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工作按以下步驟進行:
壹、決算前的準備。各部門各單位在預算編審班子的統壹安排下,應做好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工作。
1、清理各項收支。對照預算,認真檢查各項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將盡可能實現的收入完全列入本年度,將本年度的支出,盡可能清理凈化,加以壓縮。也就是說,在預算執行的最後環節,要把好增收節支關。
2、清理資產與負債。清理檢查各項資產的盤盈盤虧及資產的運行質量(按有關規定做好這項工作);清理檢查各項往來款的情況及使用質量。
3、與有關部門核對好各項基本數字及進壹步審查各項開支標準。
4、預算編審班子考核本部門本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落實獎懲措施。
二、編制決算草案。在做好以上的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及時、真實、準確地編制本部門本單位的決算報表。
三、編寫決算說明書。各單位各部門要按財政部門規定的格式,認真、詳細編寫決算說明書。決算說明書應包括如下內容:
1、單位總體概況。分兩個部分:第壹部分,單位基本概況。包括人員的總量與構成,資產的總量與構成,工作職能,工作範圍等等。第二部分,單位預算完成概況。包括預算收支的完成情況,要與預算對比、與上年對比。
2、收入完成情況分析。要具體分析到收入的明細項目,要與預算、與上年對比,分析收入的增減變化原因,影響收入的重要因素等。
3、支出執行情況分析。要具體分析到支出的“節”級科目。要與預算、與上年對比,分析出支出的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
4、對專項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績效分析。壹是要與預算、與上年對比,分析專項工作經費的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二是要分析專項工作經費的使用效益。
5、跨年度專項工程項目經費的安排及使用情況及效益分析。
6、詳細介紹本部門本單位的預算編審班子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及有關制度、措施的落實情況。
7、分析研究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四、決算的批復。財政部門收到單位的決算草案(決算報表及決算說明書)後,按規定的要求,進行認真審核,然後批復給各部門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