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六大特別提醒
1、自薦VS校薦
申請方式分為“校薦”和“自薦”兩種。
絕大多數院校同時接受“校薦”和“自薦”。但有少數院校只接受校薦。
據統計,以“校薦”資格申請自主招生獲得通過海選的比例遠大於以“自薦”方式,“校薦”幾乎95%能通過院校的海選,而以“自薦”方式通過海選的比例不超過20%,因此有實力拿到“校薦”資格的考生要盡量爭取拿到心儀院校的“校薦”。需要指出的是,“校薦”並不是學校在推薦信上蓋了章就算是學校推薦,因為所有考生申請的材料都必須經過中學蓋章,只有拿到中學的推薦名額才算是學校的校薦。
2、如何選擇目標學校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經貿20分的加分,而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成績具備了沖擊人民大學的實力,這時報考外經貿將萬無壹失,而放棄人大又心有不甘,於是左右為難。
建議考生和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太過保守。具體操作時,可以選擇2所目標院校,壹所是與考生平時實力相當的院校;另壹所略高於考生的平日實力,並且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得著的院校。
3、如何準備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壹般包括申請表(報名表)、個人陳述、推薦資料及附屬材料。
(1)申請材料所覆蓋的內容壹般有:
①成績
有的高校需要很詳細的從高壹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績以及年級排名;
②競賽獎項
只要在高中階段獲獎的都可以為自主招生初審通過增加籌碼;
③作品
好的作品將是申請材料的亮點;如果沒有什麽作品的話,也可以談談自己的壹些獨特見解,如對教育公平等熱點話題的看法等;
④特長
如果有特長壹定要寫上,如竹笛9級,鋼琴9級等。清華大學就非常看重有橋牌、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等特長的學生;
⑤誌向或大學四年規劃
比如北大要求闡述為什麽要報考北大;清華要求寫出自己的求學之路等。
(2)註意事項:
①重點填寫高中階段的表現。對於初中、小學階段的內容,壹般不必填寫。
②加蓋學校公章,而不能僅蓋學校教務處等部門公章。
③個人自述及推薦意見的篇幅均以1頁為宜,壹般不超過2頁。
④附屬材料只要把高中階段能夠反映自己成績的材料附上即可。
⑤本著節約原則,建議以黑白印制申請材料。
4、如何寫壹篇優秀的自薦信
(1)個人陳述壹定要務實,這也是寫個人陳述最重要的壹點。類似於“我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我樂於助人”、“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的話很空洞,任何人都可以說,就體現不出壹個人的閃光點。如果想要體現自己某壹方面的能力,壹定不能泛泛而談,盡可能舉例說明。如果參加過社會工作,如誌願者等,都可以寫出來。寫作時要實事求是、條理清晰地書寫,不要用花哨的語言對自己大加贊揚,語言要樸實、誠懇、實事求是。作假是大忌。
(2)個人陳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強調。每個申請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應該都是很優秀的,都有著豐富、驕人的經歷,但是這些經歷不可能都寫進去,因此就要有所強調,突出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時也是招生老師最欣賞的能力,去強調那些能夠體現這些能力的經歷。
(3)突出自己的個性。現在的高中畢業生都是90後的學生,有活力、有夢想,視野開闊,性格張揚。在申請材料中老師同樣希望看到時代賦予他們這些青春活力的內涵。
(4)了解申請院校的文化內涵和性格特點。越好的高校越註重考生的秉性與學校文化氛圍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願意選擇這樣的學生,而且這樣的方式更適合於高校未來發展趨勢。
5、如何準備筆試
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要比高考(論壇)題難,比各類競賽題容易。由於考試時間在壹輪考試之後,因此考生只要在學校跟著老師紮紮實實地做好壹輪復習即可,此外,可以對熱點話題有所了解,以此來開闊視野,也不至於在評述時無話可說。
6、如何準備面試
自主招生的面試題目靈活多變,不可預測。準備時不必在話題方面花費太多精力。而要在心態、思維、語言表達、禮儀等方面進行準備。
首先,要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壹個輕松平和的心態。
其次,多設想壹下面試時遭遇突發狀況要如何應對。如出現冷場的情況怎麽辦?拿到的話題無話可說怎麽辦?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另外,禮儀是容易忽略的壹個方面。比如面帶微笑、認真傾聽別人的話、不要氣勢太剩地搶話等都是需要註意的。
7、特別提醒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試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註意:
(1)因準備自主招生考試,而耽誤了正常的學習;
(2)沒有通過自主招生考試,或沒有拿到最高級別的加分,感到心情失落;
(3)拿到自主招生加分,過於自滿,放松了學習,結果大意失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