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壹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散文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1

 "凡是真正愛書的人,想必都領略過那種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靜,獨坐燈下,攤開壹冊喜歡的書,漸覺塵囂遠遁,雜念皆消,忘卻了自己也獲得了自己。"——周國平

 隨著年齡漸長,生活閱歷和人生感悟的增多,對很多事情多了許多無奈,就像《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的壹句臺詞,"人生真是諷刺,壹個人竟然真的會變成自己曾經最反感的樣子",而這種變化是保護自己的有效途徑,雖然無奈,確實有效。可是,夜深人靜輾轉反側時,也會討厭現在的樣子,而拯救自己的只有書。讀書,不似與人交談,不用擔心別人沒時間、沒心情,甚至遇冷碰壁,只要妳有時間,有想法,就可以坐下來,靜靜地讀上許久,尤其是經典,多為濃縮精華,句句透著哲理,好似長者娓娓道來人生道理,輕松愜意,又受益頗多。

 而周國平的散文就是其中之壹,遇到人生的坎,想不開,過不去時,我喜歡讀讀他的文章,很多時候都會深有感悟。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困於自身想法出不來,煩惱、痛苦、郁悶也就接踵而至。讀周國平的散文,讓我懂得,人活壹世,活著是壹個態度,正如周國平所說,"我的人生觀若要用壹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壹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壹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壹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壹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所以,端正態度,活出性情,活得充實而有意義,才不枉此生,也會因此更積極地看待人生浮沈、世間百態。

 所以說,讀書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感悟社會、體味人生,也會更容易更清醒地去認識自身、活出自己。社會愈加現代與科技,人們卻愈加煩惱與高壓,壹劑很好的良方就是書,讀好書,好讀書,很多事情就會看得透,想得開,人生的路也會更好走些。

 與書相伴,人生幸哉!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熱愛書籍,因為讀書仿佛是與高尚的人在對話,我從中獲益匪淺。我仰慕名人嚴謹的邏輯與細膩的情感,在他們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閱讀時,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經變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動,貫穿每壹個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變成了細胞,在我的血液中遨遊。我喜歡這種感覺,可以說是迷戀,而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周國平。在他的世界裏,我深深沈迷。

 悲觀

 周國平的散文極為細膩,富有哲理。但是現實生活中,命運仿佛對他不公。他女兒出生不久,剛開始牙牙學語,便夭折了。為了表達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遺憾、自己對女兒的愛與祝福,他寫成了壹部回憶錄。我們可以想想,當周國平面對病床上只會喊“疼”的女兒自己卻束手無策的時候是怎樣的感覺。“心非木石豈無感”,壹般人已經臨近崩潰了,何況是心理如此細膩的他。他內心深處將會泛起多大的波瀾?面對自己的至親至愛,他內心將會承受多大的打擊?不知有沒有資格,我想說:“我懂”。

 執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許多的道理與哲理,他有許多作品都勸勉大家人生要有執著的精神。他說悲觀只是壹時的,人生總要執著。執著會拯救悲觀,執著在人生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人能否有機會來實現人生的價值。生命需要執著,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執著。執著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說悲觀主義是壹條錯誤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虛無的,想壹輩子也還是那麽壹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樂趣。但是他也說,並不能壹味的執著,這樣也會離智慧越來越遠。當時,我還不懂。

 超脫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話,但是我後來明白了。壹個人不能壹味的執著,這樣便會產生悲觀,悲觀的心理產生愈多,就愈不能執著。這怎麽辦呢?他說就把自己分成兩個,壹個讓他去執著,不顧壹切;另壹個則現實,讓現實去生活,讓執著去追求,超脫壹切,變得忘我。

 悲觀,執著,超脫,三種因素始終存在著。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國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沈迷。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3

 好久不讀書,或者說好久沒有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讀完過壹本書。終於,我把周國平的《安靜》讀完了,並且還想再讀壹遍。讀過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和《各自的朝聖路》,但我更喜歡《安靜》。

 序言中,周國平表示了對世俗名利的拒絕。他說:“我不是壹個脫俗到了拒絕名聲的人,但是,比名聲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壹個意識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當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國平是中國社科院的哲學教授,又是壹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滿了哲理的思考。《安靜》裏既有讀書筆記、遊記,又有講演稿、隨感錄等,看似雜蕪卻是壹片純靜。

 作者通過《安靜》給我們講述人生的真諦,講愛與關懷,講他對社會、對生活的種種思考。所展現的人生體驗與讀者所關切的世間感悟,沒有壹個安字和靜字,卻給讀者構築了壹個寧靜的世界。

 周國平說:“我對壹切太喧囂的事業和壹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心存懷疑。太熱鬧的生活始終有壹個危險,就是被熱鬧所占有,漸漸誤以為熱鬧就是生活,熱鬧之外別無生活,最後真的只剩下了熱鬧,沒有了生活。”現實的確太熱鬧,我們早已習慣了在現實中奔忙,從不曾擁有這樣壹份安靜和從容。人們的行為往往受利益驅動,對物質的欲望高於壹切。連學術界這樣本應成為凈土的地方也變成了名利場。要遠離人群中的歡樂和瘋狂,遠離燈紅酒綠的確不易。可見,安靜多麽珍貴,守得住安靜又是多麽的不易。

 周國平是壹位崇尚簡單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內心田園的人。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身居鬧市而不為所擾,內心平靜,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靜。有內在精神世界的飽滿,才是豐富篤實的人生。

 大寧靜產生了大孤獨,大孤獨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從容又讓周國平完成了壹種內在的超越和突破。

 這本集哲學與文學於壹身,融理性與感性於壹體的散文集,是那麽質實,讓我在安靜中品味人生……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4

 他,是精神極端而後豐富的人吶!

