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我愛這土地寫作文

我愛這土地寫作文

1. 我愛這土地作文

我愛這土地

每當我看到家鄉的土地,就湧起壹種揪心的感覺。這大概是我出身於世代種田的農民家庭的緣故吧,我對土地有著壹種特殊的感情。後來聽秦牧的廣播散文散文《土地》,也曾激動得熱淚盈眶,對“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了深刻地理解。雖然我這壹輩子不再種田,可時常做著“種豆南山下”的田園夢,對土地的感情依然如故。然而,我家鄉的父輩,那些曾經為做了土地的主人而這自豪過的農民,如今視之卻不甚惜。用。“揮霍無度”、“日削月割”來形容,絲毫沒有誇張之嫌。

隨著改革開放,土地實行了承包,大片的田地被劃成小塊分給了農民,農民有了土地使用的自主權。原先幾代人窩居的小院感到不舒服了,於是就爭先恐後地在承包田裏蓋房子。壹座座瓦房如異軍突起,壹片片樹林密密匝匝。這樣,就形成了原來的村子中央空起來,而村子四周則無限制地膨脹的局面,致使大片大片的良田被占用,被糟蹋。就說我們村子北邊的那塊高產田吧,那是黃河水留下的唯壹恩賜——肥得溜油的紅淤土地。曾經打破過小麥畝產上千斤的高產記錄。在我高中畢業回鄉勞動的那段日子裏,我參加了生產隊裏組織的創高產科學實驗小組,試驗田就選在村子北邊那塊紅淤土地上。幾年來,我們在那裏打井灌溉,我們在那裏除草施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連續三年創下了小麥畝產680斤、820斤、980斤的高產記錄。於是,報社記者采訪,電視臺拍照,我也成了紅極壹時的人物出席了縣裏的表模會。

就是這 塊土地,記載著我成長的壹段光榮的經歷,使我們生產隊甩掉了缺糧的帽子;就是這塊土地,成了上百裏的人們參觀的對象,拍進了記錄片《萬畝小麥喜獲豐收》,成了我們村人的光榮和驕傲。如今,在這塊土地上,蓋房的蓋房,栽樹的栽樹,甚至有的農民挖土燒磚,拉土賣錢,好端端的壹塊良田,卻變得支離破碎,千孔百瘡。那地平如鏡、麥浪滾滾的情景再也見不到了。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農民的兒子,於人於己都感到痛心疾首。

有壹次,我問壹位正在可耕地裏建房的大叔:“這麽好的土地蓋上房子,就不心疼嗎?”

他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要說不心疼,那是瞎話,可有啥辦法呀!如今的土地分成了妳壹小塊,我壹小塊的,不叫誰蓋呢?妳沒看看前後的地塊不都蓋上了麽?不蓋房的也都稠密地栽上了樹。”\

“您知不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

“啥違法?這法,那法,到了下面就沒辦法了。”

沈默良久,我無言以答。

我還能說什麽呢?熱愛土地,壹向是中國農民的優良傳統,為了得到土地,他們可以自願參加革命,去砸碎捆綁土地的枷鎖;為了保衛土地,他們可以自願去參加流血的戰爭。“三十畝地壹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曾經是壹代農民的理想。那時的人們,是多麽渴望獲得土地呀!我曾經目睹過人與人、村與村為了爭壹線地邊打架的情景,我也看到過人們為爭地邊流血死傷的事件,為了那壹點點土地,他們可以去拼命,去爭鬥。可如今,他們對待土地的感情竟是那樣的麻木、那樣的淡漠,浪費糟蹋土地竟是那樣的大方、那樣的慷慨。面對日益減少的土地,我想借用環保中常說的壹句話來警示人們:“不要等到地球上剩下的最後壹滴水是人們的眼淚時才開始後悔”,同理,愛惜我們的土地吧,人們!不要等到地球上沒東西可吃的時候才開始知道土地的珍貴!

