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東西 梁章鉅 的翻譯

東西 梁章鉅 的翻譯

伊墨卿太守語余曰:“向聞朱石君師言世俗通行之語,但舉東西而不言南北者,東謂我儒之教,即孔子之東家某;西即彼教,謂西方之聖人,舉此二端,足以涵蓋壹切矣。惜當時未聞所據何書。”余嘗私質之紀文達師,師笑曰:“石君篤信彼教,故其論如此。”然余嘗聞明思陵(指崇禎皇帝)偶問詞臣曰:“今市肆交易,但言買東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輔臣周延儒對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故但言東西耳。”思陵善之。余謂周乃小人捷給,取辯壹時,亦未見確鑿。《南齊書"豫章王嶷傳》:“上謂嶷曰:‘百年亦何可得?止得東西壹百,於事亦得。’似當時已謂物為東西,物產四方而約舉東西,正猶史記四時而約言春秋耳。

註釋: [1]伊墨卿: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乾隆進士,曾任惠州、揚州知府。太守:州的長官,清代稱知府。語(yù玉):告訴。 [2]朱石君:人名。 [3]“世俗”三句:俗語中,泛稱某壹物件,只舉出“東”、“西”兩字作代表,沒有叫做“南北”的。 [4]“東謂”二句:“東”字指代的是儒教(按:宋元以後,孔孟之道被尊奉的情況有幾分類似宗教,故有此稱),也就是指孔聖人。東家某,即孔丘。“東家”意為東鄰,語出《孔子家語》:“孔子西家愚夫,不知孔子為人,乃曰彼東家丘。”本文為避諱借用“東家某”代孔子之名。 [5]“西即”二句:“西”字指基督教,也就是西方的聖人耶酥。 [6]“舉此”二句:用孔子和耶穌(壹在東,壹在西)就包容壹切了,所以“東西”壹詞代表壹切事物。 [7]紀文達:紀昀。 [8]明思陵: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帝)。陵,代指廟號。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管朝延制誥詔令的撰述,如學士、翰林之類。 [9]輔臣:明代的大學士參與大政,實際執行宰相職務,稱作輔臣。周延儒:崇禎初官拜大學士。為人機敏,而無實才。與清兵對壘時,不敢交戰,卻謊報軍功,後被削職賜死。 [10]“南方”二句:古人把五方(東西南北中)與五行(木火金水土)相配,南與火相應,北和水相應。 [11]“昏夜”四句:夜晚敲人家的門,如果是尋求飲水或燈火,沒有不白白贈送的,根本用不著買賣;要買的是水、火(南北)之外的其它物品,所以只說買“東西”。 [12]善之:誇他解得妙。 [13]捷給(jǐ己):言詞敏捷,善於應對。取辨:取得善辨之名。 [14]碻(què卻)鑿(zuò作):確鑿,真實有據。 [15]齊書:《南齊書》。豫章王嶷(nì昵):即蕭嶷,字宣儼,齊高帝蕭道成第二子,封豫章王。 [16]上:皇上,指齊武帝蕭賾(zó責) [17]“百年”三句:人生百年是難以得到的,但得到壹百件財物是可以的,辦壹百件事也是可能的。 [18]“物產”二句:各種物品產於東南西北四方,而約略地用“東”、“西”代表四方,進而成了壹切物品的代稱;這正如同史書逐年記事,壹年之中又依春、夏、秋、冬四時的順序排列史實,而約略地用“春”、“秋”二字代表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