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班美術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

 作為壹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麽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水印的方法表現美麗的畫面,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2、了解水的特性,體會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吸水的紙、不易吸水的紙、各種顏料。

 2、幼兒有玩水的經歷。

  活動要點:

  壹、談話導入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歡玩水了,妳是怎麽樣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開心?(幼兒回憶並講述玩水的經歷)二、師生***同玩水1、我們請顏料寶寶和我們壹起玩水。

 2、顏色寶寶先來了。(用厚厚的顏料在不吸水的畫紙上,隨意的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鼓勵孩子不斷換色)3、水寶寶也來了,它要和顏料寶寶壹起玩。(用毛筆沾上水,把顏料拖出來)4、水寶寶和顏料寶寶玩的真高興,我們幫他們拍照。(用吸水的紙,輕輕的覆蓋在不吸水的紙上,稍等片刻,等顏料滲上來 壹副畫就完成了。)三、交流分享1、說說顏色寶寶和水寶寶在玩什麽遊戲?

 2、互相參觀作品,妳喜歡誰拍的照片?為什麽?

  活動提示:

 1、此活動的紙張要求比較高。吸水紙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顏料要厚點,拖的毛筆要大壹點。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欣賞葡萄的外形特征,學習觀察的方法。

 2、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葡萄,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布置葡萄園:紅、綠、紫的葡萄及模型、圖片、範例;

 在走廊布置葡萄架(讓幼兒掛葡萄作品);

 油畫棒;膠水;縐紋紙;蠟光紙;顏料;棉簽;橡皮泥;

  指導要點:

 1、教師提出參觀葡萄園的活動及要求。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去參觀葡萄園,”“妳們註意看看葡萄寶寶有什麽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把妳發現的秘密告訴身邊的小朋友。”

 2、幼兒自由欣賞葡萄的外形特征,教師進行觀察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材料制作的葡萄。

 3、集中談話,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讓幼兒說說可以用什麽方法制作葡萄。

 ①師提問:“可以用什麽方式把葡萄表現出來?”

 ②師根據幼兒的方法,出示相應的葡萄作品,教師進行簡單的講解。

 5、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葡萄:

 A組:蠟光紙條粘貼成壹圈圈的進行制作葡萄

 B組:縐紋紙團成球,再粘貼在底板上制作葡萄

 C組:用手指醮顏料印葡萄

 D組:用棉簽畫葡萄

 E組:用橡皮泥團圓制作葡萄

 6、將制作好的葡萄分類掛到葡萄架上進行欣賞,體驗成就感。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紙團蘸顏色印畫。

 2、培養幼兒收撿物品、愛惜畫面、保持衛生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花紋疏密排列的感受力。

 4、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

 5、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壹些廢報紙,搓成許多紙球。

 2、將幼兒分成若幹組,每組供給紅、黃、藍三盤顏料。每組設壹個盛廢紙的紙簍。

 活動過程

 壹、導入活動、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教師用娃娃家裏的小娃娃的哭聲引起幼兒的同情心,然後引出小手帕。

 (分析:小班幼兒喜歡玩娃娃家,對娃娃家裏的小娃娃非常疼愛,所以聽到哭聲便很自覺地掏出小手帕要抹去娃娃的眼淚。這裏老師的表演逼真能夠牽動孩子的心。)

 二、教師示範印畫的步驟與方法。

 1、先用搓好的紙團蘸上顏料,再壓印在紙上。

 2、每人準備三個紙團,每壹個紙團只蘸壹種顏色。印畫時,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有規律地排列壓印,也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覆蓋著壓印。

 比如:紅色紙團印在黃色紙團上,就變成桔黃色;黃色紙團印在藍色紙團上面,就變成綠色;紅色印在藍色上面就變成了紫色的花紋等。在示範的過程中提示幼兒觀察不同顏色的花紋覆蓋壓印時色彩的變化,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在紙手帕的四角或四邊或中心壓印出花紋,可以疏密均勻的排列,也可以隨意印出花紋。

 4、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種排列方式的花紋。

 5、印好後將紙團丟在廢紙簍中,將畫擺在桌面上,待晾幹後再收撿。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業。

 註意提醒幼兒:每個紙團只能蘸壹種顏料;蘸色時顏料不宜過多,以免滴在桌上、紙上;印上花紋後、不要用手抹畫面,也不要很快拿起畫紙;註意保持室內和自身的幹凈衛生。

 四、手帕展覽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說壹說哪塊手帕最漂亮。

 五、送手帕活動:

