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安徽高考作文題目怎麽寫,附安徽高考滿分作文範文

安徽高考作文題目怎麽寫,附安徽高考滿分作文範文

壹、安徽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壹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壹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妳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妳的感受和思考寫壹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二、安徽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安徽高考所使用的全國壹卷的材料來自於歷史,體現了文史不分家的特點。故事本身考生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耳熟能詳。無論是從齊桓公、管仲還是鮑叔的角度來寫,都可以寫得中規中矩,基本上不會走題。

但是,好寫的作文題往往也意味著寫不好。

什麽意思呢?很難寫出新意來。

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變化,從敵對陣營到同壹陣營,那是因為形勢發生了變化,兄弟爭權到逐鹿天下,什麽時候當有什麽改變,形勢的發展讓人物不得不作出與之相適應的態度轉變。

齊桓公在公子小白時期自然是對管仲恨之入骨的,因為險些遭了他的毒手;鮑叔和管仲也是各為其主,陰謀陽謀鬥個不休的。但是當公子小白成了齊桓公,格局和視野就不能再局限於以往的仇恨之中了,為了謀天下,必須要用到管仲的才華。而鮑叔的讓賢、管仲的投靠,也都是為了壹個更大的目標,私人之欲主動讓位。

所以說,這些道理考生們也都明白,寫齊桓公的大度、管仲的能幹、鮑叔的賢良,都能緊扣考題,但怎麽寫才能出彩,還得立出新意來。但也不能為了追求新意,故意寫壹些驚世駭俗甚至不夠主旋律的觀點,比如說批評管仲不忠誠,不能為主公赴死卻投奔了仇敵。

這個考題本質上是屬於議論文,但明確要求寫成發言稿的形式,如果審題不明,不按照發言稿的格式來寫,扣分就會很多。這個點容易被考生忽視,造成遺憾

發言稿只不過體現在互動性上。班級的讀書會,開頭可以有壹句稱呼“同學們,大家好”,中間段落可以經常先稱呼“同學們”再接著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結尾則可以有壹句“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這樣兼顧發言稿的形式,語言上盡量做到口語化,就符合考題的要求了。

還有壹個要註意的地方是“妳對哪個感觸最深?”並不意味著考生只能寫壹個人物,而是要突出壹個,以壹個為主。

三、安徽高考滿分作文範文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首先,我認為,今天這個主題讀書會很有意義,特別是學習齊桓公、管仲、鮑叔君臣合作、***成霸業的歷史故事和賢君良臣佳話,讓我再壹次感受歷史,觀照現實。齊桓公的仁、鮑叔的義、管仲的忠,流光溢彩般地閃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內涵。

其次,我對這齊桓公的印象最為深刻,他身上三個特點註定讓他成為壹代霸主。

壹是大氣度。齊桓公面對曾經刺殺自己的仇人,不計前嫌,恩仇壹笑泯,化敵為友,需要大氣度。能夠聽進鮑叔諫言,以霸業為己任,讓管仲為之出力,氣度非凡,也演繹壹段君臣佳話。

二是大格局。縱然有管鮑之交,齊桓公也能夠做知人善用、任人唯賢、用人唯實,充分讓管仲施展才華,尊王攘夷、經世治國,成就國之棟梁,這種格局,浩瀚如海。

三是大胸懷。齊桓公作為壹國公子,胸懷韜略、誌向遠大,腹有良謀、包藏寰宇,有定國家、霸諸侯之誌,令人敬佩。在國家利益面前,做到個人恩怨煙消雲散,拜管仲為相,尊為仲父,助其終成春秋五霸,書寫華夏文明精彩篇章。

最後,齊桓公的人生哲學,令人受益匪淺,啟示良多。學為人處世之道、思個人發展之策、鑄文化自信之本……

啟示壹: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大膽使用才華出眾的人才,是壹個傑出管理者的管理才能,也是領導藝術最淋漓體現。壹個組織、單位、團隊,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敢於用人,是為仁德。

啟示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作為壹個團隊領導,要廣開諫言之路、博采群眾之智。作為壹個單位領導,不以個人好惡論是非、定行止,要始終心系人民群眾,正確履職用權、善謀人民之利。註重民心,是為仁愛。

啟示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春秋戰國,蘇秦能掛六國相印,關鍵是思想解放,政治家有充分的政治和文化自信,齊桓公成就霸業也是如此。當今中國,只要堅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璀璨實現。

以上發言,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