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古詩全文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作者:李白 ? 朝代:唐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壹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壹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擴展資料:
註釋:
廬山:我國名山之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
紫煙: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
川:河流,這裏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