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教案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學者胡適自傳--《四十自述》中的壹個章節。作者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成長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向我們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母親”形象。學習這篇課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啟迪的同時。能夠從中了解和感悟自傳的語體特點。這篇文章的語體特點主要是質樸自然,平實中含有真摯的情感,既表現了自傳的語體特點,又體現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 “寬恕、輕薄、仁慈、文縐縐”等重要詞語。
2、感知文章內容,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
3、概括文中的母親形象,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4、通過對作者母親形象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概括、提煉母親的形象,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味細膩、真摯、深沈的語言。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討論法 、點撥教學法 、延伸拓展法
物資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課型 講讀課
教學設想:
本文是胡適先生對母親的回憶,文章展現了壹位偉大的母親形象。本課時主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母親的品性及對作者為人處世的影響,把握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之情,通過質疑解疑解決文中“為什麽要寫前三段”等難點問題。最後在拓展延伸中讓學生學生聯想到自己的母親,激發起他們對母親的熱愛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讓學生談壹談母親對自己管教的壹件往事並用壹句話概述對母親或母愛的認識。
壹、導入:
當我們擁有第壹聲啼哭時,我們就擁有了世上最偉大、最真摯的情感——母愛。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曾抒寫過對母親的熱愛之情,著名學者胡適就是其中之壹。今天,我們就***同走進他的《我的母親》壹文,去了解壹下這位母親是怎樣的壹個人和作者對母親有著怎樣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
(課件展示胡適形象及個人主要情況,並給學生推薦《胡適自傳》)
學生自由讀,了解胡適相關情況。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美留學。初學農學,後攻讀哲學、文學。1917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國 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他早年積極提倡白話文,對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革命做出了壹定的貢獻。1917年1月,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文學上的“八不主義”。後又發表了《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等,在當時都有較大的積極意義。他還是新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1920年出版第壹部新詩集《嘗試集》。1922年創辦《努力周刊》和《讀書雜誌》,提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反對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6年遊歷歐美,在各國講學。1928年與徐誌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於《水經註》版本的考證。主要著作還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等。
三.聽故事,了解胡適的母親
講故事:有這樣壹位母親,對她來說,幸福是那樣短暫,和丈夫只過了六年三個月零21天,剛剛嘗到壹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當時她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這對壹個中國婦女來說,是多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是什麽力量支撐著她呢?就因為她親生的壹點骨血--她惟壹的兒子。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壹切,獻出自己的壹切,並掙紮著熬過了23年!當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人世的時候,雖然只活了46歲,心裏應該是感到寬慰和滿足的了。因為她的'兒子已經學成歸國,當了北京大學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導文學革命的知名人物。這位偉大的母親正是胡適先生的母親--馮順弟。
四、檢查預習情況:(課件展示重點字詞)
1、多媒體顯示下列字詞,學生小組內合作完成後齊讀:
(1)給下面加點字註音。
文縐縐(zhōu) 綽號(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畫(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解釋下列詞語。
氣量: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
廣漠:廣大空曠。
寬恕:寬容饒恕。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五、探索新知:
(壹)整體感知
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如放聲朗讀、默讀等)通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麽內容。
提示:
①、從“我”的角度概括:寫了“我”對童年生活的追念和惋惜;“我”受到母親嚴父般的管教和慈母般的關愛;“我”親身體驗到母親作為當家的後母當家之難。
②、從“母親”的角度概括:寫了母親和“我”的故事;母親和家人的故事。
課中小結:全文脈絡清晰,三個層次十分明晰。第二部分主要回憶母親對“我”的教育以及她對待他人和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這是全文的敘述重點。這壹部分圍繞著母親的品質來選取和組織材料。壹件件事、壹個個人物都記敘得清清楚楚。
