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古代文學名詞解釋:性靈說、遺民詩人、古文三大家、桐城派。求解。

古代文學名詞解釋:性靈說、遺民詩人、古文三大家、桐城派。求解。

性靈說:中國古代詩論的壹種詩歌創作和評論的主張,以清代袁枚倡導最力。它與神韻說、格調說、肌理說並為清代前期四大詩歌理論派別。壹般把性靈說作為袁枚的詩論,實際上它是對明代以公安派為代表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袁宏道《序小修詩》)詩歌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遺民詩人:清初詩壇,有壹批由明入清的詩人,他們保持自己的民族氣節,對時末清初的戰亂和民生疾苦銘刻在心,對清統治者在政治上采取不合作態度。拒絕入仕為官。他們用詩歌揭露清兵暴行,頌揚抗清英烈,堅持民族氣節,寄托故國哀思,詩風慷慨蒼涼、激昂悲壯。這壹類詩人被稱為遺民詩人,其代表人物為顧炎武、吳嘉紀和屈大均。

古文三大家:魏禧,汪琬、侯方域並稱為“清初三家”。(散文)

桐城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稱“桐城古文派”,世通稱“桐城派”。它以其文統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述的豐厚清正,風靡全國,享譽海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地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壹座豐碑。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