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鄉村規劃建設調研報告
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工程是新農村建設工程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延續和提升,是加快農業發展、提升農村建設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黨的xx大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概念,省制定了“綠色崛起”的發展方針,縣大力打造“山水”的綠色品牌,我鎮充分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號召,以新農村建設點為依托,積極推進“和諧秀美鄉村建設工程”,既促進了生態環境進壹步改善,又保證了農村可持續發展,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根據武人常辦字[20××]10號文件的指示精神,鎮人大主席團緊緊圍繞轄區內的秀美鄉村規劃建設情況展開調研,突出強調“實事求是,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本質”,現將我鎮人大對轄區內的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的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壹、經驗與成果
〈1〉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工作,始終把這項工作當作壹件大事來抓,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國土所、規劃所、林管站、新農村辦、“樂居家園”公司、各村村委會為成員單位的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嚴格根據各自承擔的規劃建設監管職責簽訂責任狀,明確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的監管任務。
〈2〉以人為本,尊重民意
我鎮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實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尊重村民意願,引導和依靠村民的智慧與力量,逐步推進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工程。
〈3〉鄉村統籌,規劃先行
以規劃為統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鄉村產業、基礎設施、公***服務、社會管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步形成鄉村統籌發展體系。
〈4〉服務大局,加強整治
依據鄉村統籌規劃,結合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及“增減掛”政策,全面整治農村閑置住宅、廢棄住宅、私搭亂建住宅,嚴禁濫占耕地建房,加快農村危舊房、土坯房改造,打造優美村容鄉貌。
〈5〉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代化發展水平
深入實施鄉村公路網絡化、農村自來水普及、農村信息通訊推廣和林區作業道路修建等建設工程,大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完善小微型水利、水土保持設施,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抗災能力建設,提高抵禦自然災害水準。
〈6〉建立、健全鄉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實現了鎮有規範化衛生院、村裏有合格衛生室,改善醫療衛生設施條件,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農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面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治、婦幼保健等公***衛生服務,落實了免費優生健康檢查和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7〉實現了“農業發展,農村秀美,農民增收”
自從我鎮制定“和諧秀美鄉村”的建設目標,全鎮上下團結壹致,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展開工作。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長期困擾我鎮的“三農難題”隨之得以*,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村規範化建設不斷加強,農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展。
首先從農業方面上說,我鎮***建成現代化種植基地14個,投入790萬元;現代化養殖基地14個,投入3115萬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態科普旅遊觀光項目總投資近1.5億元,建設院士工作站、鱘魚高值化研發中心,還有金雨森景觀園林苗木基地建設投資1000萬,占地1000畝,極大豐富了我鎮的農業現代化內容,這讓人既能縱覽秀美的山水風光,領略愜意的農村生態,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園生活。
其次從農村方面上說,我鄉***有5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建成鄉村公路110公裏,建成水庫18座、渠道108條,建成沼氣池144個、自來水管道2.5萬米,建成學校8所、衛生醫療點7個、老年人活動場所6處、農家書屋5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269萬元。全鄉***有新農村點35個,累計投入資金達948萬元,特別是我鎮重點打造的養老山莊和養竹木蔥郁、碧水長流、清雅別致、環境優美,立於青山綠水間的壹棟棟農家別墅,或紅瓦白墻,或回廊飛檐,壹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農家別墅內的各項生活起居設施均達到賓館標準。
再次從農民方面上說,我鎮***有農戶數4115戶,人口數為16931人。實施秀美鄉村規劃建設之前,鎮村民的收入途徑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種田地等,現在我鄉村民不但仍可以通過上述途徑獲得收入,而且還可以通過接待遊客、到旅遊景點工作、參與本鎮項目建設等增加收入。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我鄉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目前達到8200元,富裕起來的鎮村民參加新農保、新農合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二、困難與問題