2. 我愛這土地作文

我的家鄉貴陽在貴州省中部地區,是全國礦產資源最富有的地區之壹,有豐富的鋁、煤、鐵、鎂、矽、重晶石、大理石、白雲石、石灰石、高嶺土等50多種礦產資源。

貴陽又正好位於這個地區的中心,貴陽屬亞熱帶溫潤濕和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是壹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所以貴陽市人口近年來急劇增長,無形給貴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為人多了房子就要隨之增加,要蓋房子就必然要占用土地,那麽,“林城”很快就會變成房子城,壹座座樓房撥地而起,雖很雄偉、壯觀,但是,妳們聽到沒有,那些被厚厚水泥壓在地底下“土地”的哭聲。

當妳走在水泥路上,可能這裏曾是壹條清澈的小溪,仿佛它無聲地控訴人類占有了它生活的家園。如果再大肆開懇、亂占土地,植物、動物就會離我們遠去,沒有了土地,莊稼就不能生長,可能30年後,天上會不斷地飄蕩著黃沙,天空像壹口沈重的大沙鍋,太陽沒精打采地掛在天空,看起來是那樣的疲倦,空氣中壹股股嗆鼻的味道,讓人無法忍受,到那時就來不及了,只能坐以待斃。

我常在電視裏看到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0%,陸地占地球的30%,可見土地對人類、動物、植物來說是多麽的重要。朋友,妳們可知道,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已超出其自身更新能力的20%,地球上生物種類已減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就減少了54%,海洋生物種類減少了35%,森林物種減少了15%,而每天有數不清的施工隊,在曾是稻田、菜地、魚塘、小樹林上拼命地蓋房子。

壹些有錢的叔叔、阿姨們,私心是越來越大壹套房子不行二套、三套,還要蓋自已的停車場,這種侵占土地的現象,如果不嚴格保護現有的土地,人類只有搬家到另壹個星球上去才行。我們每個人都喜歡碧綠的草地,喜歡它頑強的生命力,喜歡躺在上面盡情的幻想,它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它像壹張綠毯向遠方伸展,讓人眼前感到明亮,心中感到舒服。

草地上高三的大哥哥們三五成群地談論著自己的理想,老人們坐在那裏回味年輕時的情景,好壹幅優美的生活畫卷!我喜歡蔚藍的天空,喜歡它碧空如洗的純潔,喜歡在它懷裏快樂地嬉戲,它是人類的好朋友。藍天白雲,勾起多少人翩翩浮想:妹妹說:“那是美味的棉花糖。”

我說;“那是白色帆船在大海中飄蕩,乘載著他們駛向知識的彼岸。”爸爸說:“那是人們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

土地是不可再生又是有限的寶貴資源,我們每個公民都要攜起手來珍惜每壹寸土地,利用好每壹寸土地,不要為蠅頭小利而毀壞自已賴以生存的家園,不要為了眼前的舒服安逸而讓地球母親傷心流淚。小時候常常做壹個夢,在壹大串彩色的氣球下有壹只方形的籃子,我和我的貓就那只籃子裏,隨風飄蕩,海角天涯。

夢醒的時候,總發現自己還穩穩當當的地躺在柔軟的被窩裏,而我的貓在床前“喵喵”地朝我叫,似乎是心電感應。門前有壹顆小樹苗,是我出生的月份爸爸栽下的,說是比著長的孩子會健康壹些。

可是我總是不明白,我每天也有乖乖的吃飯可為什麽總沒它長的快,小樹苗汲取著大地的營養茁壯成長起來,在夏天到來的時候它已經有了壹片濃郁的樹蔭,那是我的樂園。童年比較獨立。

爸爸長年在外函授,媽媽獨自經營著壹個小賣部,哥哥每天很早起床步行到很遠的地方去上學。通常,媽媽會把我放在門口的壹個大盆子裏,然後丟壹堆玩具在裏面,陪伴我壹天又壹天。

沒有被大人常常抱在懷裏的待遇,不能感受到俯瞰大地的滋味,我坐在我的大盆子裏面翹著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喜歡每壹張經過的笑臉,他們也是跟我壹樣腳踏大地的人,享受不到俯瞰大地的待遇。乘氣球飛入雲霄的夢從來都沒有停過,我在我的大籃子裏時常幻想著。

扭頭看見那棵小樹苗正汲取著大地的營養“岑岑”地成長起來,我揮揮圓鼓鼓的小胳膊,笑嘻嘻地重復著我的白日夢。蹣跚學步的時候正值冬天,家裏生意很火,媽媽給我裏三件外三件地穿得象壹臺笨重機械,我欣喜地在雪地裏撇著小腳歪歪扭扭地前進,摔倒後再慢慢爬起,不哭也不鬧,如果看見有微笑的姐姐走過便睜大眼睛向她笑,姐姐自然會抱我起來。

也是在這樣不斷地跌倒中,在與大地的零距離接觸中,能夠穩妥的走路。9歲,看著門外的那輛自行車心裏直癢癢,於是我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大門口的小滑坡上壹遍壹遍地往下沖,看著親切的水泥地我從不害怕,因此也沒怎麽摔過跤。

