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陽湖鄱陽湖(“鄱”,拼音:pó)是中國第壹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介於北緯28度22分~29度45分,東經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新建、進賢、余幹、波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縣  鄱陽湖中的鞋山</B>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彭蠡澤、彭澤、彭湖或彭蠡,在江西省北部。匯集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湖口註入長江。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形似葫蘆,南北長110公裏,東西寬50~70公裏,北部狹窄僅5~15公裏。在平水位(14~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裏,高水位(20米)時為4,125平方公裏以上。但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裏,以致「夏秋壹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使數百萬畝湖灘地不能大量耕種,還易孳生草灘釘螺。 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壹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平水位時湖面高於長江水面,湖水北洩長江。經鄱陽湖調節,贛江等河流的洪峰可減弱15~30%,減輕了長江洪峰對沿岸的威脅。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水溫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產魚類100餘種,以鯉魚為主,其次為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貝、螺產量也較豐。濱湖平原盛產水稻、黃麻、大豆、小麥,是江西省主要農業區。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裏,寬3至5公裏,最窄處約2.8公裏;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裏,最寬處達74公裏。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裏,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裏,平均寬16.9公裏,湖岸線長1200公裏,湖體面積4125平方公裏(湖口水位20.5米時),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註入我國第壹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壹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