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聲音大和說話聲音小都是壹種習慣的形成。在幼兒園中,小朋友說話聲音太輕別人聽不清,聲音太響又會影響別人。最近,班裏的個別孩子說話的聲音就特別得大,而且是在別人安靜的情況下突然發出壹個很響的聲音。如:教師在活動中或孩子們吃飯時,突然某某叫起來:“老師,某某在講話。”“老師某某把我弄痛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班級的課堂秩序。我曾好幾次對有這種行為的孩子進行了教育。因為如果不進行正確的教育,孩子就會形成不良的習慣。
其實,我也經常在想,為什麽我們的孩子會有大聲喧嘩的習慣呢?我想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告訴我們吧。於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讓小朋友壹起回答我的問題,同時讓孩子們壹起想辦法處理他們突然冒出的聲音。我讓孩子們也來當老師,當妳出現類似的情況時,妳會怎麽辦?我將問題拋給了他們。經過討論和分析以及換位的思考,最終產生的答案是輕輕地走到老師面前告訴老師,不影響他們,同時也是尊重了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於是,我們約定用這樣的方法來試壹試。
幾天後,在活動中又有小朋友出現之前類似的情況。我用眼神提示了他,於是他輕輕地走到我面前告訴了我情況。我幫助他解決了問題。他感覺到這樣的方法能得到認同並能解決問題,下次就會記住了。壹段時間下來,類似的事件少了。偶爾也還會有小朋友會忘記,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大老遠叫老師。我就采用不理不睬的方法來提醒他。結果他就會記住,要走到老師面前輕輕地告訴老師,請求才能得到解決。
良好的習慣是在不斷的提醒中逐漸養成的,教師要教會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方法,讓他們學著去做。偶爾忘記,大人的提醒也可以幫助強化。當反復的提醒已經不再需要時,孩子的良好習慣就會形成。
小班教育隨筆範文2愛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這壹點。我對孩子的愛,可以變成家長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和家長都把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裏的孩子不來幼兒園時我會主動打電話詢問壹下,就是這樣壹個小小的細節。讓家長可以感受到我對孩子的愛,我也可以準確的知道孩子沒來幼兒園的原因,這是壹件壹舉兩得的事情。我的壹句詢問,讓家長知道孩子在老師的心中很重要。我這樣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訴家長:把孩子交給我請放心,因為我愛他。現在只要孩子不來,家長就會主動電話告訴我。因為我愛孩子所以家長很願意和我交流,孩子有點什麽事都願意和我們說說。好像我們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讓調皮淘氣的孩子變得聽話懂事。我的付出這就是回報:家長對我們的信任。現在每天早上我都會巡視每壹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誰沒來。
愛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處當中我更真切的這樣認為。上個星期欣蕊沒來,我給欣蕊的爸爸打了電話知道孩子病了,需要在家裏休息幾天。媽媽帶著欣蕊去醫院輸液,我們的寶寶輸完液還要來幼兒園看看。媽媽告訴我們說孩子想幼兒園想老師啦。我聽了心裏暖暖的,我對孩子付出的愛,在欣蕊的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對我的愛。這個星期欣蕊還沒有完全好,就要來幼兒園上學。媽媽拗不過孩子就送我們的欣蕊來上學了,但是每天放學後還是要去醫院輸液的。孩子不願在家裏享受媽媽的愛,要來幼兒園和小朋友、老師在壹起。這證明了孩子愛幼兒園、愛幼兒園裏的老師,才願意來幼兒園。欣蕊好多天沒來了,我把她抱在自己的懷裏,問壹問這些天做些什麽、想點什麽。孩子很高興地和我交談,她快樂我也快樂。
