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課》這本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我,壹個是別人眼中的我,壹個是內心深藏的我。不完美的自己有兩個來源,壹個是不完美的父母,壹個是後天思維模式的選擇。對於父母的不完美,我們要學習接納,因為接納了他們才能接納我們因他們而成的不完美。對於自己後天思維模式的選擇,我們要學會修練成長型的思維,不要追求完美主義,接受自己的平庸,才會接受現實,在我們發現、了解、接納自己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進行改變,跟父母的原生家庭保持壹碗湯的距離,不會因為距離太近而燙傷了自己,不會因為距離太遠而涼了心意。對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我們可以制定計劃,允許自己犯錯,從錯誤當中得到鍛煉和進步。
愛是世間最溫暖的存在。我們要用愛的姿態來接納自己好的和不好的所有,把我們認為不好的特質用清單的形式羅列出來,壹壹轉換,我們還要用愛的姿態來理解和包容他人,因為愛他人也是愛自己,也是加強愛自己的壹種方式。人生不完美,但是不要害怕,我們在不完美的人生路上邊覺醒邊自我成長,邊自我成長邊幸福著。
“如果妳總致力於怎麽把生活打掃的壹塵不染,妳就不會知道在泥漿裏跳舞的快樂。” 願我們無論在哪個泥漿,都能重拾快樂。