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竊國大盜袁世凱
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奠基人,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軍閥,他是厚黑的典型。戊戌變法中,他假裝支持變法,使“戊戌六君子”倒在血泊中,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們打著“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演出壹場“逼宮戲”,後又舉著贊成***和的幌子,巧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之後,他欺騙孫中山,殺害宋教仁,鎮壓了二次革命。當上了大總統後,又悍然恢復帝制,當上了中華帝國的皇帝。
2、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這只“北洋之虎”,皖系的巨魁,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六年間,他三次出任國務總理,壹直處於權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臺期間,仍能呼風喚雨,待機而出。他不搞陰謀,不搞謀殺,崇尚簡樸,為政清廉。同時,他又鎮壓人民,反對學生的愛國革命運動,是壹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他制造了,民國以來最黑暗的壹天――“三.壹八”大慘案。?
3、賄選總統曹錕
曹錕1985年投奔袁世凱新建陸軍,很快成為“三洋三傑”之外的第三號人物。曹錕作為直系重要頭目之壹,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圖謀副總統不成,後又拉攏奉系,打敗皖系,最終謀取了直系軍閥獨掌北京政權。上演壹“賄選總統”的醜劇。壹年後在軍閥混戰中被囚禁,被迫提出辭呈。後長期寓居1938年天津病逝。
4、胡帥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胡匪,因而被稱為“胡帥”。由壹個被清政府招撫的土匪頭目,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東北王”,他還曾問鼎中原,壹度控制北京政府並當上國家元首。“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就是他自己的寫照。因而他能統治中國東北達十三年,成為北洋軍閥中別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5、秀才軍閥吳佩孚
吳佩孚師從名儒,得中秀才,他讀了古今中外不少的書,不少的兵法,在軍事上,他長於權術,善於臨時應變,打敗了許多敵人,曾得“長勝將軍”的稱號。吳佩孚在其戎馬生涯中還做了許多的詩詞,反映他得意時,失意時,苦悶時的心情。因此他稱為秀才軍閥是恰當的。?
6、不倒翁閻錫山
西王閻錫山經歷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幾個歷史重大變革時期。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他均能用他的權術或投靠袁世凱,或依附段祺瑞,或與中***合作,乃至與日本勾結來保全並擴展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因而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這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是少的。因此,閻錫山可謂名副其實的“不倒翁”。
7、混世魔王張宗昌
張宗昌無知無識,人稱“狗肉將軍”,他有三不知:壹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錢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他當過土匪,後又在張作霖的卵翼下發跡。竟至擁有兵數十萬成為山東的土皇帝。在他督魯的三年間為惡甚多,人民對他恨之入骨。?
9、山東土皇帝韓復榘
韓復榘由壹個普通的士兵被提升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繼張宗昌之後,他曾統治山東達七年之久。他自稱“韓青天”,到處斷案,卻草菅人命,留下不少笑話,抗日戰爭開始後,他退棄山東,成了蔣介石的替罪羊。
9、小諸葛白崇禧
白崇禧是桂系新軍閥中,僅次李宗仁的第二號首腦人物。在眾多的軍閥中,白崇禧以足智多謀,滿腹經綸而聞名,有“小諸葛”之稱。他曾為李宗仁長期籌謀劃策,為統壹廣西立下奇功。以後又長期擔任國民黨軍隊副總參謀長及國防部長等要職,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
10、廣東軍閥陳炯明
陳炯明1911參加辛亥革命,因他極喜趨新弦奇,在當時的廣東社會,就軍事上的言行十分引人註意。壹度受到孫中山的相信,後隨個人權欲極度的滋長,擁兵割據,廣州公開設立總統府,背叛了革命,蛻化為反動軍閥。
所謂軍閥,是指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據壹方,自成派系的軍人或軍人集團。但是由中央政府或承認中央政府,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詞源出自《舊唐書·郭虔瓘傳》有著名的漢末群雄、北洋軍閥、直系軍閥、皖系軍閥等。近代意義上的“軍閥”壹詞,是由梁啟超從日本翻譯而來的。民國軍閥勢力之壹,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死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歷史上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稱北洋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