〈1〉村民的思想認識有待提高
從近幾年來的工作情況看,我鎮村民參與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未被充分調動起來,存在著“幹部幹,群眾看”的現象。特別是部分村民不僅沒有做到“自掃門前雪”,而且在規劃建設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東西開口就要錢,進而直接影響到了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的順利開展。
〈2〉項目的建設資金有待落實
秀美鄉村規劃建設是壹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目前,這項工作尚處於探索的階段,全縣還沒有形成壹個相對統壹的規劃建設模式,建設資金幾乎是靠鎮、村兩級籌措來的,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的項目資金嚴重短缺。
〈3〉管理的長效機制有待健全
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工程是壹項民心工程,更是壹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規劃建設當作壹項階段性的工作任務,重整治、輕管理,沒有建立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公***衛生保潔難、公***設施維護難、系統規劃堅持難。
三、方法與對策
〈1〉加大宣傳,進壹步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
工作推動快與不快,不僅取決於動力大小,而且取決於阻力大小。秀美鄉村規劃建設受益者是鎮廣大村民,工作推進阻力也來自廣大村民,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充分考慮村民的意見。秀美鄉村規劃建設項目實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爭取廣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確保工作推進的可行性、實效性。同時,全力做好貼近村民生產生活實際的宣傳引導工作,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進壹步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建”為“我要建”,把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真正變成村民自己的事,進而激發廣大村民***建“和諧秀美鄉村”的熱情。
〈2〉拓寬渠道,解決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的資金難題
秀美鄉村規劃建設涉及面廣,資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鎮政府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不但要積極向上級政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而且可以引導有實力的公司投入資金,還可以鼓勵鎮轄區內的成功人士捐資等。同時,對各項涉農資金建立統壹的協調機制,充分整合項目資金,保證資金使用統壹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實現“做壹個、成壹個”。
〈3〉建章立制,註重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的長期管理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就必須盡快健全秀美鄉村規劃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壹方面,盡快出臺新農村點保潔員的管理考核辦法,做到有章可循;另壹方面,加大監督和處罰力度,與廣大村民簽訂責任書,對違反有關規定者給予警告或經濟處罰。
篇二鄉村規劃建設調研報告
我們青幹班二組全體學員壹行在兩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到XX縣石塘鎮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壹、調研整體印象
1、目標定位準確。
石塘鎮立足本鎮實際,提出了“美麗石塘、養生勝地”的新目標,既契合全縣的發展思路,又充分考慮了鎮情特色,為美麗鄉村建設指明了科學的、正確的目標和方向。
2、整體規劃有序。
區劃調整後,石塘鎮黨委政府及時對全鎮的村莊建設進行了重新規劃,確定了“壹心兩帶三區塊”的總體布局。整個規劃起點很高,既分層次實施,保證了有序推進,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設規模大氣。
全鎮累計整合各項資金1500萬元,專項用於“山水童話鄉村”建設,2012年全鎮就有18個村建設實施,真正體現了大投資、大手筆、大成效。
4、產業文化融合。
與產業、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靈魂所在,石塘鎮小順村的石文化、高畬村的畬家文化、桑嶺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築文化等,全面提升豐富了美麗鄉村的實質與內涵。
5、組織措施有力。
實行童話鄉村建設項目領導負責制,與鎮幹部年度目標考核、村幹部報酬相掛鉤,實行建設進度周通報制,並進壹步發揮村幹部和農民的主體作用等。
二、橫縱對比分析
首先,從鄉鎮角度看。拿石塘鎮與龍南鄉對比,兩個鄉鎮既有區別又有***通之處,相比較而言,石塘鎮基礎好,建設規模大、建設進度快、建設成效好,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其次,從縣市角度看。XX縣抓住“山水童話鄉村”主題,註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統化、項目化、有序化。XX市註重規劃編制、彰顯特色、資源整合和項目報備,兩縣市均圍繞“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這個主題,各有側重,各有特色。
最後,從全省角度看,不論從建設規模、建設品位、美麗程度上與發達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都有較大的差距。
通過對比,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雖然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但還存在壹些“短板”和“弱項”。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社會效益值低等,給美麗鄉村建設帶來了壹定的困難。
2、資金缺口大。麗水經濟欠發達,廣大農村基礎設施差,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農民收入低,本級補助資金遠遠不能滿足美麗鄉村建設需求。
