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限度是指研究可逆反應在壹定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也即化學反應動態平衡。
1、需要註意的是,可逆反應到達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反應並沒有停止,反應物和生成物***存,且濃度保持不變,但各組分含量不變,化學平衡是動態平衡。
2、化學平衡常數(K):在壹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稱為平衡常數。對於壹般可逆反應,平衡常數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的限度。
3、電位滴定法:通過電位滴定法,可連續測量電位值的變化,確定滴定終點,根據終點時的滴定體積與初始體積的體積比,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反應速率法:通過測量不同時刻的反應速率,可以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進而可以計算出反應平衡常數。
化學反應的相關知識如下:
1、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沈澱物等。判斷壹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分子。核反應不屬於化學反應。
2、比如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會產生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就是化學反應;而離子反應就是壹種或幾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酸堿之間的反應屬於離子反應,它也是化學反應。
3、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型,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根據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根據反應發生的場所,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幹態反應和濕態反應。
4、根據反應的自發性,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自發反應和非自發反應。根據反應的微觀過程,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根據反應速度,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快速反應和慢速反應。根據反應條件,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均相反應和非均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