不知道怎麽才能準確的表達我的心情,高興、幸福、快樂……。我愛孩子們,我愛我的工作
小班教育隨筆範文3守則壹:節日大餐應讓素菜唱主角
節日餐桌上的主打菜,常常是雞、鴨、魚、蛋、肉、蟹、蝦等,這些都是以動物蛋白和脂肪為主的葷菜。營養專家指出,過多地吃葷菜不僅會陡然增加寶寶的胃腸及腎臟的負擔,而且增加血脂水平,從小埋下動脈硬化的隱患。
因此,媽咪在節日裏應準備這樣幾類蔬菜,讓它們在節日大餐中唱主角。綠葉蔬菜中的青菜、油菜、菠菜、芽白、甘藍、芹菜、韭菜、芥菜、菜花、生菜等,都是去油膩的最佳菜肴;塊莖瓜果中的西紅柿、南瓜、黃瓜、紅蘿蔔、土豆、白蘿蔔、芋頭、白薯、荸薺等,除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外,還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為寶寶身體提供熱量,其中土豆和甘薯既可作菜又可頂飯;豆類食品中的黃豆、蠶豆、豆芽、水豆腐、豆幹、豆皮、豆腐泡、腐竹等,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大腦和體格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守則二:酸堿性食物要註意合理搭配
節日裏人們餐餐免不了進食大魚大肉,而這些幾乎都是酸性食物。營養專家指出,健康人體的血液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如果進食過多的酸性食物,血液就會呈酸性,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且,還會攝入過多能量高並營養豐富的食物,使寶寶體內積熱,引發出各種感染性疾病。俗語說,過補易上火,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媽咪在飲食上壹定要註意為寶寶搭配堿性食物,如海帶、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等。
守則三:飲食上不能以副食代替主食
節日的餐桌上菜肴豐盛,每樣菜肴寶寶吃上幾口就飽了,經常吃不下多少主食。有些媽咪索性就讓寶寶以副食代替主食,她們還以為這樣更有營養。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營養專家指出,副食中多是動物性蛋白食物和蔬菜水果,吃多了容易損傷寶寶的脾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蔬菜水果所提供的營養主要是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糖類含量並不高,與主食有很大差別,互相不可代替。不然,容易造成寶寶對營養素攝取不均衡,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因此,媽咪要以現代營養原則為寶寶合理安排主食與副食。各餐葷素搭配,既有充足的蛋白質,又有綠葉菜,並有壹、兩樣提味開胃的小菜;可選用甜味菜肴和點心來補充碳水化合物,並有補充碘類的海產品,保證寶寶合理攝取到各種營養素。
守則四:不能讓寶寶盡情喝飲料
節日裏,媽咪會為寶寶和客人準備很多飲料。這太中寶寶意了,他們時常會敞開小肚皮可著勁地喝。有的媽咪以為寶寶多喝些飲料也無妨,反正飲料以水為主,多喝會為寶寶身體補水;尤其是果汁,補水的同時還可為寶寶補充維生素C。營養專家指出,含氣類的飲料中,如可樂、雪碧等都含有二氧化碳氣體,飲用過多會使寶寶胃脹、胃痛,影響胃腸道的消化能力;果汁飲料雖有壹定營養,但過多飲用也會影響寶寶的食欲。
