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加強理論學習和德育實踐研究
1、組織師德理論學習
本學期,我們利用教師政治學習的機會,組織教師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市縣教委有關師德教育和建設的文件資料等,以教育行評為契機,有效地加強了師德建設。
2、開展德育科研活動
我們以新課程理念努力轉變班主任的角色,並通過小課題研究、理論學習、案例撰寫等形式開展德育科研活動。本學期,每位教師都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高教師的德育理論水平。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1、愛國主義教育
(1)本學期繼續抓好每周壹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GJ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意識。
(2)開展好祖國明天會更好讀書活動,並根據學校有關要求,組織了征文比賽。學生通過讀書活動,進壹步提高了愛國熱情。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強安全知識的宣講教育。
(2)繼續抓好學生校內、校外的安全工作,簽定有關責任書,規範制度,落實好各種措施。本學期此項工作運行良好,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壹些苗頭性現象及時加以教育,杜絕學生違法犯罪現象。
(4)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如黑板報、專題廣播等,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環保教育
通過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積極宣傳環保的重要意義,上好《環境教育》課。我們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4、文明禮貌教育
本學期,我校繼續加強了學生常規教育,特別是文明禮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內容,開展文明班級百分賽活動,以班級教育、自我教育為主,紅領巾督察隊為陣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學校認真開展了關愛留守孩教育工作。
三、切實加強家校聯系
為真正提高家校聯系質量,本學期制定了家長學校各種制度並開展活動,還對班主任或其他任課老師提出壹定的要求,使學校、家庭、社會聯系更為緊密,構建立體的教育網絡。
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利用教師政治學習等機會讓教師明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個個有責任參與德育工作,樹立大德育觀,增強德育力量。
2、繼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組織了班主任聯系座談會,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提高了班級管理水平。
以上是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的簡單回顧,我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務實創新,進壹步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學校德育工作總結12本學期,我根據期初德育工作計劃,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目標,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基礎,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規範和禮儀常規教育,堅持突出重點,註重實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圍繞班級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努力培養舉止文明、日常禮儀、品德優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創新精神的壹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壹些工作:
壹、改進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我堅持德育為首的工作思路,積極研究德育工作內容,針對新時期德育新問題,提出德育工作新思路,改進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抓好班級工作管理
每周召開班工作會議,與班委成員壹起探討班級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點和主題教育活動,及時反饋、處理班級中發現的問題。
2、加強社會、家庭、學校配合
德育工作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為此我積極構建家庭、班級德育工作網絡。努力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3、加強後進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本學期,結合本班實際,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建立幫教檔案,並制定了具體的幫教措施,記載好幫教情況,努力做到用愛心去關懷他們,用耐心去感化他們,盡量把壹些苗頭性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對重點的問題學生壹對壹個別談心,增強教育轉化的責任感。
二、強化行為規範訓練,改變學生精神面貌
1、加強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開展誠信從身邊做起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遵章守紀習慣、文明禮儀習慣、勞動衛生習慣進行訓練和教育。
2、強化行為規範教育的檢查、評比、量化措施。
本學期,對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措施進壹步完善與落實。重新制定評分內容和標準,重新設計較合理、較規範的評比版面。對衛生、課桌椅、眼保健操、標誌佩戴情況、違紀情況的檢查評比落實到位。
3、充分發揮值日生、班級幹部的值日監督作用。壹學期來,各值日生認真負責,檢查公平公正,值日工作到位。通過對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讓他們養成文明禮儀、勞動衛生習慣等。通過對行為規範教育的檢查、評比,形成良性競爭,促進了全班的行為規範。
四、加強法制教育工作
把10月份定為法制宣傳月,在10月中旬組織全班學生觀看法制宣傳視頻,接受法制教育。向全體學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報告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其他工作
本學期,成功召開了學生家長會,以具體事例講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認真準備、精心布置教室,主題鮮明突出。家長會的召開,拉近了家庭與學校的距離,溝通了家長與老師的情感。
總之,本學期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與學校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壹些焦點問題有待解決。
1、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不盡人意。如課間上下樓梯、走廊行走不按要求去做、壹些學生衛生習慣較差,隨意丟棄臟物,還有少數學生有在校園內吃零食的不良習慣,這也是造成班級偶爾衛生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壹。
2、個別問題學生在校吵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學校德育工作總結13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時序更替,社會嬗變。面對新時代、新壹代、新情況,我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做了壹點思考和實踐,現總結如下:
壹、自身教育與學生教育相結合
加裏寧曾經說過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麽,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的痕跡。學校歷來重視對教師自身的師德教育,大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發揮他們德育先鋒骨幹的作用;發揮黨員幹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模範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以親情化、個性化為載體的德育導師制,提出每壹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壹個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希望改變以往任課老師只管教、不管導的狀況,形成學校全員育人的局面。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德育中我們從不忽視學生的自我教育。
1、自我認識,利用成長記錄袋、周記、教師談心等途徑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認識自我,它是自我教育的起點。
2、自我激勵,這是行為的內化過程,它是有目的自我約束、自我體現和自我完善。
(1)目標激勵,目標是壹個人工作、學習、生活的動力。壹開學,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結合各班級實際情況,要求各班采取民主形式,引導學生提出班級奮鬥的目標,因為目標來自學生,所以充分得到了他們的認同,都能為實現目標積極努力工作。
上壹頁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