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能的刻意練習+打卡+早起習慣
在進行英語發音刻意訓練之前,我已經養成了每天打卡的習慣,而且我是特別喜歡打卡的感覺,那種自覺性督促自己壹天把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先做完的心態,讓我很積極主動地完成每天的訓練任務。每天打卡是修煉堅持和韌性的法寶。早起則可以保護我們做重要不緊急事件的時間,更高效能地完成主動學習,也讓我們不斷調整作息時間。
所以,在妳原有可以堅持的好習慣上疊加妳想要的技能刻意訓練,會讓自己更自然地去完成任務。我首推的好習慣是早起和打卡。
2、? 與自己和解,調整保持自己的節奏
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並非是學習的內容,而是保證學習能夠順利、持久進行的計劃與相關的心理準備。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很苛刻,不願意停下來給自己壹些時間調整,而是企圖讓自己的狀態壹步到位,不允許自己出現比較負面的情況。
我們要明白壹個道理:沒有什麽比讓自己感覺很好更重要。因為好的感覺會讓未來的可能性擴張、成長、流動,讓新的開始與新的啟發有了新的廣大空間。接下來的所有行動都會是毫不費力氣的。
當下先與自己和解,承認自己的客觀狀態,靈活地調整自己, 不要否決自己、放棄行動,而是願意給自己身體和心靈壹點時間,自己幫助自己狀態變好壹些,再繼續上路。讓頭腦保存理性,同時願意關心自己的感性。
例如:我在練習英語發音時喉嚨很痛,可以先含壹片潤喉片再練。
晚上的時候自己很累了,就先給自己休息十幾分鐘壹會再練。與自己和解要掌握好度,明確與自己和解的目的是讓自己可以順利持續進行刻意練習。
3、? 反饋+抱團 壹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壹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讓自己每天的學習練習都有反饋結果,待在相同氛圍的圈子裏抱團成長。
反饋是練習的最好的催化劑,反饋有他人和自己兩個維度。
每天練習發音中,我都會在喜馬拉雅APP上錄壹個練習成果小音頻,然後發到我的英語學習小組中,助教老師每天都會幫我糾音。開始的時候我很害怕聽到反饋,不敢聽語音,到現在我每天練習的動力都是來自於反饋,渴望得到反饋的心態,得到反饋後調整自己的練習,然後持續努力,形成了良好循環。
而且我也會在每次錄完音頻後馬上聽自己的練的小成果,就會發現很多時候當時認為自己錄的不錯,但是實際上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還存在很多問題。
我對於抱團成長的理解,不單單只是氛圍上的激勵,還可以有更多好玩的玩法。
在我參與的英語學習小組裏,組裏的小夥伴們的打卡督促著我每天的練習和成長。我還有參加社團的晨練,我發現在社團裏打的雞血可不是不是壹點半點的,每次晨練都是壹次調整自己練習的精神狀態的機會,只要最近發現自己的狀態不太對,我就會主動在社團晨練。
在英語學習群中,我會聽小夥伴們發的英語語音,學習他們各自的優點,同時增強了我對英語發音的敏感性。我還會給其他助教老師發語音,讓他們幫我糾音,每壹個助教老師給我的反饋都各有各的特點,多維度的讓我認識了自己目前練習的情況。當然有時候助教老師們沒有回復我,但我還是會繼續給他發,或者是給更多不同的助教老師發語音,我知道總有人會回復我幫我糾音的。
最近壹個月我開始給小夥伴們糾音和在社團帶晨練了,站在教別人的角度上,我發現自己更主動自然地去更細心耐心深入思考總結知識點,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我從不敢糾音、不懂糾音,到現在的樂於糾音、細致糾音的改變,我相信除了我個人的努力,還和反饋+抱團成長分不開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幫我點個贊吧~關註我吧~
歡迎關註我的公眾號愛喝蜂蜜柚子,把每壹天活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