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麽寫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並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並且能夠恰當的利用歌曲表達人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

4、學生能基本熟悉壹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

教學準備

1、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系統、CAI課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壹個真實的故事》、《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的光盤。

教學過程

壹、激情引趣式的導入

抓住青少年愛玩遊戲的特點,首先讓學生玩“接音符”的遊戲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單純音符的印象,每壹組可派壹位代表來進行大比拼。在學生玩的過程中復習單純音符,落下來壹個音符學生就說出它是什麽音符。(的Flash課件,按鼠標移動簍子去接住壹個個往下落的音符,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妳能接住多少個音符,可自動記分。)

師:同學們剛才接到了各式各樣的音符,這些音符能夠組成色彩斑斕的音樂世界,因此我們壹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規式的復習

1、課件展示C大調的音階表,學生按老師所點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音樂教案-我愛音樂

C D E F G A B

do re mi fa sol la si

2、課件展示G大調的音階表, 讓學生對比這兩條音階有什麽區別?

然後再熟悉G大調的唱名位置。

音樂教案-我愛音樂

do re mi fa sol la si

3、播放Flash鍵盤,對照鍵盤講解C大調與G大調的音高位置,鼠標點擊琴鍵可發出聲音來。

三、情境式的學唱歌曲

(壹)欣賞歌曲《壹個真實的故事》

1、初步聽賞歌曲

師:剛才同學們玩了遊戲也唱了C大調和G大調的音階,現在我想請同學們聽壹段感人的真實故事。

媒體播放Flash制作的MTV《壹個真實的故事》。

聽完這首歌後,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初聽作品時感受:例如,歌曲講敘了壹個什麽樣的故事?這個女孩為什麽會這樣做?作為生命個體的人和動物在地球村是否應該平等?音樂是怎樣表達人們對救鶴女孩的眷戀之情?

教師小結:《壹個真實的故事》又名《丹頂鶴的故事》,這是壹首動人心弦的敘事歌曲,抒情婉轉的向人們訴說了壹個淒美動人的故事。全曲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旋律深沈流暢,,運用同音反復、級進的手法和口語式的音樂語言表達了歌曲的深沈意境。第二部分曲調的色彩變得明亮開闊,歌曲以擬人的手法、反問的語氣譜寫了壹曲天地之間的歌:“為何片片白雲,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輕訴說。”歌曲的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假聲應用方法,音色有壹種晶亮透明的感覺。在這裏表達了丹頂鶴為女孩傷心哭泣的悲痛心情,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環境的聯系性、互根性,人與自然是壹個和諧的整體。因此整首歌曲充滿了人性美,把無生命的自然景觀視為有生命的整體,音樂在流動的音符中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曲作者解承強,祖籍山東,兒童時期學習嗩吶,15歲考進戰士歌舞團學習大提琴,1987年與畢曉世、張全復組成“新空氣”樂隊,參與了《程琳·87新歌》的制作,並活躍在各地演出舞臺上。由他創作的《信天遊》曾掀開了“西北風”的第壹幕。他是大陸流行樂壇最有創造力和影響力作曲家之壹,為大陸流行樂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再次聆聽歌曲,體會歌曲帶給人的心靈啟迪。

師:在聆聽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輕聲跟著唱,也可以展開妳們的思緒,放飛妳們的想象,去品味優美的旋律,去理解歌曲的深刻內涵。

(二)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播放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

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壹個癌癥患者獲得人間真愛的故事剛剛講完,音樂聲隨之響起:“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樸素的歌詞、流暢的旋律,洋溢著人間最美的溫情,壹下子打動了全國億萬觀眾的心,並很快傳唱開來,韋唯也因此成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壹。

(三)學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1、作品簡介與聽賞

教師打開搜索網站,把“讓世界充滿愛”輸入進行搜索,找到“20xx年終特別專輯 讓世界充滿愛 ”, 點擊打開,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這首歌的創作與演唱經過。這個網頁做得非常好,兩邊是向上移動的字幕,中間是移動的壹幅幅照片,配上正在播放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學生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讓世界充滿愛》是由陳哲、小林、王建、郭峰、孫銘作詞,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樂引子和三首歌曲,是壹部規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氣勢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調、節奏在保持民族性語言的同時,又向國際樂壇進行了借鑒。這首歌是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第壹部表現世界性重大題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們常以為流行歌曲只是表現花前月下、燈紅酒綠的觀念。

