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有了目標才會成功。目標是對於所期望成就的真正決心。目標比幻想好得多,因為它可以實現。
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如果個人沒有目標,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地方。
正如空氣對於生命壹樣,目標對於致富也有絕對的必要。如果沒有空氣,沒有人能夠生存;如果沒有目標,沒有任何人能夠致富。所以對妳致富的想法要有個明確的目標才好。
每個人知道金錢的用處後,都想發財。但由於沒有確定恰當的致富目標,以致使許多渴望致富的人似無頭蒼蠅撞來撞去,這是造成大多數人不能致富的主要原因。正像西方有壹句諺語所說的,“如果妳不知道妳要到哪兒去,那通常妳哪兒也去不了。”
有人歸納出將欲望變為財富的模式——首先,在腦海中孕育著致富的欲望,欲望愈來愈強烈後,逐漸升華成為奮鬥的目標;通過冷靜地思考,確定實現目標的規劃;目標確定了,規劃制定了,然後以破釜沈舟的勇氣,持之以恒,堅定不移地向目標邁進。將腦海中孕育的致富欲望,轉化成壹個明確的目標,然後集中精力為可以達到的目標而奮鬥,這是絕大多數人致富的第壹秘訣。
幾年前,美國作家蓋爾·希伊出版了壹部暢銷書,書名叫《開拓者們》。他在撰寫這部書的時候,通過壹份內容十分廣泛的“人生歷程調查問卷”,間接地訪問了6萬多個各行各業的人士,他發現那些最成功致富和對自己生活最滿意的人至少有兩個***同的特點:第壹,他們喜歡有更多的親密朋友;第二,他們都致力於實現壹個略高於其實際能力的明確目標。根據希伊的研究,這些開拓者們覺得他們的生活很有意義,而且比那些沒有長遠目標驅使其向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活。
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基本條件與潛力,制定壹個有壹定難度但經過努力又能夠完成的目標。目標定得太低,就無法充分發揮個人的潛力;目標定得太高,就無法實現。用專家的話說,就是“跳起來摘蘋果”。伸手可摘太容易了,遙不可及也讓人失去希望,惟有跳起來能摘到蘋果,則既能激發個人的能動性,又能達到目的。因此,我們在制定目標時,必須衡量自己的能力,稍微高於自己能力可做的程度,那才是恰當的目標。
有個中國人,他在日本、東南亞以至美國都有自己的大樓,作為貿易商在華僑當中是屈指可數的成功者。有人向那位華僑請教如何成為富豪的秘訣。那個華僑的回答是:“制定目標,然後實現它。”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捷徑和妙方。這位富豪確定10倍、100倍的財富增長目標,然後不惜用比別人大3倍到4倍的努力工作去實現它。
確立任何目標要考慮三點:目標要有可量度性、可調節;二是目標要有時間性,要在定下的期限內完成;三是目標要有方向性,有方向才能去努力從而達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