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四年級課文《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四年級課文《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習的智慧出在學生的指尖上。直立行走、用手勞動是人類進化的標誌,?動腦又動手,才會有創造?。語文課堂,理應讓學生手腦並用,聽說讀寫並舉。然而,現行的語文閱讀教學公開課、觀摩課,往往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樣的語文課堂是熱鬧有余而靜思不足,多的是小手如林、議論紛紛,少的是潛心默讀、圈圈寫寫。?寫?,成了被語文課堂遺忘的角落,成了課堂之外的功課。?寫?,怎樣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我在教學《天鵝的故事》時,設計了三個以?寫?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板塊,頗有收獲。

板塊壹:

 師:剛才同學們自學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讀通讀順了課文,很了不起!壹個故事,壹般都有起因、經過、結果。斯傑潘老人給我講的這個關於天鵝的故事,妳能不能用兩三句話簡要地寫出來呢?

 (學生靜靜地閱讀、概括。教師巡視,發現典型。)

 師:同學們寫得很投入!現在誰願意來讀壹讀自己概括的故事?

 (教師將學生寫的內容投影到大屏幕上。)

 生:起因:有壹天,突然寒潮降臨。經過:老天鵝和壹群天鵝破冰的事情。結果:斯傑潘老人背著槍走了。

 師:(邊點評邊幫學生修改)妳寫了三句話,把起因、經過、結果交代得很清楚。老師也有三句話:壹是刪去?起因、經過、結果?這三個詞,三句話就連貫了。二是?寒潮?與?突然?調換壹下位子,刪去?的事情?。三是故事還沒結果:老人走了,天鵝呢?不見了!(生笑)再聽聽別人的看法,把結果改壹改,好嗎?

 生:寒潮突然降臨,湖面被凍住了。壹只老天鵝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敲打湖面,使湖面破裂。最終,它們成功了。

 師:這是結了冰的湖面,改成?敲打冰面、冰面破裂?更恰當些,妳贊成嗎?(生點頭)

 生:老師,我覺得?敲打冰面?不恰當,天鵝是用身體撲打冰面的。

 師:妳比老師用詞更準確!改!

 生:老師,天鵝是壹次又壹次用身體撲打冰面的。

 師:多重要啊!加!

 生:不是壹只天鵝撲打冰面的,有很多天鵝壹起撲打。

 師:多好的建議啊!這句話添在哪兒呢?

 生:添在使湖面?使冰面破裂前面。改成:後來,壹群天鵝齊心協力來破冰。

 師:?齊心協力?用得妙!請妳再來讀壹讀這段話。

 生:寒潮突然降臨,湖面被凍住了。壹只老天鵝壹次又壹次地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撲打冰面,後來壹群天鵝齊心協力來破冰。最終,他們成功了。

 師:妳看,這樣壹修改,故事就清楚、明白了。誰還想來交流?

 生:寒潮突然降臨,湖面結了冰,天鵝沒有吃的了。壹只老天鵝用自己的身體破冰,後來其他天鵝壹起破冰找吃的。最後,他們有吃的了。

 師:沒吃的,找吃的,有吃的。(生笑)這就是起因、經過、結果!?沒吃的?才破冰!妳抓得準!當然,最好不要老想著用這個?吃的?。(生大笑)現在,老師建議大家把自己概括的內容仔細讀壹讀、改壹改,註意:要學會吸取別人的長處,把好詞好句?偷過來?!

 (學生快速進行修改,教師巡視並指導個別學生修改。)

 生:寒潮突然降臨,湖面結了冰,天鵝沒有食物吃。壹只老天鵝帶領壹群天鵝用自己的身體壹次又壹次地撲打冰面,冰面終於破裂了。天鵝們快活地捕食著魚蝦。

 師:看,修改壹下就是不壹樣。?帶領?這個詞用得特別好,突出了老天鵝。

 生:湖面結了冰,天鵝群沒有了食物。壹只老天鵝奮不顧身地用身體撞擊冰面,其他天鵝也齊心協力,破開了冰凍的湖面,找到了食物。

 師:有兩個詞用得好!

 (生不約而同地答:奮不顧身、齊心協力。)

板塊二:

 師:剛才同學們朗讀了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的確,壹只老天鵝破冰、壹群天鵝破冰這三個段落寫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靜心體會,尤其是對於那些令妳心中壹動的詞句,最好靜下來,想壹想:這個詞、句表達了什麽意思?為什麽這麽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這三個段落,將自己的感受寫在詞句邊上。

 (學生潛心讀書、寫感受,教師巡視並作個別點撥。)

 師:同學們學得是那樣專心,老師很感動。誰願意第壹個交流?

 生:我讀到老天鵝?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這壹句時,感受到老天鵝很堅強,有壹種奮不顧身的精神。

 師:妳能從中讀出老天鵝的精神來,了不起!對這個句子,妳們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我讀到這裏,心想:老天鵝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長的,砸在這堅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會受內傷。但是,為了找到食物,為了能夠活下去,老天鵝還是壹次又壹次地往冰面上砸,這是多麽偉大啊!

 師:妳是在用自己的心來體會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覺得?像石頭似的?這個比喻寫得好,讓人感受到了老天鵝很硬。

 師:?硬?在哪裏?再往深處想壹想!

 生:?硬?在老天鵝很有勇氣,很勇敢。

 師:所以,老人稱它是?破冰勇士?!