音樂教案-我愛音樂

2、曲作者郭峰簡介

教師打開網站即“北京音樂臺”可搜索出郭峰詳細的生平介紹。

曲作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長在壹個藝術家庭,6歲在父親指導下學習小提琴,8歲改學鋼琴,15歲考入四川省藝術學校專修鋼琴。1978年,16歲的郭峰發表了他的第壹首歌曲《月光》,從此走上了創作之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讓我再看妳壹眼》、《道路》、《戀尋》、《讓世界充滿愛》、《心會跟愛壹起走》、《有妳有我》······

3、學唱《讓世界充滿愛》的第二首歌。

1)輕聲唱曲

師:課本中選唱的是第二首歌,請同學們翻開書第八第九頁,跟琴輕輕唱曲譜。我們學習了壹個升號的G大調,這首歌有五線譜與簡譜的對照,請同學們註意五線譜G大調的唱名位置。

2)播放歌曲伴奏,學生唱歌詞,要求學生飽含深情地去唱。

四、表演式的歌曲演唱

1、策劃演唱形式

師:剛才我們壹起學唱了三首歌,從愛動物到愛人類同胞到讓世界充滿愛,這壹首首愛之歌,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懂得了真情的可貴,真情的偉大。現在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選壹首歌進行策劃和編排,然後到臺上來演唱。

學生討論、編排,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當中去進行指導。

2、學生的演唱。

3、對每壹組的演唱進行評價,采取自評、他評。

五、課堂總結

愛沒有國界、愛沒有種族之分,愛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我們應該關註社會弱勢群體,我相信同學們在了解的過程當中,壹定會有很多感觸,也會更加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2.有興趣地演唱歌曲,學會仿編歌詞。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遊戲。

教學準備:

牽線娃娃壹個。

教學過程:

壹、從頭說到腳

1.我們身上都有什麽呀?讓我們從頭到腳來說說看好嗎?幼兒邊拍手邊有節奏,有順序從上到下說說。

2.請幼兒兩兩對坐,互相邊說邊怕對方身體部位。

二、從頭動到腳

1.我們身體那些地方可以動?(頭、手、腳、腰……)出示“開心娃娃”,讓我們和它壹起來動動自己的身體。

2.學會說“動動我的頭呀”、“動動我的肩”。

三、從頭唱到腳

1.教師示範唱。

2.請幼兒爍爍聽到了什麽?

3.教師唱,幼兒哼唱,並學念歌詞。

4.學唱,壹邊動身體,壹邊唱歌。

5.幼兒模仿編歌詞,並配上動作表演。

活動反思:

《從頭唱到腳》這首歌曲是演唱幼兒熟悉的身體,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很容易,所以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六個環節:導入部分、從頭說到腳、從頭動到腳、從頭唱到腳、仿編歌詞和活動延伸。在我組織了《從頭唱到腳》這個音樂教學活動之後,發現了壹些問題。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在從頭動到腳這環節中,我考驗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在聽老師的指揮下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並且能有節奏的動壹動自己的身體。其實這時應該請每個幼兒都站在空位上,自由、大膽的動動自己的身體。可我卻限制了幼兒,怕幼兒吵得無法收場,所以就請他們坐在椅子上稍稍活動了壹下。

在學唱歌曲的這環節中,孩子們唱了壹遍便學會了歌曲,下課之後通過詢問,發現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玩搖搖車的時候聽過這首歌,加上歌詞簡單易懂,所以通過三四遍的學唱,基本上很快便學會了整首歌曲,也能壹邊唱著歌曲壹邊動動身體的相應部位。

接下來是創編環節,在設計圖譜時,我花了壹些小心思,使用了壹張又壹張的小紙片出示,為接下來的創編環節做好準備,孩子們很興奮的回答出其他能動的部位,我用現場畫的方式畫在新的紙片上,把原有的歌詞中的部位給替換下來。孩子在我繪畫時覺得十分好玩,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使得在創編這壹環節中顯得有些混亂、吵鬧。對於繪畫本就不是強項的我來說,瞬間有些措手不及,應接不暇了。以後會加強這壹方面的'鍛煉,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在課後進行反思時,我還發現,其實我少了壹步讓幼兒先討論如何把歌詞創編進去這個環節。如果讓幼兒先討論,也許幼兒創編歌曲時會大膽、自信些,想象力更加豐富壹點,這樣才會創編好歌詞。

