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有三個墓地,分別是首、身、魂、衣冠冢。關羽身首異處埋葬是因為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兵所殺,孫權怕劉備報殺弟之仇,將關羽首級獻與曹操,企圖嫁禍於人,將其正身以侯禮葬於當陽城西北。而曹操敬重關羽忠義,刻沈香木續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於洛陽。所以民間有頭定洛陽,身困當陽的說法。這也是關羽為什麽不能葬在壹起的原因。
1、在洛陽,葬關羽首級之冢稱為關林,中國古代只有聖人的葬地才能稱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陽關林占地130余畝,位於洛陽市南7公裏,是中國唯壹的冢、廟、林三祀合壹的古代建築群。關林始建於明萬歷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築主要為明代,是壹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關林的建築規格按照宮殿形式修建,布局嚴謹壯觀。廟前有戲臺,中軸線建築依次有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關墓。
2、在湖北當陽,有葬關羽身軀之冢,稱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稱為陵,關陵,開始是座土冢。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為關羽加封,使其成為武聖人,直至關帝,他的陵園隨之擴大,形成宏偉規模。關陵陵冢為壹圓形封土堆,高7米,圍70余米,石墻、石欄環抱,占地45000平方米。關陵建築群以宮墻相連,全是紅磚黃瓦,富麗堂皇。陵園采用中軸對稱式帝陵規制,中軸線上,有八座古代建築物。陵園中軸線上,由前而後依此排列著神道碑亭、華表、石坊、三圓門、馬殿、拜殿、正殿、寢殿、陵墓。
3、成都關羽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建於三國蜀漢時期,是蜀漢政權為了祭祀關羽這位功臣而建的衣冠冢。清朝,吳振棫在《養吉齋余錄》中記載:"成都萬裏橋南,亦有(關羽)墓,相傳先主招魂以葬者,歲久荒圮。"這也證明成都關羽墓是壹個衣冠冢,是招魂祭祀而用。
擴展資料: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潘璋部擒獲,被殺於臨沮。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首、身、衣冠冢俱全,在中國墓葬史上實屬罕見。這也是後人對關羽忠肝義膽,義薄雲天的氣魄的敬重。
百度百科——關陵
百度百科——關林
百度百科——成都關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