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兒童情操,發展兒童智力。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三只猴子》”,歡迎閱讀。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三只猴子》
活動目標:
1. 認真傾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2. 在說說、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 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沙發上亂蹦亂跳。
活動準備:
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壹、伴隨歌曲旋律進場"聽,音樂響了,我們開著小火車出來玩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著歌曲伴奏開著小火車進入場地,邊開小火車,邊和客人老師問好。
"小朋友們,趕快找壹個空位置坐下來吧。""妳覺得我們剛才開著小火車進場的音樂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啊?"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原來這個旋律唱的就是它!"(教師出示小猴子的圖片)
1、 師:"妳們瞧,這是誰?小猴子來到了床上可能會幹什麽呢?"教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傾聽。
"歌曲裏面,出現了幾只小猴子啊?"(三只?兩只?我們再來仔細聽壹遍吧!)師:"請問,妳聽到歌曲裏聽到了什麽?"幼兒每回答出壹部分,教師就出示那相應的圖片,隨之哼唱那壹句歌詞。
再次傾聽,把沒出現的圖片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師:現在,我們把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壹遍吧。
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邊念邊指著相應的圖片。
"請妳找找看,這三段歌詞有什麽地方不壹樣?"
三.觀看手偶表演,傾聽並嘗試輕聲跟唱。
1.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猴子做的淘氣的事情,我們連起來聽壹聽吧。"教師邊唱邊用手指和手心表現小猴子在床上跳後受傷的情景。
師:"有趣吧?我這有三只小猴子,妳們有沒有?那我們壹起把小猴子變出來邊唱邊表演吧!"教師帶領小朋友們壹起用手來表現歌曲內容。
2."小朋友們想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來表演三只小猴?"(用頭和兩只手、兩只腳和壹只手)
3、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當媽媽,妳們能把媽媽要說的話唱出來嗎?
教師唱前半部分,幼兒填上最後媽媽說的那句話。
4.師幼互換角色。
四、完整演唱歌曲
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妳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院圖片。(原來都去了醫院)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教師帶領幼兒壹起跟著音樂齊唱壹遍歌曲。
五、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歌曲有趣的情節。
1.師:"請小朋友來到中間,找壹個舒服的位置,我們壹起來想想看,三只頑皮的小猴子可以怎麽樣跳?"教師與幼兒壹起做動作。(教師做幾組動作後,請個別幼兒上去示範。)"啊。。現在猴子受傷了,它的表情會是怎麽樣的呢?"教師清唱,請孩子們邊唱邊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動作。
2.師:"咦?歌曲裏面,媽媽壹***生了幾次氣?每次的動作和表情壹樣嗎?而且是壹次比壹次(更生氣)。。。。""那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要把媽媽壹次比壹次更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好麽?"教師與幼兒壹起用動作表現,期間,教師用語言提示"媽媽壹次比壹次更生氣!"
3.教師扮演小猴子,幼兒扮演媽媽,進行邊唱邊表演。
4.教師扮演媽媽,幼兒表現猴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六、安全教育
"妳們覺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嗎?"
教師總結:三只頑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結果都受傷住院了。看來,在床上、沙發上亂蹦亂跳是壹件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壹起對小猴子說:"小猴子,以後不要再那麽高的地方亂跳啦!"沒錯,我們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