小百科:唱,讀作chàng,本意是依據壹定的音律發聲,也指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於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於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嘗試著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並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著“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壹,配套圖標壹套(如圖)。

2.幼兒人手壹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壹、開始部分

1.聽著《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壹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壹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壹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麽?(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壹、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裏呢?請妳們聽老師唱壹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裏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壹邊唱壹邊逐壹指圖,幫助幼兒進壹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回“開”著“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裏。)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裏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裏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裏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為什麽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裏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壹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裏。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裏邊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教學提示:

學唱歌曲,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根據歌詞,懂得勤勞最光榮。學習這首歌時,小朋友可以用手搖鈴、節奏棒和沙鈴等樂器來為這首歌曲伴奏。

課堂遊戲:

兩只小蜜蜂

活動目的:

鍛煉小朋友的反應速度。

活動準備:

寬敞的教室

活動過程:

1.人面對面,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

2.“兩只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邊唱壹邊兩手在胸前飛舞。

3.出手錘子剪刀布。

4.贏了的小朋友伸手作摔巴掌狀,口念“啪啪”;朋友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親嘴狀。

音樂小知識:

音樂名言

難道音樂家不應該象詩人和畫家壹樣地研究大自然嗎?事實上,他能夠研究人——大自然最傑出的創造物。——約?弗?雷沙特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剛入園,很多幼兒會表現出與親人的分離焦慮。為了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創設了對幼兒園環境也同樣陌生的小兔子形象,通過兔子塗塗和妮妮的視角讓孩子們感受他們是怎麽融入這個環境的。

《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樂句短小、簡單,內容淺顯易懂,它主要描寫了孩子們在幼兒園裏有很多好朋友朋友,在幼兒園裏唱歌、跳舞非常快樂的壹個場景,通過小故事引入,再加入節奏、動作,幫助了孩子學習歌曲,最後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哇!原來幼兒園是有很多有趣的、開心的事情的”,從而也減輕了他們的分離焦慮,讓他們更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2. 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重點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聽前奏演唱歌曲。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孩子們已經參觀並熟悉幼兒園

2. 物質準備:幼兒園的環境照片、孩子們唱歌跳舞的視頻、圖譜

活動過程

教學反思

壹、觀看課件,引起興趣

師:今天,小兔子塗塗和妮妮來到了他們不認識的地方,請妳們仔細看看這是哪裏呀?

師:原來,這是妳們的幼兒園呀!塗塗妮妮剛來到這個地方,它們覺得有點陌生、有點害怕,這個時候出現了小朋友們,他們在幹什麽呀?

師:原來小朋友們在唱歌跳舞呢!塗塗妮妮問:“哥哥姐姐,什麽事情讓妳們這麽開心呀?”小朋友們回答:“(教師清唱)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壹起真快樂。”

二、欣賞歌曲,學習演唱

1. 熟悉圖譜

師:小朋友剛剛妳們聽到了什麽?他們為什麽這麽開心呢?

師:(出示圖譜)老師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在這裏了。(支架壹般可以提前準備畫好,不需要現場畫;如果孩子第壹遍聽出的歌詞不多,可以在聆聽壹遍,盡量將整個音樂的框架按照歌詞搭建好,整個歌曲中如果有比較難理解的歌詞,教師可以拋問題,引導幼兒理解)

師:這麽好聽的歌曲,那請妳們也跟著老師壹起來唱壹唱吧。

2. 教師彈唱,孩子跟隨節奏拍手(建議教師帶著孩子看著圖譜清唱,2-3遍後,教師可以彈唱,孩子試著拍手做簡單的節奏輔助

3. 教師伴奏,孩子學習演唱歌曲 壹般小班孩子5-6遍後基本可以

4. 在孩子基本會唱後,教師後期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撤離部分支架,比如某個句子中的壹個圖片。慢慢增多,甚至到全部撤離,達到本次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師:現在請妳們跟著老師壹起來唱壹唱,要註意哦,唱的時候,我們要聽鋼琴先唱壹句,然後再開始唱哦。