3、美麗不持久。部分村受條件制約,易出現建後無人管理現象,只是壹時之美麗,很難持久。
三、幾點想法
(壹)什麽是美麗鄉村
麗水的美麗鄉村建設,不是每個村均能達到省裏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實際,找到自己的單項美麗點,找準壹條適合自己的路。
(二)怎樣建設美麗鄉村
1、準確定位。受基礎條件、資金等方面的制約,不能壹味想著怎樣做大,壹夜之間就改頭換面,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好、用活,發揮出效益。
2、分類指導。要對不同類型的村莊進行具體分析、分類指導,有重點、有梯度、有選擇,將資源、資金進行整合,確保集中建設壹批、成功壹批、見效壹批。
3、產業結合。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鄉村建設的更美。
篇三鄉村規劃建設調研報告
基本概況:
地處XX縣南大門的韋莊鎮,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這是壹片充滿詩意的土地,畫壇名宿韋江凡生養之地,孫文驍將耿直落幕於斯;這是壹片升騰著希望的土地,西韓鐵路、京昆高速、108國道交匯鎮、秦202線穿境而過,屬全省107個重點鎮之壹,陜西農業產業化園區建立於此。為推進本鎮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展開調研。
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壹些問題:
思想認識有待提高。農民是村莊的主人,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是村莊建設理所當然的主體。但目前情況來看,農民群眾參與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未被充分調動起來,存在著“幹部幹、群眾看”的現象。部分農民群眾不僅沒有做到“自掃門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農戶的東西,開口就要錢,直接影響到了村莊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少數村幹部存在著為難情緒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動性不強,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度不高,沒有真正形成齊抓***管的局面。
村莊規劃有待完善。重點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設規劃能與當地生態、文化、產業相結合,但部分壹般整治村的規劃編制形式較單壹,在挖掘村莊自然、歷史人文和產業元素上還有待加強,更沒有突出鮮明特色的村莊文化,存在“千村壹面”現象。
建設資金有待落實。美麗鄉村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保證美麗鄉村建設順利開展。
建設標準有待提高。大部分的壹般整治村,建設工作主要停留在拆舊拆破,立面出新層面,建設工作的內涵還不深入。基礎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特別是綠化、美化、亮化、汙水處理、垃圾無害處理等推進不到位。
美麗鄉村建設急需改進的壹些地方:
必須因地制宜,完善規劃。科學規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的節約。要把規劃擺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先規劃、後施工。壹是要凸顯個性設計: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千篇壹律,要結合各村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村民實際需要等,對村莊進行梳理分類,實施差異化指導,堅持個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營造田園風光與鄉土風情,努力打造我鎮美麗鄉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穩步推進:從農民群眾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整治和村莊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規劃、窮實施”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制訂實施計劃。
必須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必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壹是註重財政引領:盡快出臺相關以獎代補配套政策,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切實加大對建設工作的投入。二是激發部門活力:深入開展機關結對幫促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力為聯系村提供物質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項資源:對國家農業項目、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壹事壹議”等各項涉農資金。建立統壹的協調機制,保證資金使用統壹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實現做壹個、成壹個。
必須建章立制、長效管理。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必須盡快建立美麗鄉村管理的長效機制。壹是盡快出臺村保潔員的管理考核辦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監督和處罰力度: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書,對亂倒垃圾、違反有關規定者給予警告或經濟處罰。建立環境衛生巡查和評比制度,加強工作督查和通報並嚴格獎懲。
必須深入宣傳、營造氛圍。廣大農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因此,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農民的積極參與。要通過廣播、網絡、電視等宣傳形式,使廣大群眾更直接、更生動地感受到建設所取得的成效和帶來的實惠,從而更自覺、更主動地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
美麗鄉村建設是近年來的熱門課題,隨著中央壹年比壹年更重視三農問題,美麗鄉村建設也越發成為關註和焦點。美麗鄉村建設,主體為農民,內容包括讓農民口袋鼓起來、鄉村面貌美起來、社會風氣好起來、生活質量高起來和基層班子強起來。美麗的韋莊,壹定會在未來的發展中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