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是在大學遇到的壹位有情懷、有哲理的作家,所以當看完第壹本《周國平散文經典》我就知道會喜歡他的作品。記得初入大學時,老師說: “大學是壹個自由的空間,但是壹定要多讀書,多看書。” 雖不是很願意聽老師的話,但也“裝模作樣”的在網上找了壹些在大學期間可以看的書。看到這樣壹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那時在讀書館第壹次借他的書,開始讀他的文章。也算是開起了我的“閱讀之路”。他的散文,細膩而深刻,文字動情卻不反感。我知道我遇到壹位很有思想的作者。猶記得那個下午壹口氣讀了壹本書的壹大半。如饑似渴,愛不釋手。
後來看了《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看到她對女兒的無比疼愛,以及失去愛女的痛苦。那是濃濃的父愛,壹位初為人父不能保護好愛女的自責與無奈。我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與堅強。
他寫到: “世上的神秘,莫過於生與死,每個活著的人,都有過壹次誕生,終有壹次死亡。然而,沒有壹個人能親眼目睹自己的誕生和自己的死亡。上蒼把兩個神秘都向我們隱瞞著,只把中間壹小截平凡展示給我們。” 因為神秘我們敬畏生死,我們珍惜平凡。努力把最好的給予最在乎的人。
在看《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他對於愛情這樣壹段解釋: “調情是輕松的,愛情是沈重的。風流韻事不過是軀體的遊戲,至多還是感情的遊戲。可是,當真的愛情來臨時,靈魂因恐懼和狂喜而戰栗了。” 在這個“流量時代”什麽都是要快,愛情也成了快銷時代的“消費品”,還有誰會在乎這種小心翼翼的喜歡。可愛情就應該是這樣的,不是嗎?
最後《人與永恒》是他早期的壹本書,是他在研究尼采的同時,隨手寫下的內心的點滴感思。細細品讀,覺得意義深刻。他用散文的筆調寫他的哲學思考:人、自然和生命、愛、孤獨、人生、美、超脫、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時間和永恒等26個話題。
如書中 “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沈默有壹種特別的力量,當壹切喧囂靜息下來之後,它仍然在工作著,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人心的最深處。” 他的文字就有這樣的力量。能夠直擊內心,觸碰到最深處。然後引人思考或者給人溫暖、感動。
不覺間,看了他的這麽多作品。讀書也成了我打發課余時間的最好時光。每次遇到壹位好的作家,遇到好的作品,就會很確幸。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遇見。
最近在看的作家王曉波,又是壹位超級有趣的作者,有壹句話這樣說—— “好看的外表千遍壹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壹”,王小波壹定是那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