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員工執行開始時都想把工作做好,也不是不聰明,但往往因為缺少結果思維,導致有苦勞無功勞,而執行要的是功勞!下面是關於職場執行力的勵誌小故事,員工都看看吧;
小故事壹:誰去給貓掛鈴鐺有壹群老鼠開會,研究怎樣應對貓的襲擊。壹只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壹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這是壹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呢?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問題壹提出,老鼠都啞口無言了。
點評:科學合理的戰略部署是執行的前提!戰略如果脫離實際,就根本談不上執行。
小故事二、忙碌的農夫有壹個農夫壹早起來,告訴妻子說要去耕田,當他走到40號田地時,卻發現耕耘機沒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裏的三四只豬還沒有餵,於是轉回家去;經過倉庫時,望見旁邊有幾條馬鈴薯,他想起馬鈴薯可能正在發芽,於是又走到馬鈴薯田去;路途中經過木材堆,又記起家中需要壹些柴火;正當要去取柴的時候,看見了壹只生病的雞躺在地上……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幾趟,這個農夫從早上壹直到太陽落山,油也沒加,豬也沒餵,田也沒耕……很顯然,最後他什麽事也沒有做好。
點評:做好目標設定、計劃和預算是執行的基礎。做好時間管理是提升執行效率的保障。
小故事三、買復印紙的困惑老板叫壹員工去買復印紙。員工就去了,買了三張復印紙回來。老板大叫,三張復印紙,怎麽夠,我至少要三摞。員工第二天就去買了三摞復印紙回來。老板壹看,又叫,妳怎麽買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員工過了幾天,買了三摞A4的復印紙回來,老板罵道:怎麽買了壹個星期才買好?員工回:妳又沒有說什麽時候要。壹個買復印紙的小事,員工跑了三趟,老板氣了三次。老板會搖頭嘆道,員工執行力太差了!員工心裏會說,老板能力欠缺,連個任務都交待不清楚,只會支使下屬白忙活!
點評:執行事前壹定要講清結果,講清後果,溝通到位。
小故事四、阿諾德和布魯諾的差距阿諾德和布魯諾同時受雇於壹家店鋪,拿著同樣的薪水。可是壹段時間以後,阿諾德青雲直上,而布魯諾卻仍在原地踏步。布魯諾到老板那兒發牢騷。老板壹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壹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差別。“布魯諾,”老板說話了,“您去集市壹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麽賣的東西。”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匯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壹個農民拉了壹車土豆在賣。“有多少?”老板問。布魯諾趕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說壹***有40袋土豆。“價格是多少?”布魯諾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格。“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妳坐在椅子上別說話,看看別人怎麽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板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壹個農民在賣土豆,壹***40袋,價格是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壹個讓老板看看。這個農民壹個鐘頭以後還會運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麽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壹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壹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布魯諾說:“現在妳知道為什麽阿諾德的薪水比妳高了吧?”
點評:員工執行開始時都想把工作做好,也不是不聰明,但往往因為缺少結果思維,導致有苦勞無功勞,而執行要的是功勞!
小故事五、猴子取食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曾做過這樣壹個實驗:把6只猴子分別關在3間空房子裏,每間兩只,房子裏分別放置壹定數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壹樣。第壹間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多次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屋頂。數日後,他們發現第壹間房子的猴子壹死壹傷,第三間房子的兩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只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來,第壹間房子裏的猴子壹進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為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動幹戈,結果壹死壹傷。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夠不著,活活餓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後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壹只猴子托起另壹只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依舊取得足夠的食物。
點評:用人機制保障執行,用好人才能做好事。如果崗位難度過低,體現不出人的能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導致內耗甚至殘殺,如同第壹間房子裏的兩只猴子;而崗位的難度太大,畫餅太虛,雖努力卻不能及,最後人才也被埋沒抹殺,就像第三間房子裏的兩只猴子。只有崗位難易適當,並設立段位考核機制,猶如第二間房子裏的食物,才能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