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是壹種對鄉土的思念、是對故鄉的依賴;是對家鄉的思緒,是壹種對家人對政府的信念;是壹種。。。。。。
唐朝詩人張籍,長期居住在洛陽,與家人分隔兩地缺乏溝通,於是就有了這感人的壹幕。
秋天來臨,秋高氣爽,正值豐收時節。秋老人用拂塵將秋天的枯葉撣去,秋葉孩子壹片片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到樹根媽媽的腳下。張籍思緒萬千,總覺忘記了什麽重要的事,他靈光壹閃,是家書!於是匆忙打開了信紙,執筆疾書。
數小時後,家書呈現在他眼前,字裏行間充滿著對家人深深的思念。他正愁著家鄉與洛陽相隔甚遠,無人送信,苦悶地在來回地踱步。這時,遠處傳來了清跪的馬蹄聲,張籍駐足凝望,心中壹陣狂喜,壹個過路的行人騎著高頭大馬,風塵仆仆。張籍趕緊上前詢問行人所去何方,行人匆忙地說是去張籍的家鄉,張籍趕忙請過路人代為送信,並向小販要了個信封,拿出家書裝好後取些米粒粘好信封。正當壹切準備妥當將信交給路人時,他看到身上佩戴著的父親臨行前送的玉佩頓時淚如雨下,不顧過路行人的的催促,又取出信紙,在上面補上幾句對父親身體的掛念和叮囑。行人說:“都過了半個時辰了,還沒寫好啊?我走了!”,張籍趕忙封好信封,交於行人。
目送行人的背影,張籍百感交集,寫下了文壇巨作——《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