀,註意圈畫概括,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美景如下:空氣清鮮,天空晴朗,壹碧千裏,翠色欲流,羊群吃草,河流曲折。
抒寫作者感受和心情的句子有:使我總想高歌壹曲,使我總想高歌壹曲,表示我的愉快;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壹首奇麗的小詩。作者的心情是激動的,是興奮的,是愉悅的。
引導孩子梳理出了課文內容,把握了草原之美,還要引導孩子學習作者的寫法之美:有描寫,有抒情,有修辭,有動有靜,空間轉換,視聽結合。
第四,感悟蒙漢情深,歸納總結提升。可以分三步走,引導孩子學習課文2——5段。
①作者寫了哪些內容?請加以概括。(馳馬迎客、握手相見、熱情款待、盡興聯歡)
②聯系我們生活中的待客之道,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自己有什麽樣的感受?(蒙古人民熱情待客,蒙漢人民團結友愛)
③主旨歸結。文章中的草原,景美,人美,情也美。作者要表達壹種什麽樣的心聲呢?概括如下:
景美:描寫對祖國大好河上的
人美:敘事對蒙古族人民的 熱愛與贊美
情美:抒情對民族團結友愛的
(蒙漢壹條心,人民大團結)
這樣的心聲,用課文中的句子說就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最後,對課文加以課文總結。
①融描寫、敘述、抒情,為壹體。描寫了草原美景,敘述了熱情待客,表達了蒙漢情深。
②描寫景物:善用修辭,動靜結合,空間轉換,視聽結合,穿插抒情。
課後作業可以設計為描寫壹處景物,看看自己用到了課文中學習過的哪些方法?
這壹課的具體學習過程,有興趣的可以觀看本人的相關教學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