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戰國四君子指的都是誰?

戰國四君子指的都是誰?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後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平原君(?~前251)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壹,趙國宗室大臣。即趙勝。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司馬遷稱之為“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他禮賢下士,門下賓客至數千人。平原君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被封於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趙孝成王七年(前259),秦軍進圍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派平原君向魏告急並向楚國求援。門客毛遂自告奮勇,同平原君去楚國求援,終於說服楚王救趙。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百姓炊骨易子而食,形勢十分危急。平原君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三年,直到楚、魏援兵趕到,邯鄲解圍。平原君雖立下了守衛邯鄲之功,卻不向趙王請封。

春申君(?~前238)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壹,戰國楚相,即黃歇。黃歇遊學博聞,善辯。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世。頃襄王時,秦昭王派大將白起帶兵打敗韓國和魏國後,聯合韓、魏兩國***同討伐楚國,形勢危急,頃襄王派能言善辯的春申君出使秦國,說服秦昭王退兵。頃襄王病重,春申君設計使留在秦國作為人質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國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為相。在秦軍圍攻邯鄲時,春申君帶兵救援。後又為楚北伐滅魯。

當時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以此為憂。後來,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園妹有身孕後,獻於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園妹被立為王後。李園因此逐漸掌握大權,蓄養死士,欲殺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後,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信陵君(?~前243)

中國戰國時期四君之壹。本名魏無忌。戰國時魏國貴族。魏安盝王之弟。因受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故稱信陵君。他禮賢下士,廣納門客,據說有食客3000人。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趙王求救於魏王。初,魏王派晉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國,又令禁止,故晉鄙率兵只到鄴(今河北臨漳)。信陵君竊虎符,殺晉鄙,率軍救趙,打敗了秦國。後留在趙國10年。公元前247年,秦國攻打魏國時,魏王被迫任他為上將軍,他聯合五國擊退秦軍進攻,破秦軍於河外。秦收買人中傷他,魏王聽信讒言,疏遠了信陵君。他因此閉門托病,耽酒而亡。

孟嘗君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壹,齊國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少子、齊宣王的庶弟。孟嘗君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在薛時,廣泛招納賓客,達3000余人。秦昭王聽說孟嘗君的賢德,欲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入秦後,被任為相。後來秦昭王聽信讒言 ,囚禁孟嘗君並預謀殺害他。孟嘗君在門客的協助下 ,逃回齊國 。孟嘗君回到齊國之後,任為齊相。他堅持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國,並發展合縱抗秦的勢力。後來遭人誣告而為齊王所懷疑,謝病歸老於薛。後因日益驕奢的齊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國,被魏昭王任命為魏相。他主張聯合秦國、趙國與燕國,***同討伐齊國,使戰國形勢為之壹變。齊王死後,孟嘗君返國,中立於各諸侯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