 生:?硬?在老天鵝有頑強的意誌,它壹次又壹次地撲打,不停止。

 師:說得好!所以,老人又稱它是?頑強的破冰勇士?!壹般地講,我們總是將靜態的比喻成動態的,平凡的比喻成美麗的。這麽美麗的天鵝,卻比喻成了壹塊沒有生命的.石頭,這個比方打得好嗎?

 生:老天鵝從空中筆直地撲下來,就像石頭壹樣。

 生:石頭不會感覺疼痛的,老天鵝是不怕痛,不怕受傷,連吭都不吭壹聲。

 生:像石頭壹樣落下來,表示力量大。

 生:這樣壹比喻,讓人更加敬佩老天鵝了。

 師:同學們這樣說,這個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現在再來朗讀,妳壹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學生繼續交流?)

 板塊三:

 師:(出示課文最後壹段話,學生先默讀,在文中標出自己想問的問題。)讀到這裏,妳有什麽問題想問斯傑潘老人?

 生:妳離天鵝這麽近,為什麽沒有開槍,卻把槍掛在肩頭走了?

 生:妳為什麽悄悄地離開了?

 生:斯傑潘老人為什麽把槍壹直掛在墻上,再也沒有動過?

 生:老人說到這裏為什麽停住了?

 師:妳往下再讀壹句話,這個問題可以提得更深刻些。

 生:老人為什麽深情地說?

 師:這個問題就有價值了!

 生:課文中老人贊嘆天鵝是勇敢的鳥兒,為什麽卻說它們是?多麽可愛的鳥兒?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哪個問題最重要,是核心問題?

 生:斯傑潘老人為什麽把槍掛在肩頭,而且壹直掛在墻上?

 師:好!我們就來思考這個問題。請妳再仔細讀壹讀課文,深入地想壹想。然後寫下來。看誰思考得深刻。

 (學生潛心思考、書寫答案,然後進行交流。)

 生:老人從天鵝破冰中看到了它們勇敢,有團結合作的精神,他心裏很受感動。心想:我們人類也不壹定會有這樣的精神。所以,他放棄了打獵。

 師:勇敢、團結的精神感動了他。概括得好!

 生:斯傑潘老人看到小動物生存這麽不容易,人類還要傷害它們,覺得太殘忍了。要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啊!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才對啊!

 師:保護野生動物!妳將來做環保局長挺稱職!(生笑)

 生:他體會到生命是很重要的。不僅天鵝珍惜生命,許許多多的動物,包括人,都那樣珍惜生命。它們為了生存,可以做任何危險的事情。

 師:所有的動物都會本能地珍愛自己的生命。妳寫得太深刻了,像個哲學家!

 生:老人看到了天鵝破冰的動人壹幕,有感而發:天鵝為了求生,奮力破冰。不僅僅是天鵝,所有的動物都是壹樣的,遇到困境都會不顧自己的安危去尋找求生之路。

 師:動物為了求生,在關鍵時刻會爆發出令我們人類驚嘆的壯舉。寫得多好!

 生:老人知道了動物也有愛心的,也會團結互助的。我們應該不再傷害動物,不再亂砍樹木,不再破壞大自然,那該多麽美好啊!所以,他把獵槍掛在墻上,每次看到時就給自己壹個警告。

 師:三個?不再?排列得多整齊!給人以警醒!

 師:老師讀完課文,是怎麽思考的呢?這裏有四個答案,妳們猜猜看,哪壹個是薛老師寫的?(1)斯傑潘老人認為天鵝是壹群可愛的鳥兒,不能打,人類應該自覺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2)老天鵝不惜用自己的身體為天鵝群打開生存之門的壯舉,深深地感動了斯傑潘老人,使他不忍心傷害他們。(3)斯傑潘老人看到了天鵝在生死關頭表現出的無比英勇和團結,具有人類壹樣的精神和品格,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4)斯傑潘老人從天鵝在危難時表現出來的壯舉中,感受到了天鵝那樣的鳥兒也閃現出生命的光輝、閃現出生命的美,為自己曾經傷害過它們而感到慚愧、自責,從此放棄了獵槍。

 評析:

 ?以讀帶寫,讀寫結合?有利於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均衡地發展。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寫?往往處於壹種被忽略的地位,這堂課卻在薛法根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充分發揮了讀寫結合的優勢,使學生的閱讀向縱深拓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又使學生的譴詞造句水平得到鍛煉,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收到了?壹舉兩得?的效果。貫穿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三次?寫?的訓練活動有三個閃光點。

 (壹)有目的

 每次安排?寫?的訓練,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本課中三次寫,第壹次是為概括故事而寫,培養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第二次是為感悟課文而寫,寫自己的感受是為了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更加真切地進行感情朗讀;第三次是為理解表達而寫,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寫出自己的見解來。

 (二)有方法

 寫的訓練,不是在學生原有基礎上的簡單重復,不是學生已有表達水平的簡單再現,而是通過師生、生生互評,汲取課本和他人的詞匯、句式,使學生寫作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發展,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三)有感情

 兒童的心是柔軟的,當其內心被觸動時,自然有感而發。在板塊二中,教師成功地將學生帶入天鵝破冰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寫的欲望,使寫的過程水到渠成,從學生指尖流出壹道道美麗的風景。

 (評析:黃鶴;文章摘自:《做創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