三、鞏固歌曲

1. 請幼兒進行表演(可以請動作比較有創意的孩子進行同伴展示,每個孩子也可以自由發揮)

2. 請幾對好朋友壹起表演

現在塗塗妮妮特別想看小朋友們表演,妳們誰願意帶著妳的好朋友壹起來表演給塗塗妮妮看呢,老師給妳們伴奏哦。

四、活動延伸,總結師:妳們覺得來幼兒園是什麽心情呢?妳們喜歡來幼兒園嗎?那妳們明天可以唱著這首歌曲來幼兒園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

3、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被風刮起的景物),及錄音《風的聲音》

實物:紗巾

幼兒已有風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聲音導入 教師播放風的錄音:妳聽到了什麽聲音?是誰來了?

妳喜歡風爺爺嗎?喜歡大風還是喜歡小風?為什麽?

基本部分: 壹、辨別風爺爺 1、欣賞歌曲:

教師:風爺爺的脾氣可真不好,生氣的時候是什麽聲音?高興的時候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壹段音樂,,靜靜地和風爺爺來個親密接觸吧,讓風爺爺來給我們吹吹,感覺壹下風爺爺今天心情是怎樣的?(我們閉上眼睛)

2、幼兒用語言描述感覺。

教師:剛才風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壹段音樂,那麽妳聽出來它是風爺爺心情如何呀?為什麽?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

二、、唱風爺爺

1、教師:今天來做客的壹定是個小風爺爺,那麽大風爺爺的音樂應該感覺是怎樣的呢?妳們怕不怕?

春天,我們北方的城市風沙特別大,妳們怕不怕?我也不怕!現在我要用好聽的歌聲勇敢地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

2、教師:妳們聽到我是怎樣跟風爺爺說得?(幼兒識記歌詞)

3、還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聲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就請妳勇敢的站出來,跟我壹起唱吧!

幼兒集體演唱2次。

三、感受風爺爺 1、請幼兒觀看演示課件,找風爺爺。

教師:風爺爺會捉迷藏,就是不出來,到底去哪裏呢?它走過許多地方,妳看…(教師演示PPT)

請幼兒用語言講述並分別用肢體表現風爺爺到過的景物變化。

2、幼兒用肢體動作分別表演看到的“迎風吹”的變化。

教師:快來跳跳風爺爺來了以後發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訴大家在這些地方能找到風爺爺。(幼兒在音樂與多媒體畫面的伴隨下,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風爺爺到來時的變化:落葉在風中打轉;絲巾在風中輕輕移動;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作響;晾曬的衣服在風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頭發在風中輕揚飛舞;操場上的紅旗在風中神氣的抖動等情景,重點讓幼兒合作表現)

結束部分: 幼兒壹起呼喚風爺爺,與風爺爺壹起做遊戲

1、交待遊戲規則:

教師:我們聽音樂壹邊唱歌曲壹邊用動作告訴大家,風爺爺在哪裏?

唱到最後壹個字“吧”趕快保持最後壹動作靜止不動。風爺爺吹到妳身上任何壹個部位都不動,誰動了就算是被風刮走了,或者害怕風爺爺,回到座位停止遊戲。

2、幼兒遊戲若幹次。

3、結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壹起做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重難點:

辨識反復出現的固定樂句,並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準備:

1、人手壹塊紗巾,音樂、錄音機。

2、圖譜壹份。

過程:

壹、 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腰上系壹塊紗巾聽兔跳音樂入場。)

1、聽音樂,找樂句。

①欣賞樂曲(接入場音樂後),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的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

師:呀,剛才這個音樂裏只有壹句歌詞,妳們聽出來了嗎?

師:妳們的耳朵真靈。我們壹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 “咿呀咿呀呦”好~!

②再次欣賞音樂。

師:呵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讓我們仔細聽壹聽,它到底在哪裏?