 正如壹些書中對於周國平先生的簡介壹般,其實在可以稱壹哲學家,其中對於人性所詮釋的哲理也是其散文中尤為核心的壹部分內容。他用散文這壹文學形式來談他的哲學,他的思考以及他實在與眾不同的見解,用壹顆虔誠的心來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心靈的歷程和磨難。

 他的文學是富有力的,但有時卻也教人深思反省起來,這壹“頑童”用富於理性與感性於壹體的文字風格來感染者精神平乏的現代人。

 淺通其人後,是想讀其文的了,可是我在翻開扉頁的那壹刻前,心中卻犯起了嘀咕,不禁疑慮,憑我這般,究竟能否解其哲理,貫其思想等等,但終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讀了起來,頓時,之前顧慮全消,他的文字深入淺出,老人和小孩都能獲得啟迪吧!

 “他們關心精神價值甚於關心物質價值,在他們看來,無論個人還是人類,物質再繁榮,生活再舒適,如果精神流於平庸,靈魂變得空虛,就絕無幸福而言。”這句話值得我們銘刻於心,銘記壹輩子的。這句話中的“他們”便是指守望者們,國平先生看出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上,爭名逐利的人實在不少,而他們卻往往忽視了精神的重要性,此時就須出現守望者們守人類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人類超凡脫俗的精神之天。俗語曾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物質世界已陷不可自拔的人類是不足以,不願去尋求物質的本象,過眼煙雲般紙醉金迷的享受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欲望,卻因此蒙蔽了雙眼,葬送了卿卿真、善、美的精神。不流於他們是極痛苦的,茍非超脫常人的毅力是萬不能攀至此等境地的。在漫漫長夜,惟守望者揣壹顆孤單寂寞之心在那兒獨忍!

 “今天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在懸崖邊上的麥地裏玩,麥地裏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懸崖下是空虛和物欲的深淵。”現今的世界何嘗不是這樣,孩子們終是無邪的,終得是受外在而影響而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他們終究有兩條路,做兩類人,俗人及守望者,俗人占據物質世界,而守望者占據的精神世界。當今中國乃至當今世界前者不勝枚舉,後者很少。

 有感,即有感覺,得悟,我心中記住的而不過幾個字罷了:守壹方潔凈之土,望壹絲可敬之神!

周國平散文讀後感5

 周國平是我很喜愛的作家。看他的書是高三時候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他的書陪伴我整個的高三生活,用思考與哲理給我浮躁的心情增添壹股沈靜的清泉。周國平的散文集《安靜》,對比昔日的“守望”和“朝聖”,似乎來得更為純粹和徹底。我喜歡《安靜》,不僅緣於這個詩意化的詞語,更是驚羨“安靜”這樣壹種境界。周國平在書中說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在的虛名浮行的誘惑。”正是這種對追求的執著讓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靜的無比珍貴。

 依照通常的情況,安靜這個命題到了哲學家手裏,總會演繹成生存與死亡的掙紮。然而在周國平卻能輕而易舉地將安靜的氛圍融入到書中的每壹篇文章,每壹行文字,讓我剛打開書頁,就已經不能釋手。在周國平的隨性抒寫下,安靜成了壹種天然的存在。年齡長久的提煉和沈積,讓其內心更為充盈,使其生命擺脫浮躁而逐漸趨於安靜。也正是因為如此,註定了安靜不是壹種瞬間的偶得,而是從最深的絕望中尋找最美麗的驚喜,這是壹種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壹般都會選擇在深夜讀周國平,點壹盞臺燈,泡壹壺香茶,跟隨他去尋找安靜。

 安靜不是壹瞬間的偶得,安靜需要心靈的創造。在書的目錄裏,我發現了久違的親切話題:幸福、藝術、執著、平淡、智慧、死亡、存在……書中處處遺留著哲學和散文的痕跡。這兩者時而平行,相互對望相互傾慕;時而相交,綻放出無聲的思維火花,令人心曠神怡。書中,他所展現的人生體驗與讀者所關切的世間感悟的詞語外殼上,沒有壹個“安”字,也沒有壹個“靜”字,但它們都毫不例外地與安靜的距離最短。周國平所期待的,正是這樣的壹種充滿樂趣的安靜。生活中只要有樂趣為伴,我便不會感到寂寞難耐,因為我會覺得,這安靜,怎麽品味都別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