壹天夢裏突然發現自己會騎車了,第二天早晨慌忙去操練,輪子“唧唧”地轉動著,如同我的夢繽紛閃耀。成長中已搬過好幾次家,童年的大盆子,小樹苗早已不知去向,膝蓋和胳膊上的傷痕也早已淡去。

不久前看巖井俊二的電影,女主角向著大山高喊“妳好嗎?”然後輕輕地倒在雪地裏,壹片白色,壹片淒迷,那壹刻我的夢似乎又開始灼放起來,像滿天的焰火,明亮而耀眼。俯下身去聞見壹陣泥土的芬芳,疼會繼續,傷也不會停止,只是在與大地的壹次次親密接觸中已慢慢學會淡然與微笑。

腳踏壹方大地,我會努力撐起壹方藍天。

3. 作文,《我愛這土地》為主題,600字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著土地愛得深沈。

” 這土地,養育了我們。

但我們是否察覺到,這土地,正壹天壹天地走向“更好”。 這土地,是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故鄉。

他是鴉片戰爭時期“睜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他既堅決反抗侵略,又重視了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作為對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在《海國圖誌》中很好貫徹並發揮了林則徐了解和學習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正確口號。

他是邵陽的驕傲,作為魏源故居人,我深感自豪。我也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這土地,有著世界文化遺產——崀山。

他的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多奇異的石頭山峰、幽深的溶洞。

資江上遊的扶夷江蜿蜒貫穿南北,風光如畫,有桂林的美麗,有青城山的幽靜,有泰山的雄奇。這山,是邵陽的驕傲,我愛這山,更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這土地,有著“柑橘城”的美稱。

這兒的柑橘,只要妳掰下壹瓣兒,咬上壹口,那甜滋滋的果汁兒就會流入嘴裏,壹直浸入妳的心田,讓妳愛不釋口。它不但好吃,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 ——雪峰蜜橘,這可是周總理嘗過後親自為它命名的呢!這橘,是邵陽的驕傲,我愛這橘,更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這土地,風景如畫,四季輪回。

生機勃勃、鳥語花香的春;烈日炎炎、綠草如茵的夏;金碧輝煌、果實累累的秋;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冬。汨汨的溪水,清澈見底,水中遊魚,自由遊動,似與遊人嬉戲!這景,是邵陽的驕傲,我愛這景,更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這土地,將他建設為壹個文明和諧富裕的城市是多少萬人***同的心願!他是我們***同的家鄉,我們應該以昂揚的鬥誌、飽滿的熱情,用青春、智慧的汗水為他美好的明天增添色彩。

因為,我們對這土地愛的深沈。

是不是有個地方,他叫妳終身難忘; 是不是妳的心裏,總把他深情呼喚; 是不是妳的眼裏,已經是淚水滿眶。 而這個地方,叫“家鄉”,我相信,在邵陽的人民的***同努力下,邵陽的明天會更好,更好。

4. 幫忙寫壹篇作文:我愛這土地

我愛這多情的土地

兩年前,我從坦蕩、寬廣的華北平原走進了這典雅、秀麗的江南小城。也許北方粗獷的山、奔騰的水,還有古樸的民風都在我記憶中烙下太重、太深的印跡,對於江南小家碧玉似的精致和現代化都市魅力後面冷漠的人情,我在內心深處打上了壹個感情的結。

江南多雨,這是我初到南方的第壹印象。那雨總是似霧似煙,不緊不慢地下著,迷迷蒙蒙地讓人的思緒也纏綿起來。時間像澎湃的海浪,不斷沖向沙灘,將過去的沙子帶走,把新鮮的貝殼留下來。慢慢地,江南詩情畫意的風光,白娘娘忠貞多情的故事,焦山炮臺反抗侵略者的正義炮火……都讓我覺得自己以前是否太幼稚,太偏激?華北的白洋澱活躍過壹只只神出鬼沒的小木船,而茅山老區的草叢不也埋伏過叫敵人心驚膽戰的遊擊隊?北國的風雪固然豪邁,江南雨的溫柔裏也滲透著叫人欽佩的柔韌。是啊,同是中華大地的兩顆明珠,又有誰分得清她們哪壹個更璀璨,哪壹個更嫵媚呢!我從心眼裏開始喜歡這片美麗的土地了。但隱隱中又覺得她好像缺少點什麽,不是那麽很完美、很理想的。是啊,少點什麽呢?是北方四合院那融融的鄰裏情,還是馬路上自行車相撞後壹句道歉的話,還是……我想了很久,很久。