(聽音樂在“咿呀咿呀呦”處,拍手練習節奏)

2、看圖譜,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①出示圖譜,學習節奏。

師:寶寶們,瞧,媽媽買了什麽好吃的?(出示圖譜)今天來了那麽多的客人老師,我們就燒好吃的蘿蔔招待她們吧。我們先來準備準備。

(引導幼兒用“洗壹洗”、“切壹切”、“炒壹炒”、“吃壹吃”的方式練習節奏。)

②用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把菜做出來吧。(跟音樂完整練習壹遍)

師:咕嚕咕嚕,什麽聲音,原來是媽媽的肚子餓了,寶寶們呢?我們也給自己燒壹盤好吃的蘿蔔吧。(跟音樂再次練習壹遍)

二、 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1、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時,用來回拉動紗巾表現鋸木頭的情景。

①學習“鋸木頭”的動作。

師:今天好開心啊,可是媽媽有個難題,冬天到了,北方爺爺吹得我都冷死了。媽媽想去鋸些木頭取取暖,可是我壹個人還不夠呀,大家壹起來好嗎?(幼:好)(教師將紗巾拉直,帶領幼兒去“森林”。)

師:森林到了,讓我們壹起鋸木頭吧。(隨音樂自由表演)

師:妳是怎麽鋸的,鋸在什麽地方?(引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看媽媽是怎樣把這棵大樹完全鋸下來的。(教師完整表演壹遍)

2、幼兒隨音樂與客人老師合作表演。

①幼兒找“大樹”隨音樂合作表演。

師:媽媽請寶寶們,帶上小鋸子,去找壹位客人老師做大樹吧。(合作遊戲壹遍)

②教師簡單小結遊戲。

三、結束活動。

師:木頭鋸好了,小動物們還等著我們去幫忙呢,來,我們壹起把木頭搬回去吧!(帶幼兒做搬木頭的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有節奏地跺腳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願意跟隨老師大膽的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3、理解歌曲內容。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隨音樂合拍的演唱。

活動準備:圖片,幼兒左手貼壹朵小紅。

壹、節奏練習

拍手問好,練習節奏。

小朋友們,下午好!楊老師,下午好!壹起和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下午好!

小朋友,小朋友,大家快快來坐好。

楊老師,楊老師,我們快快來坐好。

談話:剛才我們拍著手相互問好,小朋友們認識自己的小手嗎?(認識)

二、理解歌詞內容

(壹)、學習“我有壹雙小小手,壹只左來壹只右”

1、師:妳有幾只小小手?

2、幼:(兩只)用完整的話來說壹說。

3、師:(出示圖)我們有兩只小小手,“兩只”還可以用壹個詞來說,妳知道嗎?

4、幼兒說

5、師:“兩只”還可以說“壹雙”,我有壹雙小小手。

6、幼兒跟說“我有壹雙小小手”

7、師:指導幼兒認識左右手。壹雙小小手,也有自己的名字,妳知道嗎?(拿筆的那只手是右手)(畫紅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8、領讀“我有壹雙小小手,壹只左來壹只右”

(二)、學習“小小手、小小手,壹***十個手指頭”

1、師、小小手上還有手指頭,我們壹起來數數小小手上壹***有幾根手指頭。

2、幼、十根,幼兒數壹數,完整的學說:“小小手、小小手、壹***十根手指頭。

(三)完整地讀兒歌。

1、拍著節奏來說兒歌。

我們拍著手跟著老師說說這個兒歌。

2、做著動作來說兒歌

三、學唱歌曲

1、這首兒歌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出來,現在我們來聽老師唱壹次。像老師這樣坐好了。

2、這次老師跟著琴來唱壹次,前奏我們點頭。

3、老師看見有的小朋友想唱啦,那現在跟著老師來唱壹次。註意前奏。

3、這次我們做著動作來唱壹次。

4、男女小朋友比賽唱。

5、請小朋友表演唱。

四、結束活動

全體起立唱壹次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歌兒名字叫《我有壹雙小小手》,回家後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再和爸爸媽媽說壹說我們的小小手會做什麽事?

小手百科:手和其他身體部分壹樣,在最外層的皮膚之下有提供養分的血管、和大腦溝通的神經以及透過收宿及放松來做出動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頭,兩者由肌腱互相連接。骨頭與骨頭連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間及手腕等各個關節。由於手的大小較細而且關節多,手的骨頭壹般比身體其他部分的較小(腳趾骨除外)。手執行腦的指令來做出動作,並能透過皮膚感受周遭環境溫度和外物的質感,再通過神經網絡,向腦匯報。成年男人的手背,包括手掌背方及手指背的皮膚上,可能會長有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