 將手帕送給小鴨子,並隨機進行品德教育:小朋友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平時要註意收集廢舊物品,不隨便亂扔。

 (分析:通過這個環節滲透愛的教育,增近與同伴的友情)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壹、設計意圖:

 隨著季節、氣候的轉變,孩子們發現了春天的到來。當孩子們在散步的時候,他們發現柳條綠了、桃花開了、蝴蝶正在花園裏面采蜜,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孩子們用他們的感官發現了大自然的變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孩子們對於春天裏的事物更是津津樂道起來。於是我結合了季節特征,設計了這節手指點畫《桃花朵朵紅》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能夠積極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初步感受用手指點畫的樂趣,使幼兒對美工活動能夠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用手指點畫的技能。

 2.學習用手指點畫在桃樹枝上,並能表現大小不同的桃花。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保持畫面整潔幹凈。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表現大小不同的桃花。

 2.難點:合理安排點畫的位置。

 四、活動準備:

 1.示範畫壹張,蝴蝶圖片。

 2.粉紅色的顏料每組壹盒(教師用廣告色調色),抹布(紙巾)每人壹塊、作業紙每人壹張(上面畫好壹棵沒有開花桃樹)。

 3.幼兒和爸爸媽媽已經去觀賞過桃花。

 五、活動過程:

 壹、情境引入。

 1.教師邊學蝴蝶飛邊說:“小朋友們,快看壹看誰飛來了?”吸引幼兒的興趣。

 2.蝴蝶從門外飛進來了,教師說:“蝴蝶怎麽來到我們小三班做客了?”

 3.讓我問壹問它,噢原來是這麽回事,小蝴蝶說:春天到了,它要飛出來采花粉了。

 4.我們壹起去幫蝴蝶找找吧!

 二、嘗試印畫技巧。

 1.(出示壹棵沒有開花的小桃樹)看,前面有壹顆桃樹哦!桃樹為什麽不高興啊?我們壹起來問問它吧。(原來這棵桃樹說別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我出來晚了,還沒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2.教師拿來調好的顏料,說:那老師來幫小桃樹穿衣服啊,讓他高興好不好?妳們覺得春天的桃樹會穿上怎樣的.衣服?

 3.個別嘗試。介紹作畫材料,教師出示顏料,請幼兒伸出食指講述自己的想法並進行嘗試。

 4.教師小結。沾的時候要伸出食指輕輕沾到顏料,按的時候要用力按下去,這樣印出來的花瓣才清楚、幹凈。

 三、教師示範印畫。

 1.接下來老師來給桃樹穿漂亮衣服了,看看老師印的這些桃花是怎麽樣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兩片花瓣是好朋友,有的三片花瓣是好朋友。)

 2.教師利用兒歌的形式啟發幼兒印畫的技巧(顏料盤裏蘸壹蘸,慢慢拿起按下去,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我的桃花朵朵紅)。

 3.畫好後,教師把準備好的小蝴蝶貼到桃花上,讓蝴蝶飛來采花蜜。

 4.小朋友們,妳們知道麽,那邊還有很多小桃樹都不高興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它們開滿壹樹的桃花,引來小蝴蝶采花粉呢。

 四、幼兒操作印畫。

 1.觀察桌上的用品,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手指上的顏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幹凈。)

 2.知道手指點畫桃花,先將食指沾上顏料,在輕輕地按在桃樹枝上,點畫時先找好位置,再輕輕按下去,顏料不能太多。

 3.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給予壹定的幫助。

 4.引導幼兒利用兒歌表現出大小不同的桃花。

 5.可以根據需要,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添畫小草等與春天相關的內容。

 五、體驗成功樂趣。

 1.作品展示,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教師講評。妳最喜歡哪壹件,為什麽?(表揚畫得好,有良好作畫習慣的幼兒)

 3.活動結束。蝴蝶們聞到花香都來采蜜了,學蝴蝶聞聞花香。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用牙刷沾顏料刷畫。

 2、能添畫花莖和葉子。

 3、體驗用牙刷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彩色卡紙、各色顏料。

 2、牙刷每組5份、抹布,圓片每組若幹。

 活動重點會用牙刷沾顏料刷畫花。

 活動難點能添畫花莖和葉子。

 活動過程

 壹、談話導入。

 1、交流分享:妳們看見過牙刷嗎?