在北方,壹提到南方人,總是說:“生意做得賊精。”在現代商品大潮沖擊下,在金錢的誘惑下,在花花綠綠、五光十色的西方洋貨、洋思想、洋理論的進攻下,南方似乎首先陷進了這個旋渦。在物質生活水平節節升高後,在精神生活也獲得某種滿足後,似乎人間的溫情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我真的為這失去的寶貴感情感到難過,也想著怎樣才能找回它,使這片土地更加令人愛慕。

七月的那壹場大雨,滂沱直瀉,逼人的氣勢使我震驚:嫵媚的江南怎禁得住這無情的肆虐?壹片片農田被淹了,壹家家工廠停產了,壹戶戶居民告急了……天地茫茫,全被這罕見的暴雨覆蓋了。在這風雨無情的季節,壹個個優秀的江南兒女挺身而出,其中有壹位40多歲的普通村民、人大代表周宜順同誌,為排除險情英勇獻身;還有無數的黨員幹部帶領群眾奮戰在防洪大堤上,奮戰在抗洪最前線,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自己的意誌精神,同自然抗爭,同命運搏鬥,有的人躺下就再也沒有起來,永遠安息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了。當野馬似的洪水終於在壹道道人墻面前退縮後,當江南魚米之鄉又重新煥發她勃勃的生機後,我不由大聲贊嘆:好壹個悲壯的故事!好壹片多情的土地!好壹群英勇的江南兒女!為了國家為了集體為了他人,他們寧願舍棄母女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把自己融進這“風雨無情人有情”的抗洪巨流中,他們的感情已經升華到了壹個更高的境界。這真是壹片多情的土地,如果不是這樣,怎會養育出如此多情的兒女?

我心中那個感情的結終於被解開了。在改革開放中,江南這片土地並沒有失去它原有的純真、自然,反而增加了更加豐富的色彩。它不僅曾經孕育出許許多多傑出的人才,更造就了並繼續造就著壹批又壹批對人民充滿無限深情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普通人。

我愛這片多情的土地,我在這片土地上種下壹個深深的祝願:發揚民族傳統,追求現代風華!我為自己也是這片土地上的壹株小草而驕傲。

5. 《我愛這土地》在寫作上的特點

《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寫於抗日救亡最艱難的歲月.詩中抒發了詩人對於祖國最為深沈的愛,但他沒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運用象征的手法,描繪了壹組鮮明的詩歌形象.讓抒情主人公化作壹只小鳥,由鳥兒生前的歌唱,寫到它死後的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此外,分別賦予“大地”“河流”“風”“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具體說來,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長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的象征,“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可以看作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間的無比溫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滿生機的解放區的象征.這樣,通過具體、真切的形象,抒發了壹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

6. 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作文300字

原:我愛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壹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吼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仿:我愛這土地三三假如我是壹只蚯蚓我也會用默默的行動向妳述說:寒風來襲,大地晃動,壹次次災難憔悴了妳的面容我依然會用這柔軟的生命,包攬黑夜,減輕妳的愁苦;國家強盛,奧運盛開,壹次次成就年輕了妳的生命我依然會用這微軟的嘴巴,啃口泥土,松松千年的僵土為了妳,我壹輩子憑著心的感覺悄悄地摸索——即使我死了我的身軀也將永遠留在妳身邊,化作妳的壹部分為什麽奉獻於妳的這生我都如此歡樂?因為我對妳,深深地愛著……。

7. 求壹篇作文作文:《我愛這土地》 要自己寫的,不要在網上復制的,

我愛著土地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著廣大的土地:這壹角已變成灰燼,那壹角只是血和泥,這壹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我靜靜的坐在草坪上讀著詩人戴望的《我用殘損的手掌》,句句詩裏譜寫出那讓人敬佩的愛國情,讓人震撼的愛國情,我的心裏發出了絲絲感動。