學生回答後明確:文章是作者中年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
(二) 合作交流
1、說壹說母親:勾畫出文中揭示母親品性的詞句,用“母親是壹個 ____的人”的形式組織語言,誦讀相關內容,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把握文中的主要事件。
如:母親是壹個管教子深細而嚴格的人。“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母親是壹個溫和仁慈的人。“我的母親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後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母親是壹個剛氣十足的女中丈夫。“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壹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壹點人格上的侮辱。”
學生討論發言後,師生***同明確文中寫的主要事件及母親的品性:
(1)喚我起床,催我上學——諄諄教誨,嚴格督促。
(2)母親從不在外人面前打我、罵我——保護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說輕薄話,遭到嚴厲責罰——教之嚴
(4)母親為我舔眼翳--愛之慈
(5)新年之際,大哥的債主討債,母親從不遷怒別人——寬容、溫和、仁慈。
(6)忍受兩個嫂子給她的氣,不可再忍時,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寬容忍讓
(7)受“辱”後,非常生氣,討回公道——有剛氣
由此可看出母親是壹個教子有方,對子嚴格,寬容忍讓,仁慈溫和,有剛氣的人。
2.說壹說“我”和母親:文章末尾說:“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
(1)、說說“我”受到母親的影響。
學生思考後舉手回答,師作點撥
如:母親是“我”的嚴父,每天母親催“我”早起,反省自己的錯誤,然後上學;“我”因說了壹句輕薄的話遭受嚴厲責罰。從中“我”學到了學習上要勤奮、守時和做人要反省“吾身”。
母親是“我”的慈母,她親自用舌頭舔“我”的病眼,為“我”醫眼病。
母親是“我”的恩師,從她對大哥、大嫂、二嫂、五叔的態度上,“我”學到了“壹絲壹毫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學會了“寬恕人,體諒人”,學會了自尊自強。
(2)、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怎樣的感情?
學生回答後明確:作者對母親懷有敬愛和懷念之情。
課中小結:作者用童年的視角來回憶童年往事,毫無成人的姿態,亦無學者的深沈,如實道來,真誠傾吐,甚至可以說,作者是掏出“心靈”來寫母親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著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三)、質疑、解疑(生提出疑問,師生***同解疑)
師根據生提問情況適當補充,課件出示下列主要問題:
1、母親的為人處世對作者有哪些影響?
2、課文前三段看似與寫“母親”無關,為什麽還要寫?
3、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麽除了寫母親的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學生分組討論後,師生***同明確答案。
1、我學到了母親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優秀品質。
2、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寫了同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壹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僅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
3、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是為了體現母親平時的待人接物以及這些對我的影響。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這不僅寫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六、拓展延伸(課件出示問題)
1、評母親
請妳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法,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學生可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求統壹答案,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2、談感受
同學們,胡適的母親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的母親形象,她們把全部的愛和希望傾註在孩子身上,日夜勞碌,為家人做無盡的奉獻。如今,我們的母親不再僅僅是壹個家庭婦女,她們也踏上了社會的舞臺,她們不僅要照顧孩子,照顧家庭,還要工作,作為兒女,我們應該怎麽想、怎麽做呢?
學生思考後,互相交流,舉手發言,師點撥引導
3、贊母愛
用歌曲或名言歌頌母愛
學生思考後,互相交流,舉手發言,師點撥引導
七、總結
同學們,母愛猶如壹泓清泉,讓我們的心靈永不受汙;母愛猶如壹縷陽光,讓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每壹天我們都沐浴在母愛的陽光下,每壹刻母親的心都牽掛著我們。孟郊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道出了遊子的念母之情。感念母親的恩德,我們就應以積極奮發的態度去回報母親的辛勞操持。讓我們由衷地道壹聲:媽媽,您辛苦了!我們永遠愛您,孝敬您!讓我們用歌曲《懂妳》來表達我們的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妳》)
學生邊聽歌邊整理有關母愛的詩句和名言俗語
1、欣賞“詩中的母愛”
如: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名人談母愛
世界上的壹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壹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壹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麽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壹樣。每壹個母親都有壹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八、推薦閱讀
老舍《我的母親》,鄒韜奮《我的母親》,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九、板書設計
教子有方 仁慈溫和 敬愛
我的母親 對子嚴格 寬容忍讓
胡適 有剛氣 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