 2、牙刷可以幹什麽用?(幼兒自由交流)

 二、欣賞範例。

 1、今天我們要用牙刷來畫畫。

 2、出示五彩花範例:它是什麽樣子的?這幅畫就是用牙刷畫的。

 三、觀察作畫材料,了解畫五彩花的步驟和方法。

 1、先把圓片粘貼在紙上當花的花芯。

 2、用牙刷沾顏料刷在花芯周圍當花瓣。

 4、選擇另壹顏色,用同壹方法畫花朵。

 5、等整個畫面畫滿後,用棉簽或排筆畫花的葉子和花莖。

 四、幼兒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2、老師提醒幼兒註意衛生,互相謙讓。

 五、講評幼兒作品,讓幼兒感受成功。

 1、幼兒展示作品。

 2、講評有創意的作品,花朵排列的位置等。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內容與要求:

 1.願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裏的開心事。

 2.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壹份點與另壹個點連接起來。

 重點目標:願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裏的開心事。

 難點目標: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壹份點與另壹個點連接起來。

 活動準備:粘有爸爸媽媽和寶寶頭像的色紙、抹布、水彩筆若幹

 活動流程:

 1. 情景導入:老師想給好朋友打電話,給誰打呢?

 2. 教師示範,選擇打電話對象,裝電話,接線。

 3.幼兒操作:給父母打電話。

 4.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壹、情景導入

 老師家的電話裝好了,老師想給好朋友打電話,給誰打呢,給毛老師還是朱阿姨打呢?

 二、教師示範

 1.出示毛老師和朱阿姨的頭像,選擇壹個給她裝電話。(以毛老師為例)

 2.先給毛老師家裝電話,把毛老師的頭像貼到紙上,然後畫個圈表示電話裝好了。

 3.模擬打電話,為什麽沒有聲音呢?(哦!原來是電話線沒有連接好。)教師示範添畫電話線的過程。(小小電話線,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到誰的家門前?……對!走到毛老師家門前!)

 4.餵餵餵,電話打通啦!毛老師正在教她的小寶寶怎麽做壹個好寶寶呢。老師要和毛老師說說在幼兒園過得真開心。

 三、幼兒操作

 1.寶貝們,妳們想給誰打電話啊?想不想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們在幼兒園的開心事?

 2.教師指導操作要點,畫圈和電話線。

 四、分享交流

 讓幼兒回到座位,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畫電話線的過程(徒手,邊念兒歌邊用手做出畫電話線的動作)並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喜歡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嗎?幼兒園裏面開心嗎?可以壹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這麽多開心事,我們還有很多開心事沒有說完對不對?那就和身邊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師說壹說好嗎?)

 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開設電話亭的遊戲滿足幼兒打電話的興趣,克提供人物頭飾或動物頭飾,扮演角色進行通話。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會發生的變化;

 2.積極關註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會發生的變化。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染料若幹瓶,粉刷工具(塑料桶、刷子)12套,紙箱房子3座,罩衣12件。

 2.音樂《我是壹個粉刷匠》。

 3.PPT

  活動過程:

 1.隨音樂《我是壹個粉刷匠》,激發孩子當粉刷匠的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壹起來當粉刷匠,壹起來刷房子嘍,準備好了嗎!”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變化,體驗發現的樂趣。(實現目標壹、目標二)

 (壹)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二)分類三種顏料,幼兒分組按照標記粉刷房頂;

 (三)調換顏料,分別給房頂再刷上壹種不同的顏色初步感知兩種顏色碰到壹起會變成壹種新的顏色,並引導幼兒說說在哪裏見過這樣的顏色(橙色、綠色、紫色)。

 3.出示PPT,鞏固顏色配對(紅色+黃色、黃色+藍色、藍色+紅色)

 “奧,原來紅色和黃色抱壹抱是橙色;藍色和黃色抱壹抱是綠色;藍色和紅色抱壹抱是紫色”

 4.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顏色進行調配。

 (1)請幼兒自由調色,進壹步發現顏色對碰後的奇妙變化,並嘗試運用語言表達在哪裏見過這些顏色;

 (2)通過“粉刷墻面”,享受玩色彩的樂趣;

 (3)分享勞動成果,鼓勵幼兒繼續去發現生活中各種不同的顏色。

 5.律動《我是壹個粉刷匠》

 “小朋友們,我們壹起跟著粉刷匠的音樂,壹起來舞蹈吧。”

 “好了,小朋友們,我們再看看外面有沒有需要裝扮的,拿起我們的小桶壹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