躺在草坪上的我聞著泥土夾著青草的芬芳,心裏不禁泛出了絲絲遐想 :在陰暗潮濕的地牢裏,壹位傷痕累累的學者用他殘損的手掌,撫摸著想象中的有著祖國山河的地圖,撫摸著祖國破碎的山河,想象這那溫暖的春天和民族的未來,不禁潸然淚下,用飽經風霜的手寫下了這壹首愛國詩''''''淚水從我的眼角滑落,嘴裏不停的低喃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這樣的環境中他寫下了這首詩嗎?” 突然,我猛地睜開雙眼望著那湛藍的天空,久久忘記了眨眼''''''因為這個地方的很美很美,躺在這片土地的我,望著這美麗的天空,聞著獨特的泥土芬芳;嘴裏不禁吐出:“(春天,堤上繁花 錦幛,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學風冷到徹骨,這黃河水夾泥沙在指尖滑出,江南的水田,妳當年新生的禾苗,是那麽細,那麽軟''''''現在只有蓬高;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每壹句詩讓我感慨萬分,愛國之情填得我心滿滿的。 戴望前輩,妳那時是怎般的無奈與痛苦?但那深深的愛國情是那般偉大,那愛國情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愛國情如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那愛國情如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站了起來,深深的吸了壹口氣。

然後經360度旋轉,8次駐足眺望,把四面八方祖國的大好山河望了個遍。這就是我深愛的這片土地,我將為這片土地而更加努力的奮鬥。

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我邁步走在這片土地上,壹步壹個腳印。那耳邊似乎飄蕩著戴望前輩那沈悶又夾著希望的朗誦聲:“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壹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我愛這土地斜的雨斜打在玻璃上,黃的葉枯黃在窗臺上。我,在迷茫著。

莆田的土地就是這樣,昨日還穿著壹件短襯衫在街上遊蕩,而壹場暗渡陳倉的薄雨就已潛來。還不等妳數清“夢裏花落知多少”,就又已換上壹件毛衣了。

這就是南方的土地。 我的眼睛,註視著她。

創造了壹個個鮮活的生命。讓這個小小的城市裝載著204萬的人口。

看著,看著。在著名的古建築“古礁樓”與983年初建的道教建築物“三清殿”下,總是能湧起些許感慨,每天的風吹雨打,並在歷史的考磨下,仍然佇立了今天。

這壹切,更讓我對擁有這悠久歷史的土地而歡喜。 在我的耳畔,聆聽動物們生活的氣息和車馬間的樂曲演奏會,優美的弦樂曲,靈動的車鳴聲,為美好的土地帶來了生命活力。

正如古代名人所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時,傳來咿咿呀呀的唱歌聲, 請妳不應要太驚訝,那正是這方土地所特有的精髓。

妳想知道它是什麽呢,告訴妳吧,它就是——莆仙戲,十分受人們的喜愛,它代表著莆田的歷史文化。它吸收了民間的“十音”“八樂”,被稱為戲劇的“活化石”。

這壹切,都變為生活在叮叮咚咚的節奏裏舞動的生命。 在我的嗅覺中,土地是香甜的,她不僅散發著特有的芬芳,並把每絲每縷的芬芳都傳播到每壹角落去,無論是幽靜的山村,還是喧鬧的城市,都能嗅到這泥土的芳香。

在美麗的鄉村,更有聞名全國的荔園,外面雖是粗糙的紅皮,裏面卻是水靈鮮嫩的果肉,它繼承了土地母親的特色,帶著獨特的泥土氣息,更是讓人愛不釋手。它更被稱為“百果之中,無壹可比”的美稱。

我撫摸著她,這土地是濕潤的,軟軟的。我感受著她每壹寸泥土的心跳,她有節奏的律動著,也不知怎的她居然羞澀的在我手指間躲躲藏藏。

這時,我想起了湄洲島,我最不能忘懷的是那布滿“金子”的沙地,許多人都已猜到了,那就是“黃金沙灘”。正如它的名字壹樣,不僅為莆田帶來了許多黃金,更讓許多人對莆田充滿了向往之情。

在那片沙灘上,許多人在那裏歡聲笑語,踩著金燦燦的海沙,踏著碧藍藍的海水,體味土地的溫馨。在太陽的照耀下,美麗的沙灘閃爍出奪目的光芒。

我輕輕捧起壹堆沙子,她害羞地在我指縫間溜走,滑滑的綿綿的,好不愜意! 忽的,細雨如精靈般撲向土地。落在草地間,壹顆顆可愛的珠子掛成壹串,在花草間滾動,如壹個個調皮的孩子在乘機玩耍。

我明白了,我們土地上的人民不就應“掛成壹串”,團結壹心嗎?正如14世紀初,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很是猖狂,到處燒殺搶掠。最後在人民的頑強抵抗下,終於書寫了壹篇悲壯而美麗的篇章…… 雨,仍舊下著。

也許上帝明白,我壹顆赤紅的心。永遠,愛著我那出生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