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農在1966年首次提出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農1966年在其《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壹文中首次提出的。
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觀念,簡稱PLC,是把壹個產品的銷售歷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壹樣,要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老化、死亡等階段。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壹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
產品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
1、引入期:新產品投入市場,便進入了引入期。此時顧客對產品還不了解,除了少數追求新奇的顧客外,幾乎沒有人實際購買該產品。在此階段產品生產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廣告費用大,產品銷售價格偏高,銷售量極為有限,企業通常不能獲利。
2、成長期:當產品進入引入期,銷售取得成功之後,便進入了成長期。這是需求增長階段,需求量和銷售額迅速上升,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潤迅速增長。
3、成熟期:經過成長期之後,隨著購買產品的人數增多,市場需求趨於飽和,產品便進入了成熟期階段。此時,銷售增長速度緩慢直至轉而下降,由於競爭的加劇,導致廣告費用再度提高利潤下降。
4、衰退期: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產品和替代晶的出現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產品的銷售量和利潤持續下降,產品從而進人了衰退期。產品的需求量和銷售量迅速下降,同時市場上出現替代品和新產品,使顧客的消費習慣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