因此,媽咪最好多讓寶寶喝白開水。正逢夏秋交替時節,既氣候幹燥,各種病菌活動又活躍,白開水有助於寶寶抵抗呼吸道感染。
守則五:吃自助餐要吃出文明和健康
現今過節,很多媽咪會帶寶寶去吃自助餐。有時,媽咪惟恐自己的寶寶吃虧,因此他們願意吃多少就吃多少,喜歡吃什麽就吃什麽。寶寶人小,不懂得應該節制飲食,媽咪不管他們正中下懷。於是,寶寶會大吃特吃,經常搞得滿桌食物狼藉。營養專家指出,這種吃法不僅容易積食傷脾,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且也很不文明。
因此,帶寶寶吃自助餐時媽咪要讓寶寶適量取食,並教寶寶合理搭配食物;同時教導寶寶要舉止文明,不要浪費太多食物。這樣,才能保證吃出健康,吃出文明。
小班教育隨筆範文4記得剛開始使用區角活動時,在壹天下午,給我們班的幼兒分配到區域活動區去玩,讓我們印象很深,當時給他們其中壹組玩的是角色區,他們在區角活動中扮演買燒烤的行人和賣燒烤的商人。並且分配很好,賣燒烤的分為,收錢的、點菜、烤燒烤的、還有最後壹個收盤子的。
這時,我就在旁邊悄悄的看著,他們有模有樣的進行著角色活動,先是壹個小男生來買燒烤,他首先去點菜那個幼兒面前點了幾串洋芋、韭菜,點菜的幼兒把錢算好說:“洋芋壹塊錢壹串,韭菜壹塊錢壹串總得兩塊錢”當時我還有點意外,這麽清楚的算賬,接著買燒烤的幼兒開了錢,便把燒烤拿給負責烤燒烤的幼兒,負責烤燒烤的幼兒,麻利的把燒烤放到燒烤箱(紙張)上來回翻著烤,也像大人烤燒烤壹樣,在上面撒上鹽、辣椒,燒烤烤好了,買燒烤的幼兒開始吃了,嘴巴嗒嗒的模仿著吃的樣子,吃完以後便回座位上了,這時下壹個買家又接著來買燒烤。
我連續的觀察了幾個幼兒,他們都是模仿大人吃燒烤的過程來進行,並且都是很有大人的範,看他們要的正開心,本來我也想去參與,感受壹下兒時沒有玩過的活動,但是卻而止步,因為他們正玩的開心,不想去打斷他們,下次壹定和他們壹起玩,從這個活動讓我發現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
也讓我知道了,在角色扮演區中,他們是主角,猶如站在舞臺上最閃亮的主角。
小班教育隨筆範文5“老師,睿群又打我了。” “老師,睿群手裏拿著彩筆!” “老師,睿群搶我的玩具!” 這就是睿群,壹個喜歡惹事的孩子,每天告她狀的孩子數都數不過來,而且睿群還特別喜歡“表現自己”,組織活動時,她會和其他小朋友會站在旁邊不知道在說什麽悄悄話?不聽老師的指揮,也經常的出怪動靜,或四處亂跑,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對此,我看老師們也很頭疼啊,剛剛開始的時候給她講道理,還沒說幾句他跑了,要是著急訓她幾句,她就壹直笑。滿不在乎!
然而,壹天午飯的時候,我在旁邊站著看孩子吃飯,她突然擡起頭對我說了壹句:“老師妳吃飯了嗎?妳快去吃飯吧!”我突然感覺心頭湧起壹陣暖意!
從那以後,我開始用欣賞的眼光看睿群了。我對她有了新的發現,在壹次上舞蹈課上,我發現睿群特別的靈巧,動作很協調,她也很勇敢,摔著,碰著,也不哭!手也很巧,今天下午在做的愛心卡時候,她做的很好!
這就是睿群,勇敢靈活,懂得關心別人。但是如果老師不用欣賞的眼光觀察她。並客觀地對她做出評價,她的優點是可能不被發現,甚至始終給別人不良的印象。
我想睿群很愛表現,我想利用這壹方面對睿群的有些行為進行控制,可以在做遊戲的時候讓她當個監督員。告訴她當監督員首先必須自己要做好,讓她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我相信睿群會悄悄的進步,告睿群狀的小朋友也會越來越少的!
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著睿群的進步,還要在她的耳邊提醒她也要把她的進步告訴別的小朋友,告訴她的父母,還要送她小禮物,表示對她的進步的獎勵!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壹句話:“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和解放孩子!”
老師也曾經說過要用欣賞的眼光觀察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小班教育隨筆範文6經過寒假,班級裏的自然角因為缺少照顧慢慢缺少了生機,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繼續發動家長帶壹些植物來幼兒園,因為老師們都覺得讓小班的孩子動手種壹盆小植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們的主觀意識往往會讓我們代替孩子做壹些決定。近來天氣不錯,幼兒園裏鮮花盛開,孩子們看著我們教室裏那幾盆不太好看的植物有些不滿。“老師,我們去花園裏吧,那裏漂亮。”“老師,我們把花園裏的花采壹點到教室打扮壹下吧。”“花園裏的花又不是我們種的,不能采的,采掉了就不好看了。”“那怎麽辦?我們的教室裏的小花都不好看的。”這些都是孩子們的話語,從中我感受到孩子們迫切希望我們的自然角也能美起來。
“我們自己來種壹盆小植物吧。”我的話音剛落,搭班的阿姨就覺得我在異想天開“他們能行嗎?”小家夥們聽到我的話都來了勁頭,呼聲壹個比壹個高。“我們行的。”“我們自己種。”“我們種什麽呢?”“種在哪裏啊?”……孩子們又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對種植充滿了興趣。看到孩子們那麽起勁,阿姨也加入我們的行列中:“我家裏有壹些花生,能種嗎?”“當然可以,我們就來種花生。”我定下了種植的內容,孩子們開始期待明天,盼望這明天快點來,回家的時候都不忘記提醒阿姨明天壹定要帶花生來。
明天很快就到了,壹些孩子早早來到幼兒園,大家看到阿姨為我們帶來的花生後都別提多興奮,不停催促我快點種,快點種。搭班的張老師為大家提供了回收來的大小壹樣的塑料小杯子,並且都細心的在杯底鉆了小洞洞,有的孩子看著杯底的洞洞有些不滿:“老師,杯子是壞的。”“有洞洞才好,花盆地下都有洞洞的,水好流出去呀。”壹個聲音出現在大家中,有的孩子跑去看自然角裏的空花盆“真的,真的,真的都有洞洞的。”這下大家都放心的拿走小杯子。
“我們去放泥土。”我壹聲令下,孩子們都爭前恐後的來到戶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用手抓著泥土放在小杯子裏,但是好像不太方便。“我來幫幫妳們吧。”我壹邊說,壹邊用小鐵鏟翻動泥土,把硬硬的泥土鏟松了,這些孩子們裝泥土方便了許多,有的孩子找來工具,用廢舊的小勺子來裝泥土,妳用好了給我用,我來幫妳加壹點,壹勺勺的泥土很快裝滿小杯子。大家都裝快裝滿壹杯泥土的時候,有的孩子意識到花生還沒有放進去,於是大家立刻去找阿姨,每人從阿姨那裏要來4、5顆花生,小心翼翼放在小杯子裏。
“澆點水吧,沒有水,小種子不會發芽的。”阿姨在壹邊建議著。張老師也為大家端來壹盆水,拿來幾個小杯子。“我來幫妳澆點水。”“我用好小杯子再給妳啊。”孩子們輪流給自己的小種子澆著水。大家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小種子能快點喝水,但是用來澆水的小杯子數量卻不多。“排好隊,等壹等。”“排好隊很快就能輪到的。”“我棒妳澆水,把妳的杯子給我吧。”孩子們互相幫助給小花生種子澆著水。“妳的水澆太多了,倒掉壹點吧。”“妳澆點太少了,我再幫妳加壹點。”孩子們的幫助合作行為充分體現。
每人壹盆,大家都種好了,張老師細心的為孩子們準備了頭像標記,在每個小花盆裏插上孩子的照片,方便孩子辨認和照顧。這下自然角又熱鬧起來。每天早上早來園的孩子都會第壹時間去看看小種子有沒有發芽,看看是不是需要澆水,澆完自己的還幫朋友的也澆點水……
“小班的孩子不會合作,他們都是自我為中心,根本不會和同伴壹起***同使用壹樣材料”,這些話經常在我們的耳邊響起。也許小班上期,我們的孩子真的是這樣,不太會和同伴合作,壹起遊戲,***同使用材料,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我們日常教育過程中的慢慢引導,到了小班下期,妳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在無意中流露出和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行為。
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漸漸發展起來的合作意識,也許那只是簡單的幫助的行為,但是關註到同伴,願意幫助別人不也是我們對孩子培養的方向嗎?善於捕捉孩子的無意行為,進行大大的引導教育是我們老師需要做的,所以在種植過後,我對在活動中幫助他人、會和同伴壹起使用工具的孩子們大大表揚,強化孩子們幫助他人的意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這樣壹來孩子們就會主動加入到幫助、合作的行列中,對自然角的關註也會更多。
小花生,給孩子帶來的收獲是大大的,在沒有收獲花生發芽的喜悅之前,我們的孩子已經收獲了和同伴壹起種植的快樂,收獲了幫助同伴的快樂,收獲了種植的經驗,讓我們與孩子壹起在等待中體會收獲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